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人間的好奇筆記 :大衛霍克尼個人回顧展

更新於 2018/02/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了慶祝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八十歲生日,泰特美術館、蓬皮杜藝術中心與大都會博物館在今年聯合舉辦了為期半年的巡回回顧展。展覽以藝術家不同時期的創作主題為脈絡,涵蓋版畫、繪畫、攝影、雕刻、影像裝置等多種媒介。除了「複合試驗」、「加州時期」、「雙人肖像」、「泳池」等多個代表性階段,展覽還包括了藝術家近年使用現代科技媒介創作的繪畫與電子影像,代表畫作A Bigger Splash、Mr and Mrs Clark and Percy及動態錄像The Four Seasons等悉數呈現。

 

raw-image

 

大衛·霍克尼於1937年出生在英國布萊德福,16歲進入布萊德福藝術學院,從歐洲傳統寫實繪畫起步,專攻寫生素描和腐蝕版畫。五零年代,波普藝術興盛,他創作於1954年的自畫像使用了當時最流行的拼貼手法,人物表情一本正經帶點倔強,衣著髮型透露出不羈的時髦品味和超前的雅痞感。

 

1959年,霍克尼進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接觸到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詩歌,又深受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和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影響,他開始更關註人物與情感的具象表達,畫作也從反叛無序的抽象表現主義,轉向活潑可親的自然主義風格。

 

1964年,霍克尼移居美國西岸,加州的陽光和享樂主義為他的創作注入了明快的色彩與更個人化的情結。他買下一台拍立得SX-70,寫實主義的畫面也因為攝影角度的加入,得以兼顧物體的運動、時間的流動與相對靜止的內部視角。簡單來說,他像是用兒童塗鴉般的定格動畫手法敘述某一情節——有時背景被虛化,只抓取人物的特定姿態,以誇張趣致的陳設制造氛圍;有時主角被徹底隱去,波光晃動的水面與棕櫚樹的陰影暗示曖昧微妙的人物動態,成為一種別樣的情欲書寫方式。

 

當時正值極簡藝術和色域畫興盛時期,霍克尼也有意在畫作中放入建築立面與幾何式的齊整草坪作為反叛的回應。在這些敘事作品裏,很難發現克難而焦慮的情緒,或類似聖徒般的英雄美德。霍克尼用柔和妥帖的色彩,簡潔的構圖制造出夢境般的生活場景,就連悲傷和躑躅都是明艷爛漫、令人心動的。

 

八十年代開始,霍克尼嘗試用照相機、傳真機、影印機甚至電子刨筆刀創作拼貼畫。他認為「照片看到的是表面,繪畫展示的是空間,空間比表面要神秘。」 在1980年的畫作Nichols Canyon,他用等角透視營造出連貫的山路景觀,令觀者視野在交疊遞進的畫面裏得以拓展。六年後,他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看到《乾隆南巡圖》時,才發覺這樣移步換景的創作手法與清代宮廷畫家們慣用的散點透視如出一轍。

 

進入數字時代,這位年過七旬,永遠亮襪子紅領帶的老爺爺依舊勇猛而勤奮地創作。令人驚喜的是,這次的畫布是iPhone。2010年,他又興致勃勃捧起剛上市兩個月的iPad。這個大玩具在他看來優點多多:背光屏幕可以在黑暗中照樣作畫,色彩庫裏擁有傳統油彩無法替代的足量「新顏色」,放大畫作至600倍也無損清晰度,而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存儲功能,卻恰好能記錄下一件作品從無到有的全部階段。

 

在近年的新作品裏,植物開始取代人物,成為霍克尼鐘愛的描繪對象。那些糾纏冗雜的生長線條,參差簇擁造就的迷人幾何感再度啟發了他對於光與空間的感知。信步鄉野時,霍克尼有意識地使用視覺記憶去擷取每件物體的起勢與走向。與定點環視的全景圖不同,他將自己這種視角形容為「一邊走,一邊停下來拍」,用最古老的觀察儀器——眼睛代替攝像頭,用記憶代替照片庫,再回歸到畫布,進行下一步的剪輯拼貼。

 

在2015年的畫作Garden,池邊小屋被色彩搶眼的絳紫花叢與粉綠森林熱情包圍,孩童般的稚拙筆觸帶有法國畫家勞爾·杜飛(Raoul Dufy)式的海派悅目,組成了悉心構築的多維浪漫空間。

 

面對「繪畫已死」的詰問,大衛·霍克尼老神在在,用隨手可得的綜合材料,電子屏幕下的流暢筆觸,搖晃擺動的鏡頭,展開一幅幅神秘、悠哉、充滿活力的波西米亞式記憶地圖,暗示我們繪畫的本源「眼、心、手」是無法被遺棄的。這位巨蟹座的藝術家,總是持續從自然、家、愛人互動中產生敏感與共情,你很少在他的畫裏讀到時代轟隆的悲切力量,或是理智主導的平衡秩序。更多的,是充沛溫情的心思與不失波瀾的想像,當然,還有恰到好處的狡黠。

 

