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寧靜的革命:「學習的革命」推薦序

一場寧靜的革命:「學習的革命」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一、兩年,台灣已有不少熱情的老師,或者更明確地講,是還懷有理想的不死心的老師,主動積極地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這也是日本佐藤教授努力了十多年所提出的學習變革,希望能重新找回逃避學習的孩子,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台灣在擾擾攘攘了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不管怎麼改,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滿意,因為不僅沒有達到所預期的結果,反而好像離目標越來越遙遠。我想或許因為我們的教改只針對考試與入學的制度,卻忽略了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第一現場:孩子學習發生的教室現況。世界或社會環境已跟十年前,二十年前截然不同的今日,我們的教室現場老師跟學生互動的情況還是跟五十年前,五百年前一模一樣,甚至比二千年前至聖先師孔子與學生活潑互動的情況還來得僵化,難怪沒有辦法達成教育的目標,讓學生擁有迎向未來的基本能力。

這些年我也有如同佐藤教授般的心情,認為一定要改變教室的師生互動,進行寧靜的教育革命。說是寧靜是不必投入龐大的金錢硬體設施,也不必急於翻修教育制度或訂定新的法律,這場革命只要老師願意改變教學方法就可以達成目標。

的確,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的進步,學校的教學策略必須改變。因為自從人類社會中開始有類似學校這樣的集中學習需求至今二千多年,一直到不久以前,學校都是我們獲得有系統知識的唯一來源,尤其在沒有網路、媒體,甚至書本也很昂貴的時代,到學校聽老師循序漸進地傳授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最有效率的方式。

可是到了今天,孩子不是腦袋空空地一張白紙似的到學校,他們進教室之前,腦袋已塞滿了來自電視、網路、社群網站、手機等行動裝置的無數訊息,在這些無以計數的凌亂資料裏,老師們再塞入只佔他們腦袋中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資料,相信對他們幾乎毫無影響。何況現今社會又有太多吸引學生的網路遊戲或商業消費廠商誘惑孩子的各種訊息與影片,佔據了學生的專注力與時間,所以若是仍然採用幾十年前或許有效的教學方式,到了今天恐怕很難發揮作用。

最近幾年國外有些學校已改變教學方法,因為學生習慣透過各種裝置看影片,錄影也幾乎沒有成本,所以有些老師事先將知識性的上課內容先錄下來,要學生上課前先看,到了課堂上反而是當場寫作業,老師當場批改與討論,整體學習的時間其實是一樣的,只是順序顛倒(以前是到教室聽老師講課,回家寫作業,如今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透過行動裝置聽老師講課,到了教室寫作業),學習反而更有效果,學生也可以從討論中有深入的瞭解以及在與同學有更多互動中激起學習的興趣。

老師在課堂上單方面授課有個最大缺點就是無法處理,也無法協助眾多學生理解與學習程度的差異,佐藤教授的「學習共同體」模式已驗證了同儕互動的各種好處,若是老師能再多花一點點時間,願意善加利用學生原本「耽溺」在行動裝置的習慣,將輔助課程基本知識與架構的傳授先錄製下來,(以影音透過行動裝置可以讓程度不夠的學生有機會反覆學習以及將學習視為他們影音娛樂的一部份更樂於學習),那麼就真的是如虎添翼,不只將重新點燃孩子學習的動機與熱情,教室老師以及學生彼此互動的氛圍也將會更好。

真心期待佐藤教授引發的這場教室裏的寧靜革命能夠在台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人類出生在地球上,面對生存競爭不斷地演化,幾十萬年來,孩子只要跟在父母親旁邊,就可以學會未來生存所需的一切技能。直到隨著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愈變愈複雜,
企業總裁說:年輕人太會花錢;政府官員說:年輕人都不買股票;職場前輩說:年輕人要有競爭力。 這些話是否很熟悉?不少人還在讀書就開始擔心未來,戰戰兢兢地找實習,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踏入社會,每天汲汲營營賺錢,
有不少朋友為著他們那些整天吵著要買東西的孩子傷透腦筋,小時候想買玩具,買各種沒營養的垃圾食物,大孩子就會要求那些時麾流行的商品或流行服飾以及「別人都有,我也非有不可」的電子產品。 這些朋友很羨慕我,
三十九歲以前,李叔同是個狂放瀟灑的才子,天縱的藝術才情,民國初年不管在上海或日本,都是引領風潮的知名人物。
「愛笑瑜珈」這種方便且具體可行的方法能夠迅速流行的原因吧!這種源自於今年六十歲的印度醫生卡塔利亞所提倡的方法,主張模仿一個人大笑的樣子放大聲去笑,不管是真心的笑或強顏歡笑,虛偽的笑都沒有關係。
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性格好,人緣佳的孩子,成功機率遠大於只有成績好的孩子。」 曾有問卷調查企業家:「怎麼樣的人能成功?」答案是:「不是最聰明,但是卻能夠與別人合作,以及解決團隊問題的人,這些通常是
自從人類出生在地球上,面對生存競爭不斷地演化,幾十萬年來,孩子只要跟在父母親旁邊,就可以學會未來生存所需的一切技能。直到隨著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愈變愈複雜,
企業總裁說:年輕人太會花錢;政府官員說:年輕人都不買股票;職場前輩說:年輕人要有競爭力。 這些話是否很熟悉?不少人還在讀書就開始擔心未來,戰戰兢兢地找實習,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踏入社會,每天汲汲營營賺錢,
有不少朋友為著他們那些整天吵著要買東西的孩子傷透腦筋,小時候想買玩具,買各種沒營養的垃圾食物,大孩子就會要求那些時麾流行的商品或流行服飾以及「別人都有,我也非有不可」的電子產品。 這些朋友很羨慕我,
三十九歲以前,李叔同是個狂放瀟灑的才子,天縱的藝術才情,民國初年不管在上海或日本,都是引領風潮的知名人物。
「愛笑瑜珈」這種方便且具體可行的方法能夠迅速流行的原因吧!這種源自於今年六十歲的印度醫生卡塔利亞所提倡的方法,主張模仿一個人大笑的樣子放大聲去笑,不管是真心的笑或強顏歡笑,虛偽的笑都沒有關係。
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性格好,人緣佳的孩子,成功機率遠大於只有成績好的孩子。」 曾有問卷調查企業家:「怎麼樣的人能成功?」答案是:「不是最聰明,但是卻能夠與別人合作,以及解決團隊問題的人,這些通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