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 Hung-avatar-img

Albert Hung

0 位追蹤者

Albert Hung

0 位追蹤者
avatar-img
Albert Hung的投資客日誌
0會員
14內容數
我是投資客日誌的Albert Hung,從2007年開始寫投資部落格,一路從新浪、Blogger、Facebook到VOCUS,持續分享投資心得。為價值與指數投資人,偏好好公司、好價格與參與經濟成長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年初以來股市震盪下跌,符合先前說的價格衝太高,要有點修正。 個股差異很大,特斯拉跌30%,輝達跌20%,蘋果跌10%,台股跟美股指數也約莫10%以內。 此時我的作法很單純,指數跌了10%怎麼不買?
在高股息ETF熱潮過後,一段時間有投資人目光回歸是市值指數型ETF。 不過接下來,又有新的題材即將推出,就是「主動型的ETF」。 什麼是主動型的ETF?跟被動型有什麼不一樣? 簡單說,過往的被動型ETF,會設定一個追蹤的指數,這個指數可能是市值型,譬如找全市場最大的前50家企業,也可能
台灣ETF市場火熱,但大家一窩風的都是搶買「高股息ETF」,訴求不外乎是因為有高配息,有相當高比重的投資人屬於第一種投資人,其實不了解ETF是什麼,以及背後的原理,但只要看到配息高,就開始興奮。 所有討論的議題,不外乎這次配息多少? 對於這類的投資人來說,彷彿配息才是重點,放在ETF當中就是
最近看到不少有關於ETF配息的討論,持續引導著一種奇怪的誤解,把配息率視為等同報酬率。彷彿ETF的配息,跟銀行利息一樣,拿到就賺到.... 第一個案例 最近在00940的群組看到有人一直看不到價格回到發行價10元,打算賣掉離開,去選別檔標的。 有人留言,就快要配息了,為什麼不先拿息再走
知名投資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的備忘錄(MEMO)新出爐,內容總是越寫越有趣,彷彿也像是一種部落格的紀錄,留下當下對市場的想法。 這次的主題,是提到投資人總喜歡預測..... 馬克斯這篇MEMO是從拜登的幕僚寫了篇文章預測拜登將會當選,但結果是拜登宣布退選。 進而
股市從樂觀的高點快速下跌,各市場約莫跌了10~20%。 許多看著股票漲才進入市場的股市小白們,驚慌的詢問怎麼才打算要好好安穩投資,想不到卻遇到這麼慘的下跌,這是股災嗎.... 市場下跌,是否應該推薦比較安穩不跌的產品。 雖然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市場下跌時比較聽的進去的選擇,但對我
在討論區常常看到網友貼了持有標的清單,大部分都是虧損,然後在網路上問人家,這些股票還能續抱嗎?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當初自己決定而投資的公司,卻變成要靠外人來給予意見才能做下一步決定... 彼得林區在他的著作中舉了一個例子,一般人要買車子,都要花上不少時間研究,才能決定要買哪一台。
最近幾個大網紅為了到底0050比較好,還是台積電比較好,爭的臉紅耳赤。 到底哪個比較好? 覺得應該先從定義下手...... 支持台積電比較好的,屬於用過去佐證,畢竟線圖拉出來看,很明顯就是台積電的長期報酬優於0050,這個無庸置疑,再怎麼討論也不會改變這事實。 支持0050的,則是
本文探討網路流傳的高股息ETF退休規劃的謬誤,指出其忽略了未來生活成本的不確定性及投資報酬的不穩定性,提醒投資人需謹慎評估風險。
本文探討高股息ETF與市值型ETF的差異,指出高股息ETF的配息機制並無法提升投資報酬,投資人應根據自身投資目標選擇,而非單純追求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