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科幻的必看一百:科幻電影可是未來顯學唷

經典科幻的必看一百:科幻電影可是未來顯學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這篇文章,是關於科幻電影一百多年來,必看的一百餘部經典電影。這 122 部電影,是根據爛番茄(Rotton Tomatoes)超評(Metacritic)IMDB,集合而成。 爛番茄有一份百大科幻奇幻的排名,超評有一份百大科幻的排名,而IMDB也有一套百大科幻

這份資料,是將這三個百大排列整理,取出三者重疊與兩者重疊的電影,再以超評為基準,將沒有三者重疊的電影,但是在其他兩個平台排名曾出現過一次的電影,放在超評中,取分數高分者列入。最後,還有加上我的私心選取三到五部電影,雖然沒被列入三大平台的百大,但卻很有意思很哲學,例如 2014 的《露西》。

raw-image

這份資料所羅列的百大科幻,雖然每個影片平台,各有其分數、排比方式、與名次落差,但是,科幻電影一百多年來,在三個平台中,被認的最佳科幻電影,將近有 70% 的重疊。換句話說,真正的經典,就是經典,不會因為在不同平台,而被消音埋沒。

這份「科幻電影一百筆」,是以「年份」做排列,而不是名次。因為是由年份排列,因此能夠看出科幻電影由二十世紀初期至今的發展與成長。發現幾個有趣現象:如果你是由 2010 年之後,才開始關注科幻電影,一點也不嫌太晚,因為最好看的科幻電影,在 2010 年之後,大約就佔有將近一半之多(53/122)。科幻最興盛之時,大概是由 2014 開始,如果你是由 2014才開始看,也已經看了將近1/3(37/122)。若是你是由21世紀開始,才關注科幻,幾乎已經可謂專家了,因為至少已經看過2/3(79/122)。最有趣的是,2016-17 這兩年,竟然佔有 21 部最好看科幻,不過兩年,卻已經是一百年的 1/6(21/122)。以這種比例往前推,科幻電影在未來的二十年,肯定是電影界的顯學。

例如,根據 IndieWire2018最讓人期待的五十三部電影〉,其中就有17部是科幻片:

raw-image

《艾莉塔:戰鬥天使》預告片

在 2018,科幻電影以 17/53 的比例出現,已經佔有一整年的 1/3(32%),雖然其中有些是英雄電影,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些故事已經運用許多關於未來技術的想像與假設,以及預言與建議。從另一個角度看來,21 世紀的人類,對於未來科技的可能運用,以及未來世界的可能發展,都充滿著好奇與期待。這些日新月異又一日千里的科技技術,或許只要一上市一普及,很快就能扭轉人類的生活方式,甚至影響歷史走向,現代人怎能不認真看待,日日觀望,假設推演呢?這些科幻電影,反應的現象有部分應該就是,當前人類的科技焦慮。

以下,就是【希米露的精選經典科幻122】(放上的連結,是我曾經寫過的電影文章):

1. 《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 2017

2. 《逃出絕命鎮》 Get Out, 2017

3. 《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 Star Wars: Episode VIII - The Last Jedi, 2017

4. 《猩球崛起:終極決戰》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7

5. 《銀翼殺手 2049》 Blade Runner 2049, 2017

6. 《瑪約莉普萊姆》 Marjorie Prime, 2017

7. 《倖存者》 The Survivalist, 2017

8. 《羅根》 Logan, 2017

9. 《神力女超人》 Wonder Woman, 2017

10. 《玉子》 Okja, 2017

11. 《希爾瑪》 Thelma, 2017

12. 《鳥男孩:被遺忘的孩子》 Birdboy: The Forgotten Children, 2017

13.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Thor: Ragnarok, 2017

14. 《蜘蛛人:返校日》 Spider-Man: Homecoming, 2017

2017:14

raw-image

15. 《酷寶:魔弦傳說》 Kubo and the Two Strings, 2016

16. 《單身動物園》 The Lobster, 2016

17. 《異星入境》 Arrival, 2016

18. 《通天眼》 Midnight Special, 2016

19. 《科洛弗10號地窖》 10 Cloverfield Lane, 2016

20. 《奇異博士》 Doctor Strange, 2016《奇異博士》(文章2)

