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天的下午,陪孩子們複習月考的科目一段時間後,放他們去午睡,我騎著車到外面想找機車行做保養,沿路經過四、五間機車行都是關門休息,心裡想常去的機車行會不會開,抱著一試的想法騎車過去,結果老板居然在。
老板在幫我更換機油時,隨口問我一句:「這個禮拜有去那邊玩嗎?」
我說:「下禮拜小孩子要月考,最近都在家裡看書。」
老板語氣帶著疑惑:「咦!這個禮拜月考?我小孩都沒有說。」
我一點也不意外的跟他說:「這個很正常呀,我先生也不知道小孩月考,爸爸常常狀況外是常有的事,還是我跟他說,他才知道。」
從孩子上學開始,幾乎主要狀況掌握者都是我,常常感到心累。在以前我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挺在意的,跟周遭環境的父母都是這樣子,無形之下我也漸漸變成這樣子的媽媽。
有一段時間跟先生常因孩子的學習而有爭執,因為先生是在開放式教養環境下長大,他一直不能理解,為何我這麼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我以為這不是正常的嗎?
後來,我接觸李佳燕醫生的臉書,而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心態是不是太過了!我問自己,這是我想看到的結果嗎?過去我母親對我的教養方式,讓我對她感到疏離與反感,而現今我似乎開始走上跟她一樣的道路。
身為父母,最初對孩子的期待只有「希望孩子平安健康長大」,而隨著孩子的長大,怎麼最初的期盼卻轉變了。經過這二、三年的自省,我漸漸理解了,愛孩子是要走進他們的世界裡,跟他們一起看孩子們世界的美好。
前陣子,因為孩子學習態度不好,先生陪他們讀書,先生卻陪讀出一肚子氣。晚上時我跟他聊,你終於理解體會我的心情了吧!陪自己的孩子讀書,常常會莫名的火上來。但是我也跟他說:「身為父母,在我們能力內能給予就給。
孩子們也沒有上安親班,那我們就多少陪伴他們學習,大部分的孩子不喜歡為了考試而進行枯燥無味的學習,所以也不太能期待孩子們主動式學習,那個通常都是別人的孩子。」
現在的我,抱著是一種佛系的教養態度,並不是不再重視孩子的學習,而是一種盡人事的想法。身為媽媽,能做的我都做了,陪伴我也沒少做,在能力內為孩子們尋找學習資源。對於孩子們的未來,我不再需要因為這樣子而感到苦惱與擔憂。
未來的路只能交給他們自己,不可能一直是父母推著他們前進,我也跟孩子們說,下次月考,我要放手給他們自己來,我們一起規劃學習的進度,我只盯他們的進度就好,不再全程陪讀了,畢竟哥哥也高年級,這個年紀慢慢放手是需要的。
如果對孩子的教養感到懷疑人生時,不妨跟我一樣自問:帶孩子到這個世界上的最初衷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