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那個沒什麼人願意花錢買票看國片的年代,我曾經問過身邊一個朋友,你為什麼不愛看台灣電影?他當時給出的答案很有趣。他提到:「一張電影票固定就是兩百多塊,每看一部電影,就等於投下一張贊成票。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自然是選擇更好的品質,更棒的題材囉。」言下之意彷彿是說,若將全球的電影比喻為一個3C賣場,台灣電影就是他心目中那個永不考慮的品牌。這個答案縱使偏激了些,但不失為一個誠實的答案。轉眼間,台灣電影嗑嗑碰碰的也走過了好幾個年頭。而談到現今台灣電影的衰落或崛起,皆可由一部作品作為時間上的分水嶺:《海角七號》。
時至今日,不論是從戲院或電視,台灣至少一半以上的觀眾都看過《海角七號》了吧?這部作品由魏德聖執導,耗資五千萬新台幣,在當年締造了國片票房上一個不可能的成長曲線,隨之而來的,是毀譽參半的評價。作為一個深愛台灣電影的觀影人,當時看了侯孝賢導演在預告中的短短一席話,便毅然決然的訂了首映票。我一向認為,尚未被群眾效應影響的觀影體驗是最準的。當時看完後,抱著滿足的心情回家,同時猜想著這部電影頂多不出一週就會下檔。誰會想得到,我們正在見證國片影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誕生?如今,侯孝賢在預告片說的那句話與其說是鼓勵,現在想起來根本是預言。侯孝賢說:「這部電影非常好看!而且有機會把整個國片市場拉起來。」
《海角七號》有把國片市場拉起來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這艘在劇中載走了滿滿日本人的郵輪,在現實生活中卻載回了滿滿的資金挹注——國片市場迎向闊別已久的朝氣與榮景!《海角》的成功,讓片商和投資方重新審視了台灣電影市場的可能性,也為長期低迷的電影圈注入新的暖流。《海角》後的隔年(2009),在電影院排定檔期公播的台灣電影大幅增加。這對國片來說實屬難得。因為在此之前的台灣電影受票房影響,許多拍好了的片子,戲院未必肯挪出合適的檔期。拜《海角》之賜,台灣電影開始在戲院展露頭角。2009年誕生的台灣電影,有演藝明星集結的《愛到底》、挑戰血腥驚悚題材的《絕命派對》、體察青少年對成長徬徨的《帶我去遠方》,還有砸了五億預算的兩岸合資電影《刺陵》——這些電影的拍攝與製作或許早在《海角》之前,不過無疑是搭上了一趟免費的順風車。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出現了一部以全黑白拍攝,橫掃台北電影節、金馬獎,以及國內外影展的作品。那就是由戴立忍編劇、執導的《不能沒有你》。如果說《海角七號》證明了看似簡單的故事只要說得動聽也能成功;《不能沒有你》則是證明了看似嚴肅的社會議題,只要說得真摯一樣能殺出一條血路。
然而天不假年(好冷門的成語),這波跟著《海角七號》熱潮而生的國片新風潮,似乎也擺脫不了跟《海角》一樣毀譽參半的宿命。2008年後,出產的台灣電影數量雖多,品質卻良莠不齊。諷刺的是,電影的好壞未必和票房有直截的影響。舉例來說,與《海角七號》同年上映,由挪威籍台灣導演劉漢威執導,台灣/瑞典首度合拍的《霓虹心》就是一部堪為佳作的電影小品。劇中巧妙地描寫了一名失婚的瑞典媽媽,為了挽救與兒子疏離的情感,不情願地踏上他們的台灣之旅。其中對於台灣社會氛圍的觀察、城市中人與人隱藏的孤寂,以及母子間的矛盾關係,都做了不錯的詮釋,很可惜當年這部電影在台灣近乎無人問津。而2010年,由台灣導演蕭雅全編劇、執導的《第36個故事》,以新鮮的以物易物為主題,透過半紀錄片的方式,傳遞出各形各色人們對不同價值觀產生的有趣思維,也算是相當發人深省的迷人作品。然而同樣可惜的是,即便該作找來影后桂綸鎂和新生代演員林辰唏主演,這部電影至今依舊許多人連聽都不曾聽過。
榮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第36個故事》劇照(取自金馬官網)
2011年八月,另一部締造台灣不可能的票房奇蹟電影再度出現——《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片以僅僅五千萬的預算拍攝,卻在全亞洲匯集了十二億新台幣的票房,成為《海角七號》後,又一跌破眾人眼鏡的作品。在《那些年》之後,電影的投資方彷彿抓住了觀眾的胃口,認為只要電影具備某些類似元素,便自然能成為高票房的電影保證。無可避免地,台灣電影市場掀起一波以商業掛帥的跟風熱潮。這波熱潮誕育了許多具備相同元素的電影。然而產量一多,若非真金終究敵不過火煉。那些千篇一律的作品看多了,觀眾終究會察覺自己被擺了一道。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海報(取自YouTube)
除了各類不求突破的商業電影問世,降低了觀眾剛被培育起對台灣電影的信心。雪上加霜的,還有電視的電影化——電視電影化,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在台灣還未出現成功案例。《犀利人妻》電視劇的成功,伴隨而來的是觀眾引頸企盼的電影版。然而當觀眾進了戲院看到一部毫無誠意、雜亂無章的續集時,倒寧可希望這部片停留在電視就好。《痞子英雄》是另一個例子。第一部電影版花了比過去24集電視劇加起來更高的總預算,力邀黃渤這個表演鬼才,勉強才創造出半好半壞的局面以及還過得去的票房。到了第二部電影版時,已經儼然將《痞子英雄》中,黑白勢力分庭抗衡又互相滲透的中心思想拋諸腦後,成為一部有趙又廷參與的爆破紀錄片。當年《我可能不會愛你》造成巨大迴響時,也曾傳出要拍電影版,感謝命運並沒有讓這件事實現。
榮獲51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行動代號孫中山》劇照(取自金馬影展官網)
紙短情長,稍稍淺談了台灣數年來的電影進程,若要論斷國片在海角奇蹟之後,究竟是成長、衰退,抑或是停滯,實在很難一言以蔽之。回到2018年的今天,正如開頭朋友所說的那句話——是什麼造就了我們的國片市場?——台灣電影看似大幅度地成長了,實情卻並沒有想像中的樂觀。成長的永遠只是商業電影,相較於更著重品味與人文氣息的細膩電影,台灣市場依舊是塊荒原。因此,當《海角》的光環褪去,當所有小情小愛以及低成本的賀歲電影不再禁得起時間考驗,我們的市場將會剩下什麼樣的台灣電影?台灣不乏優秀與創意十足的電影人,然而好的作品是必須練習的。倘若觀眾不願意買賬陪伴其他更多元的國片成長,當國片市場被單一小情小愛或低俗類型片攻佔時,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指責市場的墮落?每當我們購買一張電影票時,其實是在向市場機制投下一張贊成票。商業很好,娛樂很好,我們的生活也都需要這些。卻不能只有這些。
本文同步刊載於:偏激茶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https://movie.yam.com/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傳送門: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