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王丹:美國對華政策的五個新動向
付費限定

王丹:美國對華政策的五個新動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圍繞疫情起源和責任歸屬的爭論,很可能導致中美關係發生實質性的意義深遠的變化。

過去幾十年,中美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但都不至於徹底的破裂,在中方來說,這叫做「鬥而不破」。所謂「破」,指的其實就是經濟脫鉤、政治對抗,乃至軍事衝突。雙方關係風風雨雨,但一直沒有走到這樣的「破」的境地。然而,最近美國對華政策的一些新的動向,頗為值得注意。這包括:

白宮和國會都有動作

一、白宮的新銳鷹派代表人物,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前不久用中文發表演說,從「五四」運動入手,向中國人民發聲,呼籲民主自由。這個動作頗為罕見,有兩個原因:第一,川普上台以後,對於中國的講話很少觸及政治民主化的問題;第二,博明此人是典型的政務官,一向比較低調,現在的高調有點一反常態,不太可能是一時興起。

二、5月7日,美國共和黨籍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宣布,將成立15人「中國特別工作組」(China Task Force),聚焦中國影響力行動,經濟威脅,以及科技野心,由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擔任主席。

這個小组宣布要檢討廣泛的中國議題,包括中國針對美國大專院校、智庫、新聞媒體展開的滲透行動,對美國政府和其盟友造成的經濟威脅,以及試圖取得科技優勢等行為,也會調查武漢肺炎起源和傳播,預計10月之前就會發表第一份建議報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3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丹隨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