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星-avatar-img

康建星

1 位追蹤者
服務於承太看護中心電話0933464799,擔任醫院或居家看護派遣.
avatar-img
承太病患照顧服務中心
1會員
56內容數
專門安排合格照顧服務員到醫院或居家照顧的中心 長期短期都可以派遣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修正案將於114年9月1日生效,擴大服務對象、優化服務內容、提升長照服務,包含放寬長照社區式照顧服務門檻、擴大社區式交通接送給付、調高營養照護服務給付、調整居家喘息服務內容、年輕型失智者納入照護行列、失能者每年有額度租賃智慧輔具等六大政策。
Thumbnail
長輩急症居家照護,提供24小時專業看護服務,協助服藥、體溫監測、飲食照護、傷口護理等,解決家屬照顧壓力,讓長輩安心。
Thumbnail
自2024年起,凡於當年度入住機構累計達180天以上,且失能程度達中度以上者,每年可申請最高12萬元的補助。申請須符合以下三項條件:   一、入住機構類型:申請者須入住合法設立的各類住宿式照顧機構,包括: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除安養床外)、身心障礙機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
Thumbnail
「照顧失智長輩,我們最常聽到家屬這樣說...」    「阿公/阿嬤『盧』起來真的講不聽啦!」    我們懂: 這超常見!不是長輩故意搗蛋,是他們腦子真的「卡住」了。 可能是重複問一樣的問題、一直要回家(明明就在家)、懷疑東西被偷、 或堅持做危險的事(比如開瓦斯)。家屬講道理沒用,自己氣到
Thumbnail
近期一則「40歲獨生女因照護壓力罹患適應障礙」的新聞引發熱議, 案例中的友子因父親情緒勒索陷入身心崩潰, 最終透過法律諮詢與專業看護資源重新找回生活主導權。 作為深耕居家看護領域的從業者,我們深刻理解家庭照護的複雜性, 以下從專業角度解析法律義務、實務困境, 並提供看護中心推薦的評估要點,
Thumbnail
前一篇寫到有同事轉職到旅遊業,讓我思考起看護這份職業的多元可能性。 許多看護在醫院或居家照護領域付出多年心力後,或許也該像她一樣,   勇敢探索新方向——畢竟,這份需要高度專業與耐心的工作, 若能累積兩三年經驗後轉換跑道,不僅能避免職業倦怠, 更能將照護領域培養的優勢延伸至其他產業。  
Thumbnail
跟一位看護在討論癌末個案,經驗上這樣的個案通常會有心裡不接受及身體病痛難忍的問題,並不好照顧。 看護:其實這個個案很好照顧,因為他什麼事都自己來。有一些事我想幫他忙,他都說不用,然後自己因為要做某些動作而滿頭大汗,氣喘如牛,甚至會因為自己做不來而掉眼淚。 我:對方的態度或口氣會不好嗎? 看護:
Thumbnail
照顧生病或行動不便的家人,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聘請看護分擔照護工作,成為許多家庭的選擇。然而,找到合適的看護並不容易,若不小心謹慎,可能花錢又受氣。以下提供幾項重點,幫助家屬在聘僱看護時避免踩雷。   1.釐清需求,選擇合適管道 評估需求: 首先,家屬需清楚了解病人的狀況和需求,例如
Thumbnail
在我們的看護中心,我們一直以來都珍視每一位看護的奉獻與努力。 今天,我們要向大家分享一個特別的故事,並送上我們最真摯的祝福和支持。 有一位敬業且富有愛心的看護,即將轉職到旅遊業。 在這裡,她無私奉獻,悉心照顧每一位長者,展現出無比的專業和耐心。 我們對她的離開深感不捨,但也為她的勇敢選擇
Thumbnail
昨天到醫院找查班時,我遇到了一位久未見面的資深看護。 我們聊天中聊到了現在看護的問題,她對於未來看護人員素質很擔心。   資深看護:我們以前接班時,都不敢挑班, 中心給什麼班就接什麼班,碰到不懂或不會的就是拼命問, 對於接班也都採取挑戰自己技術能力的心態。 現在的看護,還是菜鳥就開始挑班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