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學會情緒管理:情緒的功能與調節策略
2
影評▕ 《醉好的時光》- 醉翁之意不在酒
3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面對焦慮、過度比較跟自卑的攻略
4
別再忍淚!愛哭的你,其實更堅強?
5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1
學會情緒管理:情緒的功能與調節策略
2
影評▕ 《醉好的時光》- 醉翁之意不在酒
3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面對焦慮、過度比較跟自卑的攻略
4
別再忍淚!愛哭的你,其實更堅強?
5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影劇相談室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未知的首爾》以溫柔細膩的口吻,探討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焦慮、迷惘與自我懷疑,以及背後的失落,並透過主角們「未知」與「未來」的故事,點出療癒之道在於:接納與寬待自己。逃亡、躲藏、醞釀、連結、冒險、接著對事不對人,一步一腳印,走出讓我們自我設限的迷宮,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完整與幸福。
2025/07/08
10
《器子》影評:復仇是終點,但愛才能延續生命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2025/04/01
35
1
《混沌少年時》劇評:網路時代的迷惘與暴力,是誰在塑造傑米?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2025/03/25
20
4
2024年度電影精選與回顧:不容錯過的十部佳作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2024/12/26
44
4
《鬼才之道》影評:放過自己,就算不夠完美也可以
《鬼才之道》透過主角同學的故事,並綜合幽默的敘事調性,進一步探討了生死之間的掙扎與人生的不完美。電影真摯反映無數自我懷疑者的內心掙扎,從渴望被認可到無奈地陷入失敗的循環。最終,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人們在死亡與重生之間如何找到解脫,並展現如何接納不完美,然後找到生命的意義。
2024/08/19
110
1
《驀然回首》影評:關於夢想,追逐本身就是意義
追夢,不是浪漫的逃亡,而是一場荊棘中穿行的馬拉松。《驀然回首》提醒我們,追逐不僅會實現夢想,更能賦予生命意義,或者說,追逐本身就是目的。然而,無論前進動力來自何處,總會有不能避免的離別與失落。最終,電影提醒我們保持好奇之心之外,也不要輕易否定過去,才能在回首中,發現那個超越想像的自己。
2024/08/03
117
7
《愛的噩夢》影評:在愛情中發芽的心魔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2024/07/19
91
影評|假如生活是一種減法 ––《我的完美日常》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2024/03/23
25
2
影評|從舌尖到腳趾的甦醒之旅––《可憐的東西》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
2024/02/14
62
3
2023 年,那些狠狠擊中我的電影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2024/01/03
31
2
查看更多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未知的首爾》以溫柔細膩的口吻,探討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焦慮、迷惘與自我懷疑,以及背後的失落,並透過主角們「未知」與「未來」的故事,點出療癒之道在於:接納與寬待自己。逃亡、躲藏、醞釀、連結、冒險、接著對事不對人,一步一腳印,走出讓我們自我設限的迷宮,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完整與幸福。
2025/07/08
10
《器子》影評:復仇是終點,但愛才能延續生命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2025/04/01
35
1
《混沌少年時》劇評:網路時代的迷惘與暴力,是誰在塑造傑米?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2025/03/25
20
4
2024年度電影精選與回顧:不容錯過的十部佳作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2024/12/26
44
4
《鬼才之道》影評:放過自己,就算不夠完美也可以
《鬼才之道》透過主角同學的故事,並綜合幽默的敘事調性,進一步探討了生死之間的掙扎與人生的不完美。電影真摯反映無數自我懷疑者的內心掙扎,從渴望被認可到無奈地陷入失敗的循環。最終,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人們在死亡與重生之間如何找到解脫,並展現如何接納不完美,然後找到生命的意義。
2024/08/19
110
1
《驀然回首》影評:關於夢想,追逐本身就是意義
追夢,不是浪漫的逃亡,而是一場荊棘中穿行的馬拉松。《驀然回首》提醒我們,追逐不僅會實現夢想,更能賦予生命意義,或者說,追逐本身就是目的。然而,無論前進動力來自何處,總會有不能避免的離別與失落。最終,電影提醒我們保持好奇之心之外,也不要輕易否定過去,才能在回首中,發現那個超越想像的自己。
2024/08/03
117
7
《愛的噩夢》影評:在愛情中發芽的心魔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2024/07/19
91
影評|假如生活是一種減法 ––《我的完美日常》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2024/03/23
25
2
影評|從舌尖到腳趾的甦醒之旅––《可憐的東西》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
2024/02/14
62
3
2023 年,那些狠狠擊中我的電影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2024/01/03
31
2
查看更多
心靈相談所
愛哭的你,不能錯過這篇!
共 259 字
2025/05/29
19
4
別再忍淚!愛哭的你,其實更堅強?