21.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2016

2016:7

22. 《人造意識》 Ex Machina, 2015

23. 《天神難為》 Hard to Be a God, 2015

24. 《瘋狂麥斯:憤怒道》 Mad Max: Fury Road, 2015

25. 《STAR WARS:原力覺醒》 Star Wars: Episode VII - The Force Awakens, 2015

26.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2015

27. 《行動與位置》 Movement and Location, 2015

2015:6

Location + Movement 劇照

Location + Movement 劇照

28.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Jodorowsky's Dune, 2014

29. 《末日列車》 Snowpiercer, 2014

30. 《明日邊界》 Live Die Repeat: Edge of Tomorrow, 2014

31. 《星際異攻隊》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2014

32. 《肌膚之侵》 Under the Skin, 2014

33. 《猩球黎明》 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4

34. 《X戰警:未來昔日》 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2014

35. 《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 2014

36. 《大英雄天團》 Big Hero 6, 2014

37. 《露西》 Lucy, 2014

2014:10

38. 《雲端情人》 Her, 2013

39. 《逆流色彩》 Upstream Color, 2013

40. 《醉後末日》 The World's End, 2013

41. 《地心引力》 Gravity, 2013

42. 《飢餓遊戲:星火燎原》 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2013

2013:5

raw-image

43. 《迴路殺手》 Looper, 2012

44. 《花都魅影》 Holy Motors, 2012

45. 《多美好的一天》 It's Such a Beautiful Day, 2012

46. 《大逃殺》 Battle Royale, 2012

47. 《科學怪犬》 Frankenweenie, 2012

48. 《詭屋》 The Cabin in the Woods, 2012

2012:6

49. 《驚悚末日》 Melancholia, 2011

50. 《異星大作戰》 Attack the Block, 2011

51. 《啟動原始碼》 Source Code, 2011

2011:3

raw-image

52. 《馴龍高手》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2010

53. 《全面啟動》 Inception, 2010

2010:2

54. 《阿凡達》 Avatar, 2009

55. 《第九禁區》 District 9, 2009

56. 《星際爭霸戰》 Star Trek, 2009

57. 《2009月球漫遊》 Moon, 2009

58. 《倒帶人生》 Mr. Nobody, 2009

2009:5

59.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2008

60. 《鋼鐵人》 Iron Man, 2008

61. 《瓦力》 WALL-E, 2008

2008:3

raw-image

62. 《駭人怪物》 The Host, 2007

63. 《盜夢偵探》 Paprika, 2007

2007:2

64. 《人類之子》 Children of Men, 2006

65. 《決戰異世界:進化時代》 Evolution, 2006

66. 《心機掃描》 A Scanner Darkly, 2006

2006:3

67. 《2046》 2046, 2005

68. 《衝出寧靜號》 Serenity, 2005

69. 《世界大戰》 War of the Worlds, 2005

2005:3

raw-image

70. 《蜘蛛人 2》 Spider-Man 2, 2004

71. 《哥斯拉 最後戰役》 Godzilla, 2004

72. 《怵目驚魂28天》 Donnie Darko: The Director's Cut, 2004

73. 《王牌冤家》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2004:4

74. 《28天毀滅倒數》 28 Days Later…, 2003

2003:1

75. 《大都會》 (2002 重新發行版) Metropolis (re-release of the 1927 version), 2002

76. 《關鍵報告》 Minority Report, 2002

77. 《索拉力星》 Solaris (re-release), 2002

2002:3

raw-image

78. 《鯨魚馬戲團》 Werckmeister Harmonies, 2001

79. 《壞痞子》 Mauvais Sang, 2001

2001:2

2000:0

80. 《鐵巨人》 The Iron Giant, 1999

81.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1999

1999:2

82.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1998

1998:1

83. 《變臉》 Face/Off, 1997

84.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85. 《接觸未來》 Contact, 1997

86. 《千鈞一髮》 Gattaca, 1997

1997:4

raw-image

87. 《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 1996

88. 《未來總動員》 Twelve Monkeys, 1996

1996:2

89. 《驚異狂想曲》 The City of Lost Children, 1995

1995:1
1994:0

90. 《今天暫時停止》 Groundhog Day, 1993

91. 《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 1993

1993:2
1992:0

92. 《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1991:1
1987-1990:0

raw-image

93. 《恐怖小店》 Little Shop of Horrors, 1986

94. 《異形 2》 Aliens 2, 1986

95. 《變蠅人》 The Fly, 1986

1986:3

96. 《巴西》 Brazil, 1985

97.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1985

1985:2

98. 《魔鬼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1984

99. 《回購協議》 Repo Man, 1984

1984:2

100. 《戰爭遊戲》 WarGames, 1983

1983:1

raw-image

101. 《ET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102. 《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1982

