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1935-2022)

倪匡(1935-20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倪匡的科幻小說就像洋芋片,一口接一口,吃的時候 chin sóa-chhùi,吃完發現除了熱量什麼都沒有,還耽誤了正餐⋯⋯他的科幻小說幾乎都禁不起第二次閱讀,除非你的目的,是研究「成功的通俗作家如何吊讀者胃口,讓他們一頁一頁接著看」。

如果論「科幻小說的文學價值」,Dan Simmons的《Hyperion》一本可抵倪匡的二十本,某位網紅說倪匡是他心目中華文世界最傑出的作家,沒有他的話,童年閱讀經驗將乏善可陳。看他這樣說,我都不知道可悲的到底是他,還是他心目中的「華文世界」⋯⋯

持平而論,倪匡為人比較有趣,他對金庸小說的評論,以及他在1970年代編的電影劇本,則普遍被低估,不太多人能夠像他那樣掌握戲劇的衝突性與簡明的敘事方式。

avatar-img
Chiaheng Seetoo的沙龍
242會員
43內容數
這份電子報的初衷是帶領讀者看懂重大財經新聞背後的法律議題,以北美地區為主,但不局限於一般人愛看的高科技巨頭或新舊獨角獸,以深入(但不一定淺出)的方式,解釋重大交易案中出現的各種縮寫,從SPAC、Going Private到毒藥丸。作者偶爾也會寫一些與企業併購無關,但絕對與商業模式有關的新聞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aheng Seet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契約中的承諾事項(covenant),包括正面承諾與負面承諾。在企業併購的案例中,承諾事項的設置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具有重要影響。以換股方式進行的「新新併」,承諾事項竟然不是雙向而是單向,差異何在?
本文探討2024年迪士尼的委託書徵求戰爭,這場事件涉及迪士尼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老牌行動派投資人Nelson Peltz的介入,對迪士尼未來的經營方向及股東會決策造成影響。文章分析了委託書的法律背景、各方力量的博弈以及未來的展望,並指出美國與臺灣在委託書徵求程序及資訊揭露上的差異。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傳言,在2024年八月終於看到了確實的結果。中信金控開出更高價格,以「公開收購」方式進行的敵意併購,其實是台灣法制對於「併購交易中董事會的義務」規範不明的結果。
契約中的承諾事項(covenant),包括正面承諾與負面承諾。在企業併購的案例中,承諾事項的設置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具有重要影響。以換股方式進行的「新新併」,承諾事項竟然不是雙向而是單向,差異何在?
本文探討2024年迪士尼的委託書徵求戰爭,這場事件涉及迪士尼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老牌行動派投資人Nelson Peltz的介入,對迪士尼未來的經營方向及股東會決策造成影響。文章分析了委託書的法律背景、各方力量的博弈以及未來的展望,並指出美國與臺灣在委託書徵求程序及資訊揭露上的差異。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傳言,在2024年八月終於看到了確實的結果。中信金控開出更高價格,以「公開收購」方式進行的敵意併購,其實是台灣法制對於「併購交易中董事會的義務」規範不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