哭泣並非無用,而是重要的社交表達、情緒調節途徑與壓力排解方式。本文探討哭泣的益處,例如促進腦內啡產生、放鬆身心、增進社交連結等,並說明壓抑情緒的負面影響。哭泣有助於身心健康,尤其在處理創傷、失落或憂鬱症時更顯重要。為此,愛哭不等於不夠堅強,只代表我們對於自己的感受更細膩。
2025/05/29
18
1
學會情緒管理:情緒的功能與調節策略
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情緒的功能與意義,並提供情緒管理的四大步驟以及五項情緒調節策略。從如何接納情緒,再到如何深呼吸、注意力轉移、冷水降溫、打造自我支持等技巧,細細拆解執行情緒管理的關鍵。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在文章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共處之道。
2024/09/11
53
10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面對焦慮、過度比較跟自卑的攻略
在華人社會,冒牌者症候群可能源自生存焦慮,導致人們永遠懷疑自己的能力,並對自身感到不滿。本文探討冒牌者症候群的特徵,還有冒牌者心態跟焦慮、自卑與比較的關聯,同時提供改善方法和應對策略,包括如何正確深呼吸、轉移注意力與改變自我對話。透過這些技巧,人們可以更健康地面對挑戰,並邁向自我接受與成長。
2024/08/18
63
6
心理諮商入門指南(ㄧ):諮商是什麼?我會需要諮商嗎?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2024/08/07
51
3
時事▕ 《消失的情人節》- 淺談電影創作與欣賞的公民責任
近日,因應消失的情人節在Netflix上架,受到許多觀眾的注目,其中本就被人廣泛詬病的身體自主權之侵犯,再次引起討論。聚焦於此,試以後現代的觀點,淺談其中的爭議。
2021/04/12
44
22
新詩|打滾
破碎的燈光,拉慢了時間。跨不過的經緯,則延長了思念。妳迷離的雙眼,早就荒廢了我的日夜。
2021/03/18
25
8
短篇 | 魔術的神秘
時間的淬鍊,不只疊加了皺紋,靜謐的雙眼,更會逐漸擁有看穿魔術的銳利。即使如此,大多人,還是心甘情願的咬餌,不是因為相信,也不是因為被蒙騙,全都是因為魔術寄託了,我們的童稚,或說還能一廂情願的單純。
2021/02/20
26
2
時事 | 淺談clubhouse的從眾心理學與錯失焦慮
clubhouse的技術與功能,並非絕無僅有,但其中勾起的社會趨力, 卻完整地契合了社會心理學,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擴散手法。過往我們在看從眾時,通常會聚焦在實體的聚會上,但網路社群的興起,讓關係不僅流動於空間,也流動於雲端。為此,我們同樣可以遷移過往的心理概念,去理解這場被稱為大型社會實驗的風潮。
2021/02/05
32
6
新詩|失眠
肅殺的空氣,凍結了眼皮。歡鬧的羊群,翻倒了睡意。
2021/01/29
24
23
查看更多
愛哭的你,不能錯過這篇!
共 259 字
2025/05/29
19
4
別再忍淚!愛哭的你,其實更堅強?
哭泣並非無用,而是重要的社交表達、情緒調節途徑與壓力排解方式。本文探討哭泣的益處,例如促進腦內啡產生、放鬆身心、增進社交連結等,並說明壓抑情緒的負面影響。哭泣有助於身心健康,尤其在處理創傷、失落或憂鬱症時更顯重要。為此,愛哭不等於不夠堅強,只代表我們對於自己的感受更細膩。
2025/05/29
18
1
學會情緒管理:情緒的功能與調節策略
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情緒的功能與意義,並提供情緒管理的四大步驟以及五項情緒調節策略。從如何接納情緒,再到如何深呼吸、注意力轉移、冷水降溫、打造自我支持等技巧,細細拆解執行情緒管理的關鍵。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在文章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共處之道。
2024/09/11
53
10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面對焦慮、過度比較跟自卑的攻略
在華人社會,冒牌者症候群可能源自生存焦慮,導致人們永遠懷疑自己的能力,並對自身感到不滿。本文探討冒牌者症候群的特徵,還有冒牌者心態跟焦慮、自卑與比較的關聯,同時提供改善方法和應對策略,包括如何正確深呼吸、轉移注意力與改變自我對話。透過這些技巧,人們可以更健康地面對挑戰,並邁向自我接受與成長。
2024/08/18
63
6
心理諮商入門指南(ㄧ):諮商是什麼?我會需要諮商嗎?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2024/08/07
51
3
時事▕ 《消失的情人節》- 淺談電影創作與欣賞的公民責任
近日,因應消失的情人節在Netflix上架,受到許多觀眾的注目,其中本就被人廣泛詬病的身體自主權之侵犯,再次引起討論。聚焦於此,試以後現代的觀點,淺談其中的爭議。
2021/04/12
44
22
新詩|打滾
破碎的燈光,拉慢了時間。跨不過的經緯,則延長了思念。妳迷離的雙眼,早就荒廢了我的日夜。
2021/03/18
25
8
短篇 | 魔術的神秘
時間的淬鍊,不只疊加了皺紋,靜謐的雙眼,更會逐漸擁有看穿魔術的銳利。即使如此,大多人,還是心甘情願的咬餌,不是因為相信,也不是因為被蒙騙,全都是因為魔術寄託了,我們的童稚,或說還能一廂情願的單純。
2021/02/20
26
2
時事 | 淺談clubhouse的從眾心理學與錯失焦慮
clubhouse的技術與功能,並非絕無僅有,但其中勾起的社會趨力, 卻完整地契合了社會心理學,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擴散手法。過往我們在看從眾時,通常會聚焦在實體的聚會上,但網路社群的興起,讓關係不僅流動於空間,也流動於雲端。為此,我們同樣可以遷移過往的心理概念,去理解這場被稱為大型社會實驗的風潮。
2021/02/05
32
6
新詩|失眠
肅殺的空氣,凍結了眼皮。歡鬧的羊群,翻倒了睡意。
2021/01/29
24
23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