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21世紀百大電影(臺灣影評版)

2023/06/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假如翻開電影史,可以發現,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驕傲與輝煌。挺過末日預言的千禧後電影,不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受惠於網路世代降臨,藉由各種視窗,乘著光影,將專屬 21 世紀的難題跟觸動送往觀眾心底 。BBC (英國廣播公司)曾在 2016 年舉辦「21 世紀百大電影」票選,邀請全球 177 位影評人,根據 21 世紀以來所發行的最佳電影中,提交前 10 部並匯集整理出百大電影表。然而,上述榜單終究只能反映歐美地區對於電影的喜好。
於是,一群臺灣影癡在沒有資金的條件下,僅僅依靠自身熱情,召集114位同路信徒(影評),歷經一番激鬥,從長達435部的提名清單中,結算出專屬於臺灣的21世紀百大電影!本文則聚焦分享個人所投下的十票,或許正好是你的蜜糖,也或許是毒藥,但都是深深打動我的跨時代作品。
詳細百大名單、參與人士、計分與數據分析,歡迎參考下方連結
#1異星入境
或許愛不能翻轉死亡,卻能超越死亡,引領迷失的人們,利用言語拓寬世界,重新捏揉時間,把失序鑄造成永恆。從古至今,向死而生其實是一種錯讀,無論是起點還盡頭,失重的生命,因愛凝鍊,優雅但又無比頑強 。繞了一圈之後,逐漸閉鎖的敘事,正好譜寫出一首悠遠的存在之詩,深邃且迷人。
#2《神隱少女》
原以為的長大,隨著歲月露出了獠牙,直到來不及挽回純真,才猛然發現那不過是一場編織得太美的夢。曾經跟著千尋一起穿過隧道的孩子,學會了道別,甚至明白:無論多深的羈絆,踏上旅途之後,註定成為彼此的過客。到頭來,童年之所以令人想念,恰恰在於足夠遙遠,還能保有某種程度的真實。
#3《A.I.人工智慧》
把愛編碼,接著寫入金屬的軀殼裡,被人視為贗品的仿生品,就能獲得一顆炙熱的心嗎?還是說,也有可能由愛生恨?假若皮諾丘的願望是變成男孩,機器人的誕生,作為想像力的產物,終極命運究竟是代勞主人的工具?或是人類的另一種可能性?直到世界毀滅,所謂解答,僅能透過故事沙盤推演。
#4《王牌冤家》
當心被撕裂,要是能按下一個鈕,直接沖掉那些有關於思念與懊悔的記憶,該有多好。然而,即便清除了傷痛,悸動也無法退貨。假如相逢、相愛,始終是一場過於迷人的邂逅,我們只能一錯再錯。學不會教訓,正是愛情最為殘酷但又浪漫之處。作為信徒也好,囚徒也罷,暈船了,就是一路搖搖擺擺。
#5《單身動物園》
單身即有罪,活該被流放、被剝奪?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害怕落單,病態地追逐苛薄的同一性,選擇了婚姻,竟等於不能擁抱自己。相反地,選擇自由就得忍受一輩子的孤獨,甚至變形。分裂的世界,到底完整誰的幸福?拖著發炎的身心,我們如蟻如蛾也如蜂,忙著在他人的認同裡勞動。
#6《游牧人生》
當緣份隨著時間緩緩剝落,腦海裡的記憶,依然沾黏著令人懷念的氣味,輕輕吸上一口,就能逼出眼淚。面對失落,人的沈痛,不僅在於失去慾望的對象,更在於失去停留的根本依據。那場跟著死亡一起降下的大霧,吹不散,理還亂,只好繼續流浪,想辦法在朦朧的際遇中,一片又一片,拼出未來的輪廓。
#7《家庭休止符》
大膽採用絮亂遞進的敘事,以便扣合失落之人的內在風暴,再搭配交融的對白,精準呈現創傷所引發的虛實混淆感,使人心疼且心碎。
#8《黑暗騎士》
聚焦於遁入夜色的私刑者,作品除了打破「善有善報」的因果框架,更也為超凡意志打造一身血肉之軀,藉此勾勒英雄的孤獨與疼痛,多麼蒼涼。
#9《燃燒女子的畫像》
恰如其分的符號安排,不造作也不喧囂,賦予不被世界承認的深邃凝視一份足以穿透教條的銳利與底氣。
#10《寄生上流》
氣味、階梯再加上一場大雨,騙局終究無法兌現芬芳。爬得越高,摔得也越重,可說是濃縮了整個拋世代的哀愁。
結語
綜上則為本人投下的十部作品,想當然還有許多遺珠,不管是李安的《色戒》、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系列作品,或是轟動全球的《你的名字》,皆是心頭好,但榜單總是有捨才有得。即便影評人的定義因人而異,也不敢說誰比誰專業,觀影總量同樣非常有限。儘管如此,這份榜單,無疑是深愛電影的人們,幾經掙扎後所共同繪製出的電影光譜,就算不夠完整,仍舊真摯、誠懇。
綜合社會工作、諮商心理、哲學辨識相關專業,抽絲剝繭,窺探影像世界的內涵議題與心理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