股息再投入

含有「股息再投入」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網紅李勛的投資策略轉變出發,探討為何以累積資產為目的的投資者可能不適合高股息ETF。文章透過比較配息與不配息ETF在複利、稅務、手續費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現金流與安心感的考量,論證為何對於追求資產快速累積的投資者,應重新評估高股息ETF的角色。
Thumbnail
靠一檔金融股「第一金」存股 8 年,我用低估買進 × 長抱不動 × 股利再投入,創造出年化 IRR 16.43% 的真實報酬率,超越同期間的 0050。 📊 成功關鍵在三大 IRR 引擎:1.穩定現金股利,加速回本、2.年年股票股利,自動放大持股、3.低價長抱,放大殖利與價差。
Thumbnail
先用yfinance抓取0050由2014-11-01到2024-11-01的股價,程式碼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yfinance as yf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_0050 = yf.download("005
Thumbnail
隨著美國大選結果揭曉,投資者面臨重新規劃的契機。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美股和美債依然是長期投資的穩定選擇。本文分享投資的實際經驗,提醒投資者不要過於苛求最低點的入場時機,而應持續進場,抓住成長機會。
Thumbnail
我發現很少有直接抓取「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方法,所以自己用Python寫一個到證交所抓取到由起始年月(程式碼是2014年11月)到目前的「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詳細程式碼在ㄗㄨ下面,至於什麼是「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簡單說就是股息再投入的加權指數。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
Thumbnail
很多人透過每天看盤想在股市上賺取額外的收入,但是還有別的方法,是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同樣也能獲得資產成長。投資,不該成為你人生的全部,找到一套自動運轉的系統,就能將多出來的時間用來經營其他興趣上。
Thumbnail
目前的台灣券商,對於美股的股息再投入,沒有任何一家有此功能。所以有使用美股複委託或是定期定額的朋友,只能自已將股息手動再投入。
Thumbnail
0050,83.7買進50股,這邊是用之前台燿發下來的股息做股息再投入,所以我這邊的記錄用以零成本的方式來記錄。 股息再投入一直是我想要試,但沒有試的方式,做回測的時候,有沒有股息再投入的過往報酬率真的差蠻大,但現在自己投入只覺得是要等股息都拿到後再買還是分次買就分次投呢? 算了,交給以後的我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