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avatar-img

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

10 位追蹤者

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

10 位追蹤者
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成立於1994年,由一群精神障礙者家屬發起組織的非營利團體,依循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以「復元」為目標為經營理念下,陸續提供的服務項目有日間照顧服務,就業服務,夜間照顧服務,外展照顧服務,辦理照顧者成長充權團體,為精神康復者及家庭提供多元服務。
avatar-img
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的沙龍
16會員
38內容數
復元是一種歷程,是精神障礙者在生活中學習與疾病相處與共存的一種方法,讓生活不再只有疾病,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認識不同的朋友、寫出自己的故事~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在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之前,小妤的生活看起來和我們一樣。只是從某個時刻開始,她覺得世界慢慢變得不一樣,腦海中像是失序般總是出現很多不受自己控制的想法。這些徵兆不是一夕之間出現,而是長時間壓力累積起來的警訊。讓我們跟著小妤的文筆,一起走入她的回憶,認識思覺失調症的發病初期。
從小就罹有憂鬱症的Emma,跟我們分享了她罹患憂鬱症以來隨著病情起起伏伏的心路歷程。對抗病魔的她,一路上收穫到很多人的幫助,最後在社區復健中心的幫助下,開啟了自己一連串的復元之路,有了社會資源與社工的幫助,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在人生最脆弱的時刻,有些人要面對的不只是身體的病痛,更是心靈深處的風暴。病發時或許充滿恐懼與無助,姍姍在家人朋友的守護以及社工醫療人員專業而溫暖的陪伴下獲得了社會資源的支持,也體會到愛與專業支持的可貴。姍姍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從困境到復元的歷程,並向一路相伴的社工與家人朋友,致上由衷的感謝。
作者詠真分享自身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復元歷程,從自我囚禁到重返職場、回歸社會,強調社會接納與自身努力的重要性,並期盼能給予其他病友希望與支持。
Thumbnail
一位確診重度憂鬱症的作者,分享其童年陰影、求學經歷、與疾病抗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教會及康復之家的支持下,逐步走出困境的故事。
Thumbnail
新竹女子小竹的精彩人生故事,從照顧養父、進入修德康復之家、到職場奮鬥、結婚生女,歷經家庭變故、經濟壓力、感情波折,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一位思覺失調和憂鬱症患者分享自身的疾病歷程與復元心得,闡述從抗拒治療到接受專業幫助,最終學習與疾病共處,並找到生活平衡的過程。文章強調復元非線性,並鼓勵讀者接納自己,積極應對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作者在面對家庭病痛、感情糾葛和精神疾病的過程中,如何從痛苦中汲取力量,重建自我的故事。母女之間的關係在艱辛的照顧中發生了變化,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和心靈變遷,從疾病中找到愛與希望,在逆境中勇敢面對生活,並認識到心靈的力量和重建生活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年輕人在面對憂鬱症和幻聽的掙扎過程。從初診斷的誤差,到最終獲得正確治療的轉折,他的經歷展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與支持系統的價值。透過醫療的幫助和社區康復中心的支持,逐步重拾生活,找到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的生活經歷了許多起伏,包括精神健康的挑戰和家庭關係的變化。我經歷了多次住院和情感波折,但也收穫了友情的支持和家庭的溫暖。通過努力工作和積極調整生活,我和老公育賢組建了家庭,並在女兒的教育中不斷努力。未來我希望在退休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色彩,同時看到女兒健康長大,擁有美好的回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