在長達六十餘年的創作生命裏,他始終關心個人如何再進一步觀看這個世界,以及在二維平面上盡可能覆現更多的細節。當我們習慣用固定的立場去探聽、觀看、進入某個平凡無味甚至令人懊喪的場景時,他的作品裏總有新鮮迷人的美感情致,彷彿那些對世間聲色的好奇與偏愛永遠不會止歇。

 


封面照片:flickr

avatar-img
3會員
6內容數
<p>飲食和藝術,看似有著入世和出世之間的遙遠距離,卻皆是令我感動與勇敢的來源。酸甜苦辣、夢境現實,都是對生命的體認,鼓勵身而為人的自由——我們可以自由地在夜裏大吃,自由地痛哭喪氣,自由地出走冒險,自由地製造回憶,自由地愛很多很多人。</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丁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這裏不是富人的俱樂部,沒有聽演奏會的拘束,背後的冰櫃裏是滿滿的免費啤酒,啤酒配古典樂,多麽德國。在這座擁有三個歌劇院、兩個大型音樂廳、八個專業樂團的城市,柏林人重覆敘述著對古典樂的熱愛。</p>
<p>Bonnie Slotnick是個年過五十但充滿文青氣息的短髮阿姨。她小時候一心想當商業藝術家,大學就讀帕森斯設計學院的時裝插畫系。誰知學校圖書館的工讀生經歷令她的興趣莫名轉向書籍,在烹飪圖書出版行業一做就是十多年。</p>
<p>談起宜蘭的交疊海風帶來小而軟的葉苗、東方美人被蟲蛀後促生的防禦素所帶來的別致風味,以及北回歸線上適宜種植的風土等如數家珍,總讓我覺得回到了溫情的台灣、回到了濕潤的宜興。</p>
<p>這裏不是富人的俱樂部,沒有聽演奏會的拘束,背後的冰櫃裏是滿滿的免費啤酒,啤酒配古典樂,多麽德國。在這座擁有三個歌劇院、兩個大型音樂廳、八個專業樂團的城市,柏林人重覆敘述著對古典樂的熱愛。</p>
<p>Bonnie Slotnick是個年過五十但充滿文青氣息的短髮阿姨。她小時候一心想當商業藝術家,大學就讀帕森斯設計學院的時裝插畫系。誰知學校圖書館的工讀生經歷令她的興趣莫名轉向書籍,在烹飪圖書出版行業一做就是十多年。</p>
<p>談起宜蘭的交疊海風帶來小而軟的葉苗、東方美人被蟲蛀後促生的防禦素所帶來的別致風味,以及北回歸線上適宜種植的風土等如數家珍,總讓我覺得回到了溫情的台灣、回到了濕潤的宜興。</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教育不發達的年代,代筆並不罕見,窮酸文人在街頭擺張桌子,收取微薄費用,幫人念信、回信。惟如今教育普及、通訊發達,照理代筆這個行業早已走入歷史。不過,發生在鐮倉的《山茶文具店》,是個新時代的代筆者故事,情節清淡如水卻餘韻不絕,值得一讀。 年輕女孩波波,因故在外國流浪,由於長輩先後離世,決定獨自經營外
Thumbnail
終於等到店長出場了,不過這次的工作內容看來,更像是請一群人玩一場大掃除遊戲。 我開始意識到,這是個前所未有的打工,我也肯定,其他的二手書店工作內容也不會如此。換句話說,其實我是個能看到奇觀的幸運之人。(是嗎?
Thumbnail
立下關懷大眾的生命目標。要把眼光放大、心胸放寬,為整體大眾設想考量。假使有這種人生觀,就會享受到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生命的光和熱。
Thumbnail
取代的過程其實非常漫長,在新典範逐漸完善之前,舊典範仍會支撐整個科學社群,使之不崩潰;直到新典範完善以後,他會直接完全取代掉舊典範,此時感受到的是突然的轉變,而非一步步由舊汰換至新。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教育不發達的年代,代筆並不罕見,窮酸文人在街頭擺張桌子,收取微薄費用,幫人念信、回信。惟如今教育普及、通訊發達,照理代筆這個行業早已走入歷史。不過,發生在鐮倉的《山茶文具店》,是個新時代的代筆者故事,情節清淡如水卻餘韻不絕,值得一讀。 年輕女孩波波,因故在外國流浪,由於長輩先後離世,決定獨自經營外
Thumbnail
終於等到店長出場了,不過這次的工作內容看來,更像是請一群人玩一場大掃除遊戲。 我開始意識到,這是個前所未有的打工,我也肯定,其他的二手書店工作內容也不會如此。換句話說,其實我是個能看到奇觀的幸運之人。(是嗎?
Thumbnail
立下關懷大眾的生命目標。要把眼光放大、心胸放寬,為整體大眾設想考量。假使有這種人生觀,就會享受到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生命的光和熱。
Thumbnail
取代的過程其實非常漫長,在新典範逐漸完善之前,舊典範仍會支撐整個科學社群,使之不崩潰;直到新典範完善以後,他會直接完全取代掉舊典範,此時感受到的是突然的轉變,而非一步步由舊汰換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