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羅興亞人因其悲慘的遭遇,而成為目前被受關注的新聞焦點。緬甸軍方對其無情的鎮壓,不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的少數民族之一,迫使羅興亞人出逃到鄰近的孟加拉,或漂洋過海到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尼。但為什麼緬甸對羅興亞人會如此無情,連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都選擇在這個議題上保持沉默,這背後其實有一段非常複雜、難以論斷誰是誰非的歷史因素。 從失去了家園、又腹背受敵的若開族人,到目前緬甸最為強勢、但也最想擺脫殖民傷痕的緬族人;從知名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父親蘭道夫.邱吉爾(Randolph Churchill),到當時進佔越南與寮國,並想要在中南半島大展拳腳的法國人;從覆滅的阿拉坎王國,到帶給英國極大商業利益的英屬印度,這些所有在18、19世紀相繼登場的事件與人物們,都有意或無心地導致了今日這難解的羅興亞難民危機。 話說從頭,今日居住於緬甸若開邦的若開族人,舊稱為阿拉坎人,過去曾在若開邦地區建立過輝煌的阿拉坎王國(Arakan),但隨著緬甸貢榜王朝的不斷擴張,阿拉坎王國於西元1784年覆滅,遭緬甸併吞。若開族人滅國後,受到以緬族為主的貢榜王朝迫害與文化侵略,大量緬族人以征服者之姿佔領當時的阿拉坎王國舊地,也就是今日的若開邦地區,讓許多若開族人失去家園、流離失所。 而當時國力強盛的貢榜王朝並不以此為滿足,還繼續向西侵略屬於大印度的阿薩姆邦與曼尼普爾邦等地區,但當時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早已實質控制了大印度地區,並且也覬覦著阿薩姆邦與曼尼普爾邦,甚至是緊鄰孟加拉的若開邦等地,而這也埋下了第一次英緬戰爭的導火線。 第一次英緬戰爭是場非常血腥的戰爭,英國為了化解緬甸不斷西侵的壓力並佔領更多的土地,決心出兵與緬甸一戰。戰事在1824年爆發,雙方激戰兩年,最後由英國慘勝,英印聯軍付出上萬名士兵死亡的代價後,終於逼使緬甸屈服,同意展開和談。緬甸除了賠款外,還割讓了原先佔領的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與若開邦等地區。 若開邦在落入英國手中後,若開族人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而改善,因為在那個年代,是以經濟掠奪為主要殖民目的,而英國也不例外。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孟加拉時,就曾因此導致大規模飢荒,使數百萬人死亡,若開邦成為英國殖民地以後的情況可想而知。英國為了掠奪若開邦的資源並維持當地秩序,開始從鄰近的孟加拉地區招募穆斯林勞工、農夫與低階管理人員,移民到若開邦參與各種建設。 在若開族人的眼中,這些移民而來的孟加拉穆斯林,就是協助英國人剝削他們的幫手。當英國人進一步開發、掠奪與建設若開邦時,又有更多的若開族人被驅離而失去家園,而這些從孟加拉來的穆斯林移民,就居住在原來若開族人的家園與土地上,當然就造成了若開族人與孟加拉穆斯林之間的緊張關係。 這些孟加拉來的穆斯林就是今日羅興亞人的前身,這樣的緊張關係在未來將進一步惡化,因為英國並不以佔領若開邦鄰近地區而滿足,將在接下來一連串的蠶食鯨吞中,漸漸擴大英國在緬甸的勢力範圍,而這讓忍無可忍的緬甸在1852年與英國爆發了第二次英緬戰爭。這一次國力已大不如前的緬甸兵敗如山倒,當時還未成為舊緬甸首都的仰光很快淪陷,遭英印聯軍佔領,被掠奪一空。最後緬甸被迫割讓了若開邦旁邊的勃固省給英國,至此整個緬甸南部地區已全部落入英國人手中,英國人並將這個地區統稱為下緬甸。 在第二次英緬戰爭結束後,已控制整個下緬甸的英國需要更多人來協助管理新征服的領土,於是大批印度人被招募到下緬甸工作,與若開邦只有一線之隔的孟加拉有更多貧困的穆斯林想到新天地碰碰運氣,於是大批擁入若開邦,這讓若開族人的生活空間更受壓迫。在此同時,已經佔領越南與寮國的法國也積極想要擴展其勢力,其目標是想要經上緬甸打開一條通往中國西南地區的貿易路線。因為法國人認為中國西南內陸地區的人口眾多,是過去世界各國與中國進行海上貿易時所不能抵達的地區,是一塊未開發的貿易寶地。 而英雄所見略同,遠在英國的蘭道夫.邱吉爾也持一樣的看法,他就是後來知名的英國政治家溫斯頓.邱吉爾的父親。他在1885年就任英國印度事務大臣時才三十幾歲,正值年輕氣盛,力主英國絕不可以落後於法國,應該立即出兵攻打上緬甸,奪得通往中國西南內陸地區的貿易路線,而這將引爆第三次英緬戰爭,使全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也讓羅興亞人與緬甸各民族結下不共戴天之仇。 封面圖片: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