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其五:那段250呎的生活

2017/11/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約250呎的單位,不會有太多傢俱裝潢。我也不是追求高檔「生活品味」,反倒希望人少點欲望渴求,過以簡樸主義為主的生活。縱然未到「斷捨離」只剩下最必需物品的程度,但日常少購物,吃簡單的,就滿足過活了。

 

一張床、兩個企身衣櫃、兩張四四方方的及腰桌子,兩張單人梳發,一個電視櫃,頭頂有些鑲在牆上、用以置物展示的橫木板。在電視櫃上的一排木板就是用來到世界各地出際講座會議時,像儀式般在機場買回來的免稅酒。我不嗜酒,每隔幾日,或煩惱時小酌一杯,閒時邀請朋友來訪時喝一些,從不喝多,從不喝醉。有多的會送朋友,留下的都是間中會喝,漂亮的瓶身也起了裝飾作用,一石二鳥。

 

預備街站拉票時,水倒是喝得很多。

 

單位的裝潢基本保留了屋主原來的裝修,沒有大更動,只是換了些合用的生活用品,也添置了些貓貓愛玩的玩具企枱。在用饍枱(也充當工作枱)後是一個企及天花的置物櫃,滿滿長方形的中空格子,用來置些文件雜物。

 

貓貓最愛「捐來捐去」(鑽來鑽去),來回穿梭,踩在不同的物件上,經常把東西踢跌。家裏沒有專門展示用的櫃,所有感謝狀等紀念品都放在辦工室,只有少數非常有紀念價值的會專程拿回來找地方掛,或者好好的收藏。被DQ後,辦工室的物品都被搬回家,又再被搬回東涌,跟我一樣過些漂泊、不安定的生活,不知道自己隔幾個月又流落何方,不知何處生根。

 

一些珍藏的紙本單張會被貼在衣櫃門上,例如選舉時非常喜歡的一些宣傳海報、三年前在雨傘出的學界風雲人物「黑紙」(入面有我好喜歡的「抗爭沒有代議士」的quote),從林宥嘉演唱會拿到的宣傳品,以及一張張寶麗來和明信片。這倒不是自戀或炫耀,而是想好好的把過去一些生活歷程張貼在當眼位置,提醒自己的起點初衷,一切艱辛,都要對得住膊頭肩負的責任。走到這裡,過去顛簸的崎嶇路,都湧現眼前。

 

家中有讓貓貓休息的小高台,他們在狹小的家奔跑,多點可供他們匿藏跑跳的地方,讓他們玩耍時路徑多點變化,也許會沒那麼沉悶。毛絨絨的高台表面吸引他們躺上,像是熱情的邀請我摸掃著他們的小肚肚,我經常盛情難卻的招呼,他們以滿足的「咕咕」低吼引擎聲回報。

 

在床上打滾、伸出貓掌肉球的14。

 

洗衣機被放置在廚房,也在廚房晾衫。這是無可奈何,廁所太細,又沒有陽台,又沒有衫繩,唯有將就將就。有時我會因為擔心煮食油煙會弄污衣服,而打消煮食的念頭──這可能也只是躲懶的籍口吧。

 

在大時大節,家人上來,我都會「露兩手」,以誠意搭救,煮些「大餐」,每次他們都嫌三嫌四,說東西都不好吃,但其實臉容滿足,可能有點老懷安慰的感覺──能煮到吃得下的飯菜,也算是自立的其中一種象徵。

 

我最喜歡的是打邊爐,不太需要廚藝和動腦筋,在廳吃用時蒸氣就不飄到洗好的衣服上,也故意在窗口邊打開窗簾窗口,讓風捲走一陣陣室內的邊爐味。

 

飄呀飄,世間一切,都如此不留一點痕跡。

 

 


延伸閱讀:

「家」其一:銅鑼灣,我獨立後的家

「家」其二:美麗的巧合和意外

「家」其三:在新的環境,重新認識新的自我

「家」其四:港島的人群

 


【鋼索上的不安世代】

羅冠聰
羅冠聰
羅冠聰,24歲,香港眾志創黨主席,學聯前秘書長、常委,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歷史上最年輕的立法會當選人。幾年在學運和民主運動的累積,成為了一個有獨特故事和感悟的人。 政治是走鋼索的技藝,步步為營,風愈猛烈、肩膀的負擔愈重,每一步就更要分外小心。沉穩、堅忍、專注,是我們在這個不安世代向前的不二法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