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出生的追奇還不到26歲,就已經出版了兩本作品
《這裡沒有光》與
《結痂》,在不同社群平台間活躍地創作、分享的她,是新生代創作者中備受矚目的年輕作家。大部分的讀者或許都是以新詩作品認識她,但事實上她自己卻對散文情有獨鍾,這一次追奇即將要在 方格子 vocus 上開設專屬散文的訂閱計畫
「晚安,我的難言之癮」。趁此機會,方格子邀請她與我們分享對文字的熱愛,以及她在網路世界中看見文學社群的經營之道與契機。
「其實散文才是代表我的文體」
或許追蹤追奇久一些的讀者才會知道,當初2013年追奇創立自己的
粉絲專頁時,最先開始的作品多數是散文與生活隨筆,而後才是新詩的創作。因緣際會下出了一本詩文集與一本純詩集後,有更多人認識追奇這個名字,現在的她,其實更想讓讀者們知道她寫散文的那一面仍然存在。
「散文是一個我最喜歡的文體,也是我比較有自信去掌握的文體。其實在學生時期我每一種文體都有寫過,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散文,但我依舊覺得散文對我而言是個十分重要,可以描述我生活、代替我說話的媒介。高中時期到現在,說是日記也好、生活隨筆也罷,散文完全記錄了我成長的軌跡,包括我難過、遭遇挫折,或生命有比較大變故的時候,我都是用散文記述。散文對我而言,除了比較能掌握之外,也比較貼近我自己,可以代表我。」
作品:詩文集《這裡沒有光》。Photo source :
追奇臉書
追奇說自己在出版第一本書時,雖然出版社的邀約是詩集,但她無論如何還是希望第一本出版品不只有詩,特別央求編輯在《這裡沒有光》拆了一半的空間放散文。「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本書變得有一點怪,像是『詩文書』之類的,但對我而言,有那一半的散文很重要。我會在乎我的第一本書到底有沒有包含『我這個人』,它如果只是一本純詩集的話,就會覺得很可惜。」
也因為這次「晚安,我的難言之癮」創造了機會,追奇打算以訂閱計畫中所累積的散文作品出發,往第三本書邁進。畢竟出過了兩本詩文創作,這個散文的創作計畫對她來說已經離初犢有一段距離,但還不到世故;在成熟與青澀之間,追奇想寫一本「剛剛好的」純散文作品。「一直以來我都很希望可以出一本純散文集,這次方格子的訂閱計畫可以讓我做想做的事,將作品集結成冊。前面已經出了兩本書,那麼這本散文書就會是『3』這個數字,這是一個不算成熟,但也沒有那麼青澀的數字。藉由這個訂閱計畫,可以讓或新或舊的讀者都知道我熱愛散文的那一面,其實很開心。」
寫作是一盞照進黑暗角落的明燈
從粉絲專頁成立開始不停的創作,目前也累積了兩本出版品,寫作之於追奇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癮」。但我好奇這個「癮」應該不只是一個癮頭而已,在她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進程時,寫作在她生命裡的角色是不是有所轉變、成長呢?追奇說,過去的寫作,單純只是自己寫給自己的字,多有陪伴的含義,直到得知自己可以出書之際,寫作這個角色就不單純只是自己面向情緒與傷口的方法了,她更希望能藉由自己的寫作擔負更多社會責任,像是一盞照得又遠又長的明燈,照進每一個不被看見的角落。
「從小學開始我就很喜歡寫東西,可能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或是有些秘密想說但不見得能說出口,或是純粹想記下來但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等等,寫作變成是我的管道。在學生時期、出書以前,我都覺得我是為自己而寫,我在寫我自己。可是在出書之後,我開始意識到我不該只是為我自己而寫,文字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今天有資格、有足夠的幸運出版一本書,放到一個公開的平台上,讓陌生人經過都可以看到我的書,那代表的是它的傳播沒有限制。你很難想像這個影響力,那相對帶來的就會是責任。」
從《這裡沒有光》到《結痂》,都能看見追奇關懷許多公共議題,無論是從自己自身經驗或是社會事件出發,她希望她的文字不只是「抒發情懷」,而是帶給讀者更多面對傷口的勇氣。追奇說,出書、成名的責任就是讓更多人看見「不願被看見」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才是重要的。
「出書之後,我開始思考寫作所要傳達的核心,它不能只是一個心情的記敘,不能只是個很單純的,心情不好寫一寫、失戀寫一寫的東西,它一定要對社會有教育的意義。很多時候你不見得會在學校學到所有東西,可能要透過媒介、傳播媒體才能了解一些議題,我希望在那些議題裡面我能擔任一個小角色,透過文字的形式發揮影響力。很多社會角落的議題,例如變故的家庭、家暴、同性戀、勞資雙方對立等等,如果沒有特別去講,大家的視線只會停留在自己的周圍。我們常以為『自己和朋友過得好便代表世界就很好』,但其實並沒有。」
社群平台裡找到文學的安身之處
近年網路社群平台的發酵,讓年輕一輩的作家有了更多的機會。早期多數創作者都以文學投稿競賽為主要的職業路徑,但現在,年輕的創作者們開始經營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利用傳播媒體的擴散,新興作家們有了更多舞台空間。除此之外,許多文學社群也蓬勃成長,例如
晚安詩、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等等,在網路的世界裡,文學與詩似乎沒有想像中離的那麼遙遠,反而是許多人第一時間接觸文學的入口。我問追奇,乍看之下「詩」這樣抽象的文體,是怎麼在網路世代發酵的?她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已有四年的時間,又怎麼看待年輕一輩的作家們在這其中的機會?
