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 12 年的日本哥吉拉電影《シン・ゴジラ》於 2016 年以《正宗哥吉拉》為名在台灣上映。先不論台灣的「正宗」能否算在「シン」這個日方不願明寫的多重含意內,其實光「哥吉拉」三個字能現身,背後就有一大串故事。 不是本來就叫哥吉拉嗎?不,這故事長得很⋯⋯。 讓我們回到 60 多年前,日本元祖《哥吉拉》在台上映的 1955 年。當時這部片的譯名是《原子恐龍》,其實也算合理;畢竟當初哥吉拉的美術設計,確實參考了當年對恐龍的想像,也就是挺著身、尾巴垂地,有點像袋鼠那樣的姿勢,身上的造型也分別參考了暴龍、禽龍、劍龍的特徵。 「原子」兩字,也說明了哥吉拉因氫彈而甦醒變化的來歷。 從手邊找到的資料來看,「恐龍」這個稱號穩定地跟了哥吉拉好幾年。 例如 1962 年(以下除非特別說明,則皆為台灣上映年分)的《金剛鬥恐龍》,1967 年的《魔斯拉鬥恐龍》(是的,魔斯拉第一次登台就叫魔斯拉至今未改,這種禮遇實在不多見);另外從 1968 年《南海怪獸大決鬥》的電影廣告看來,片中的哥吉拉似乎仍叫「恐龍」。 另外還有兩部哥吉拉電影,分別是 1967 年的《太空大戰爭》和 1968 年的《四大怪獸地球決戰》,由於廣告沒寫,除非當年進戲院看,否則也無法確認譯名是不是「恐龍」了。 1972 年台日斷交,日本電影隨即禁止輸入,直到 1980 年代才緩緩回流台灣戲院。 這段期間哥吉拉上不了院線,倒偶爾在一些書本露臉,因翻譯各自為政,而冒出好幾種譯名:例如大山書店 1981 年出版的哥吉拉原著小說裡,哥吉拉叫做「海底鐵金剛」;又或者世一書局 1979 年出版的《世界奇異怪獸》,哥吉拉採音譯卻寫成「克奇拉」。不過也就在這陣混亂中,第一頭「哥吉拉」也現身了——在世一 1987 年出版的《恐龍圖鑑大全》裡,主角們在談起「不是恐龍的想像怪獸」時,第一次採用了「哥吉拉」這個譯名。 同時,哥吉拉也隨日片解禁重回戲院。1985 年金馬影展來台的六部日片中,就包括了 1984 年在日本上映的新版《哥吉拉》,譯名為《怪獸》。 到了 1990 年春節檔,哥吉拉終於回到全台院線;當時三台幾乎每個節目的廣告都可以聽到「大恐龍」三個字,以及「登登登、登登登」的哥吉拉主題曲重覆出現;印象更深的人,或許還記得廣告促銷一種零食叫「脆比脆」,不過我始終不知道好不好吃。 雖然《大恐龍》票房不如預期,名號仍延用了一陣子。像是 1992 年春節的《六度空間大水怪》和 1993 年春節的《蝶龍魔斯拉》,電影裡的哥吉拉都還叫大恐龍。當時各大報記者也會稍稍探究一下這隻大恐龍,報導上除了大恐龍外,也會向讀者告知牠的本名。 那幾年,新聞中哥吉拉的譯名就有「嘎吉拉」、「噶奇拉」、「噶茲拉」、「噶嘰拉」、「喀吉拉」等等,顯然記者的資料來源是以英文媒體為主,所以多半近似英譯的「Godzilla」唸法 這段期間裡,有些哥吉拉電影改編漫畫在出版社的主導下,開始使用日文原音翻譯,因此有了《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這種忠於原味的譯名,但電影上院線還是得走大眾路線。 在前一年暑假被《侏羅紀公園》比下去的劣勢中,哥吉拉的代理商選擇迎合這股恐龍熱,而把 1994 年春節檔的《哥吉拉 vs 機械哥吉拉》硬是改成了《暴龍誕生》,並把哥吉拉譯為「暴龍」。1990 年代最後一部在台上映的哥吉拉電影,則翻譯為《恐龍帝國》,這也是哥吉拉最後一次以「恐龍」的名號上映。 1998 年,哥吉拉的台灣譯名終於有了一次全面清楚的定案,但這結果不如怪獸迷所預期。三星哥倫比亞翻拍的美國哥吉拉電影,在 1997 年的預告中先是叫做《怪獸酷吉拉》,翌年上映時拍板為《酷斯拉》。靠著好萊塢宣傳的鋪天蓋地,「酷斯拉」從此成為台灣對哥吉拉的普遍稱呼。接下來十幾年,哥吉拉的台灣譯名大致維持一種均勢: 一、對哥吉拉毫無興趣的一般大眾,直接用「酷斯拉」泛指所有的哥吉拉,不分美國日本。 二、「哥吉拉」這名稱逐漸在其愛好者之間散播並成為共識(日本娛樂產品的進口商也是推手)。在這些哥吉拉迷口中,「酷斯拉」一方面專指三星哥倫比亞這部不甚理想的哥吉拉電影(以及這頭連粉絲都認不得的哥吉拉),一方面也象徵了一般大眾對哥吉拉(以及怪獸迷)的偏見。 