103. 《衝鋒飛車隊》 The Road Warrior, 1982

1982:3

104. 《超人II》 Superman II, 1981

105. 《時光大盜》 Time Bandits, 1981

106. 《紐約大逃亡》 Escape from New York, 1981

1981:3

107.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

1980:1

1979: 0

108. 《異形》 Alien, 1978

109. 《超人》 Superman, 1978

110. 《變形邪魔》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78

1978:3

raw-image

111.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 1977

112.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1977:2

113. 《天外來客》 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1976

1976:1

1974-75:0

114. 《傻瓜大鬧科學城》 Sleeper, 1973

115. 《鑽石宮》 Westworld, 1973

116. 《電線上的世界》 World on a Wire, 1973

1973:3

1972:0

117. 《發條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118. 《五百年後》 THX 1138, 1971

1971:2

1969-1970:0

119. 《浩劫餘生》 Planet of the Apes, 1968

120. 《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121. 《黃色潛水艇》 Yellow Submarine, 1968

1968:3

1932-67:0

122. 《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 1931

最後,雖然這個名單不盡完美,或許有遺漏,或許有今日看來根本不甚好看的老片,或許跟你心中的名單重複太少,或許給的連結文章還不夠成熟等等(前幾年寫的文章,的確還不夠專業,還需要細膩補充)。然而,雖然有待加強彌補,整體說來,還算是中文文章資料裡,比較完整的介紹與整理。

我的目標是,把上面每部都看完,寫過,然後整理;期待有朝一日,當讀者遇到難解詭異的科幻電影時,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不如去逛逛希米露找答案吧。就當成是 2018 的新年新計畫吧。