追奇說,她認為詩並不是真的變得易懂,詩體一樣有它的曖昧與抽象性所在,但是比起長篇的小說、散文文章,詩的確是在一個外表能取勝的文體,能在爆炸慌亂的資訊洪流中,第一時間把人留下來,帶給人安慰。
追奇新詩〈搖籃曲〉——擷自最新詩集《結痂》。Photo source :
追奇臉書
「詩在社群平台上的好處是易讀性,可以短時間看完,在一個沒有耐心的網路閱讀文化裡,詩就有這個優勢。假想,你看到某篇長篇散文,即便前面怎麼吸引人,你可能還是沒有耐心繼續看下去。但是詩就是能讓人保持力氣讀完它,也不會覺得很疲累。它的精煉,短短的幾行字就能營造一個氛圍,這是很適合網路生態的。類似晚安詩這樣的社群會紅起來就是因為這個關鍵,它可以在短短的幾句話之中,讓讀者覺得被治癒。」
而年輕作家們也會因為熟識網路工具、特性、語言等等,有能力將更多媒材一起運用、呈現文字作品,相較地,就比長一輩的作家更能掌握營運社群平台的互動,進而在網路閱讀環境中脫穎而出。追奇說自己也發現網路畢竟是圖像的世界,自己在發表作品時,也會盡量結合圖像與影片或是音樂,讓讀者能有多一點觸角可以與之共鳴。另外,追奇也提到可以將文字本身作為圖像來操作,先將讀者的心給勾著,單純地讓他被文字的單幅畫面給吸引,促使他停下來將整篇文章看完。
「我在社群平台上面發文章的時候,都會盡量結合圖像或影像,當然也是因為意識到有圖像版面的操作,讀者反應比較好。另外也可以把文字用圖像的方式表達出來,比方說一篇文字作品,你可以擷取最吸引人的句子放在圖像裡面,使大家的心被抓住,再停下來閱讀整個東西,這在社群平台的操作上也很常見,年輕人應該都有觀察到這個方法,讓文字作品可以介在字跟圖之間去表達。」
建立與讀者平行溝通的管道
眾多社群平台中,追奇自己最喜歡在
Instagram上面與讀者們互動。她笑稱Instagram上面的讀者更為主動、坦率,互動也很活躍,比起臉書較為公開,帶給追奇與她的讀者們更多私密性以及更貼近的交流共鳴。追奇說,發表會的Q&A都沒有人想要問問題,但是只要在Instagram發問,馬上就會得到很多回應!社群平台成為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橋樑,不但互動更緊密,過去認為作家與讀者是「上對下」的關係也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平衡、對等的溝通。
追奇認為,作者和讀者不應是「上對下」,而是平行的關係。攝影:陳昀秀
「我的讀者們在 Instagram上面會比較勇於發表留言和心得,互動也比較大方,可能在臉書上會比較害羞,畢竟有時候一留言就會被看見,但Instagram比較私密一些,也因為這樣,那裡的讀者很願意向你反應他讀了覺得怎麼樣。社群媒體是一個讓讀者可以跟作者接觸的平台,很多時候大家可能會覺得作者跟讀者之間是上下的關係,但我認為他們應該是平行的角色,而且這個平行的管道應該要被建立起來,這樣閱讀跟寫作兩方才會交融在一起,Instagram就讓我有這種感覺。」
訪談最後聊到社群平台的互動,不免提到Instagram上面有許多追奇的日常與感情生活。一格又一格的剪影,除了短小的文字作品之外,更多的是關於追奇這個人本身:生活的多重面向是靈感的乍現,也是戀愛的粉紅色。追奇說,不只是文字,她也想要讓大家更了解她的生活組成,而兩人的愛情世界就是佔日常裡這麼重要的一部分,「感情也是我的生活,所以還是會想要跟讀者分享,當然也要看另外一半的意願啦,但她就無所謂。而且大家很愛看欸,我還想說怎麼回事!她怎麼會這麼受歡迎,哈哈!」
想要知道更多追奇的生活記錄還有作品,除了訂閱她的散文計畫,也不要忘記去晃晃她的
Instagram帳號,與她多聊個幾句。不過,要先提醒一下,她們兩人的精彩與甜蜜可能一時之間會閃到讓你看不見螢幕上面到底寫了什麼,只見得一片白光啊!
封面圖片來源:陳昀秀
撰文:陳昀秀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