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記憶

2017/12/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紐約總能成為導演和藝術家雙手奉上情書的對象,無論新城或舊區,各個角落都能嗅到故事發生的預兆。儘管流淌著二十年代摩登印跡的大樓互相擠壓上升,晝夜更替仍舊把整座城市暈染得如情人般迷人,位於百老匯大道和Bowery街交界處的聯合廣場是一個具有復合功能的公園廣場。

 

廣場不算大,被參差錯落的老建築重重包圍。常有黑人依靠椅背,目光渙散地等待下棋賺錢,或是小攤販們兜售鬼畫符一樣的書法作品。這裏每周舉辦農夫集市,沾著泥土的蔬菜新鮮可愛,吸引一眾紐約客。廣場亦是特定集會活動偏好的場所,熱鬧常常持續到天黑。而攝影藝術家T.J.Wilcox的工作室就在這樣一個煙火人間。

 

Wilcox在西雅圖出生,1983年搬到紐約。他毫不掩飾對紐約的情感:「我像孩童一般愛上了紐約,紐約意味著我的一切。」

 

Wilcox的工作室在一棟復式小樓裏,他形容小樓是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早期滴畫的風格。爬上私人樓梯,樓頂有絕佳的視野,曼哈頓島上幾大地標都不會錯過:帝國大廈、雙子大樓原址、白色鐘樓。這些建築散漫孤立地穿插在城市的梯田裏,形成豐富的層次感。沿著如網格一般的街道遠望,場景交替,每個街角都像特殊的字符,記錄每天發生的情節。

 

當Wilcox第一次來到頂樓時,立刻被四面排山倒海的景象淹沒,他用了一個詞來形容這棟孤立小房子的秘密屋頂——蠱惑。2012年9月,Wilcox在頂樓架設環景攝影機,360度記錄每天的日升日落與城市變化。他這麽做的原因當然並不僅僅是想拍攝「全景模式」下的紐約,更是為了向十九世紀晚期,電影歷史上初現的環繞拍攝和全景呈現手法致敬。

 

在歷時一年的準備之後,2013年9月,他在惠特尼博物館二樓舉辦最新影象個展「在空中」,呈現了以鳥瞰視角捕捉全城肌理的影片。

 

T. J. Wilcox (b. 1965),圖片來源:whitney.org

 

這是Wilcox首次在惠特尼博物館占用一整層的個人展覽。展覽現場懸掛著由十塊幕布拼接而成的8英尺高,直徑35英尺的環形巨幕。觀眾走進幕布,即被加速後的紐約街景包裹。圖象無聲而快速地變化著,光影在建築上迂回踱步,這座浮城在天光雲影徘徊之間巧妙地維持著動態的靜謐。爵士時代的建築群與不斷更新的朝陽落日組成了這座城市的脈絡。人們未必能清晰地感知細微的變化,但這樣的狀態確實存在,也需要被證明。

 

但作品不僅僅停留在此,在半個小時的影片裏,穿插著六部發生在紐約的記錄短片。內容包括1963年安迪沃荷(Andy Warhol)在教皇保羅六世車隊經過時,在工廠頂樓放飛銀色聚酯薄膜氣球;30年代初關於飛艇登陸帝國大廈的美好想象;葛洛麗亞·範德比爾特(Gloria Vanderbilt )戲劇化的一生;時尚插畫家安東尼·奧洛佩斯(Antonio Lopez-Garcia)用寶麗來相機拍攝年輕男人的故事;電梯維修工約翰·維拉對著在建的世貿中心新大樓回憶911;由Wilcox本人拍攝的曼哈頓懸日奇景。每隔一分鐘,短片在其中一塊幕布播放,故事發生背景正是幕布所在區域的某個街景,過去與現在的對照百感交集。

 

T. J. Wilcox (b. 1965),圖片來源:whitney.org

 

環形的幕布像一條坐標軸,觀眾被隨機地置放在某個時間點,這條坐標軸將每個人接合。新與舊展開重疊卻不沖突的言談,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營造了層層雲霧。不同程度的時光被拼貼在一起,令人產生代入感——一邊觀察此刻的世間百態,一邊回顧全城的成長經驗。

 

最後一個短片播完,畫面歸於完整。暮色四合,璀璨的曼哈頓燈火明滅,幕布上肯尼迪機場方向不斷有密集的光點如星辰般飛速滑過,那是夜行的航班。 一天被凝固成一刻,一生只消一天。三十分鐘似乎並不能講完故事,Wilcox把關於浮城的結局和想象留給觀者。

    丁寧
    丁寧
    南京大學中文系,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藝術、美食評論撰稿人,目前擔任新媒體藝術平臺SCREEN I介面的創意總監,定居上海。我的另一個身份是好吃鬼,愛在廚房裡舞刀弄槍,2016年成立了手工果醬品牌Jar+,販售由當季小農食材制作的質樸美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