不過,我真的認為有遺漏,雖然各大平台都沒有把《異形:聖約》(Alien: Convanent, 2017)放在眼中,但是,我真的認為這是一部非常有哲學高度的經典。希望未來有一天,它還會再進榜。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希米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除了靈魂與否,《私人採購》大量使用今日的手機日常運用。莫琳與手機的關係很微妙。雖然莫琳是個非常封閉的宅女,可是她卻並非完全封閉,因為手機與網路。莫琳與手機的互動關係,應該是許多人非常寫實的生活實況。尤其是在「誤以為與自己對話的陌生人,或許就是正在尋找的那個答案」時,莫琳對於手機的依戀,更是無法自拔,不只渴望能由陌生人的字裡行間,找到冀望的解答之外,甚至,還會失去心防,願意聽從未曾謀面的陌生人,所有不可思議的指示,而跨出自己從未逾越的界線,做出自己理性無法接受的怪事。</p>
<p>即使難以認同電影所主張的無窮善惡對立的論點,我還是很喜歡「羅絲」這個角色。不過,最讓我感到有趣且欣賞之處,並非是她在影片中,所代表的正義化身,或是所象徵的希望童工。相反的,羅絲的「現實身分」,也就是現實中的 Kelly Marie Tran,才是最讓我驚嘆的勵志故事。Tran 不只是星際大戰系列,幾十年來的首位亞裔女主角,此外,她還因此成了首位登上《浮華世界》Vanity Fair 雜誌的亞洲女星。</p>
<p>金凱瑞回想起自己的父親,曾經是位多麼有才華的薩克斯風手,卻因為移民與家庭,各種現實生活的壓力,讓他埋藏夢想,而從事自己毫無興趣的會計。「隨著時間過去,這種生活漸漸侵蝕他。他筋疲力盡,變得有點憤世,尤其是在 51 歲丟了工作之後,讓他受到重創,不僅是因為他為了養家對人生妥協,而是因為他妥協之後卻換來失敗。這真的很痛心,程度甚至勝過讓心愛的人失望,因此,這成為我的借鏡。。。。這讓我學會,做你不喜歡的事情,有可能失敗,那不如做自己熱愛的事。」</p>
聰明能幹的女人,既然無法以自身的能力在社會立足,只得善用心計,躲在父親(男人)背後,依賴「父親之名」,狠心地犧牲某些女人一生的摯愛,以換得自己一生的富貴平安。如此,也能解釋,為何「觀音(平安)」會帶「血(犧牲)」,這兩者之間是必然的相互依存。
<p>「我也愛女人啊。只是,比較喜歡她們躺在床上,不然就是在廚房。」<br /> 「男人比較有力氣、男人的運動比較刺激又好看、而且,男人要養家;抱歉,這是生物性的限制。」<br /> 「認清現實吧,在這世上,無論是政治、經濟、運動等等,你叫得出的領域,頂尖之處都是男人的天下。」<br /> 「是啊,球場上也是需要女人呀。。。不然誰來撿球呢。」</p>
<p>電影中的「彩色與黑白」對比,同時對應著真實與虛偽、表層與假象;這些「真與假」的對比,讓認知與現實產生落差,產生又苦又酸的諷刺與批評,同時也創造故事的厚度與深度。這是個酸味十足的悲劇,讓人笑中帶淚又深深感嘆,因為這些底層的悲劇,正血淋淋地映照出在我們社會早已積習難改的荒唐荒謬與不合理。</p>
<p>除了靈魂與否,《私人採購》大量使用今日的手機日常運用。莫琳與手機的關係很微妙。雖然莫琳是個非常封閉的宅女,可是她卻並非完全封閉,因為手機與網路。莫琳與手機的互動關係,應該是許多人非常寫實的生活實況。尤其是在「誤以為與自己對話的陌生人,或許就是正在尋找的那個答案」時,莫琳對於手機的依戀,更是無法自拔,不只渴望能由陌生人的字裡行間,找到冀望的解答之外,甚至,還會失去心防,願意聽從未曾謀面的陌生人,所有不可思議的指示,而跨出自己從未逾越的界線,做出自己理性無法接受的怪事。</p>
<p>即使難以認同電影所主張的無窮善惡對立的論點,我還是很喜歡「羅絲」這個角色。不過,最讓我感到有趣且欣賞之處,並非是她在影片中,所代表的正義化身,或是所象徵的希望童工。相反的,羅絲的「現實身分」,也就是現實中的 Kelly Marie Tran,才是最讓我驚嘆的勵志故事。Tran 不只是星際大戰系列,幾十年來的首位亞裔女主角,此外,她還因此成了首位登上《浮華世界》Vanity Fair 雜誌的亞洲女星。</p>
<p>金凱瑞回想起自己的父親,曾經是位多麼有才華的薩克斯風手,卻因為移民與家庭,各種現實生活的壓力,讓他埋藏夢想,而從事自己毫無興趣的會計。「隨著時間過去,這種生活漸漸侵蝕他。他筋疲力盡,變得有點憤世,尤其是在 51 歲丟了工作之後,讓他受到重創,不僅是因為他為了養家對人生妥協,而是因為他妥協之後卻換來失敗。這真的很痛心,程度甚至勝過讓心愛的人失望,因此,這成為我的借鏡。。。。這讓我學會,做你不喜歡的事情,有可能失敗,那不如做自己熱愛的事。」</p>
聰明能幹的女人,既然無法以自身的能力在社會立足,只得善用心計,躲在父親(男人)背後,依賴「父親之名」,狠心地犧牲某些女人一生的摯愛,以換得自己一生的富貴平安。如此,也能解釋,為何「觀音(平安)」會帶「血(犧牲)」,這兩者之間是必然的相互依存。
<p>「我也愛女人啊。只是,比較喜歡她們躺在床上,不然就是在廚房。」<br /> 「男人比較有力氣、男人的運動比較刺激又好看、而且,男人要養家;抱歉,這是生物性的限制。」<br /> 「認清現實吧,在這世上,無論是政治、經濟、運動等等,你叫得出的領域,頂尖之處都是男人的天下。」<br /> 「是啊,球場上也是需要女人呀。。。不然誰來撿球呢。」</p>
<p>電影中的「彩色與黑白」對比,同時對應著真實與虛偽、表層與假象;這些「真與假」的對比,讓認知與現實產生落差,產生又苦又酸的諷刺與批評,同時也創造故事的厚度與深度。這是個酸味十足的悲劇,讓人笑中帶淚又深深感嘆,因為這些底層的悲劇,正血淋淋地映照出在我們社會早已積習難改的荒唐荒謬與不合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