三、代理商則是各自為政──有些日本哥吉拉電影的代理商,也跟著把自己進口的影片改名為「酷斯拉」或「酷司拉」;也有些代理商以死忠粉絲為目標,反而特地用粉絲的習慣來翻譯怪獸名稱,例如群體工作室代理的哥吉拉電影便老實地翻譯為《哥吉拉東京 SOS》(2004)以及《哥吉拉最後戰役》(2005)。 隨著美日雙方的哥吉拉電影都無下文,這樣的均勢也維持了一段日子,直到 2014 年,傳奇影業翻拍的《哥吉拉》在台灣上映為止。 為了與當年評價不高的《酷斯拉》有所區隔,這次台灣的華納電影將電影定名為《哥吉拉》。2014 年的好萊塢宣傳戰比 1998 年滲透得更徹底,「酷斯拉」幾乎一瞬間就從台灣大眾的口中消失,彷彿從來都只有「哥吉拉」這個名字存在似的(當然也是因為哥吉拉文化在台灣暗中持續擴散,以及《酷斯拉》不再有續作的關係)。 對哥吉拉迷來說,這算是個幸福的結果——最喜歡那隻怪獸的人,最終用自己最認可的名字替牠命了名。到了 2016 年,大家已不用煩惱會不會不翻成「哥吉拉」,只需要吵「シン」翻「正宗」好不好,這也可說是種幸福的爭論吧。 但這就是結局嗎?在藤子・F・不二雄的心願下,台灣通行多年的《小叮噹》成了《哆啦A夢》;為了整合市場,《神奇寶貝》一夕間化為《精靈寶可夢》,香港的「比卡超」也只能變身皮卡丘。 若真要論哥吉拉哪個譯名比較早或比較多人用,香港的「哥斯拉」可是早早拍板,而且已通行於港澳馬星,以及十三億人的中國。經歷六十年混亂才一統全台的「哥吉拉」,會不會再度遭到取代?當了二十多年的粉絲,頭也算是洗了一半,就只好再用二三十年繼續看下去囉。 番外篇:超越台灣!西德的「超譯哥吉拉」 不按原名翻譯並不是台灣專利,為了吸引(想像中的)票房,片商更改片名並不少見。比起台灣的「恐龍」、「暴龍」、「酷斯拉」,哥吉拉在西德的譯名恐怕只能用「超譯」來形容了。 攤開哥吉拉系列作的德文維基,從 1964 年開始,最常出現的字眼不是哥吉拉(Godzilla),而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包括了: Frankensteins Monster im Kampf gegen Ghidorah(科學怪人怪獸對基多拉)[注] Frankenstein und die Ungeheuer aus dem Meer(科學怪人與海怪) Frankensteins Monster jagen Godzillas Sohn(科學怪人怪獸獵殺哥吉拉的兒子) Frankenstein und die Monster aus dem All(科學怪人與太空怪獸) Frankensteins Kampf gegen die Teufelsmonster(科學怪人大戰惡魔怪獸) Frankensteins Höllenbrut(科學怪人群魔) 為什麼哥吉拉會變成科學怪人?1960 年代中期,東寶的特攝已達純熟階段,顛峰之作就是兩部以科學怪人為主角的電影《科學怪人對地底怪獸》以及《科學怪人兄弟 山達對蓋拉》,精湛的特攝效果在世界各地留下深刻印象。西德片商眼見風潮興起,便把接下來引進的日本怪獸片一一冠上「科學怪人」標題;在這些電影中,「科學怪人」有時指哥吉拉,有時指哥吉拉與其夥伴怪獸,有時是與哥吉拉敵對的怪獸,但就沒有哪個和真正的科學怪人有關連。 1973 年之後,西德命名捨棄了科學怪人,但又來了「金剛」: King Kong – Dämonen aus dem Weltall(金剛——來自太空的惡魔) King Kong gegen Godzilla(金剛對哥吉拉) Die Brut des Teufels, Konga, Godzilla, King Kong(惡魔後裔,孔嘎、哥吉拉、金剛) 這次的金剛不是美國大金剛,也不是台灣翻譯的海底鐵金剛。第一部片裡的「金剛」是一台與哥吉拉並肩作戰的電子機器人「噴射傑格」。第二部片裡的「金剛」卻是跟哥吉拉作對的「機械哥吉拉」,和前者的關聯只能說是機械身體的傳承吧?第三部片裡多了一隻「孔嘎」,是捲土重來的機械哥吉拉帶的幫手「泰坦龍」,但「孔嘎」這名字卻來自另一部英美科幻片,片中「孔嘎」是一隻類似金剛的巨大黑猩猩——也就是說,當機械怪獸變成了猩猩,它的夥伴也得跟著當猩猩,即便牠是海底恐龍。相比之下,台灣的翻譯好像還在容忍範圍內⋯⋯ [注] 這部電影當年並沒有在西德上映,是後來發行 DVD 時,發行商為了向當年的超譯風致敬,而故意這樣取德文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