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海角七號之後,台灣電影的愛恨情仇。</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很久以前,在那個沒什麼人願意花錢買票看國片的年代,我曾經問過身邊一個朋友,你為什麼不愛看台灣電影?他當時給出的答案很有趣。他提到:「一張電影票固定就是兩百多塊,每看一部電影,就等於投下一張贊成票。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自然是選擇更好的品質,更棒的題材囉。」言下之意彷彿是說,若將全球的電影比喻為一個3C賣場,台灣電影就是他心目中那個永不考慮的品牌。這個答案縱使偏激了些,但不失為一個誠實的答案。轉眼間,台灣電影嗑嗑碰碰的也走過了好幾個年頭。而談到現今台灣電影的衰落或崛起,皆可由一部作品作為時間上的分水嶺:《海角七號》。

raw-image

  時至今日,不論是從戲院或電視,台灣至少一半以上的觀眾都看過《海角七號》了吧?這部作品由魏德聖執導,耗資五千萬新台幣,在當年締造了國片票房上一個不可能的成長曲線,隨之而來的,是毀譽參半的評價。作為一個深愛台灣電影的觀影人,當時看了侯孝賢導演在預告中的短短一席話,便毅然決然的訂了首映票。我一向認為,尚未被群眾效應影響的觀影體驗是最準的。當時看完後,抱著滿足的心情回家,同時猜想著這部電影頂多不出一週就會下檔。誰會想得到,我們正在見證國片影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誕生?如今,侯孝賢在預告片說的那句話與其說是鼓勵,現在想起來根本是預言。侯孝賢說:「這部電影非常好看!而且有機會把整個國片市場拉起來。」

raw-image

  《海角七號》有把國片市場拉起來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這艘在劇中載走了滿滿日本人的郵輪,在現實生活中卻載回了滿滿的資金挹注——國片市場迎向闊別已久的朝氣與榮景!《海角》的成功,讓片商和投資方重新審視了台灣電影市場的可能性,也為長期低迷的電影圈注入新的暖流。《海角》後的隔年(2009),在電影院排定檔期公播的台灣電影大幅增加。這對國片來說實屬難得。因為在此之前的台灣電影受票房影響,許多拍好了的片子,戲院未必肯挪出合適的檔期。拜《海角》之賜,台灣電影開始在戲院展露頭角。2009年誕生的台灣電影,有演藝明星集結的《愛到底》、挑戰血腥驚悚題材的《絕命派對》、體察青少年對成長徬徨的《帶我去遠方》,還有砸了五億預算的兩岸合資電影《刺陵》——這些電影的拍攝與製作或許早在《海角》之前,不過無疑是搭上了一趟免費的順風車。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出現了一部以全黑白拍攝,橫掃台北電影節、金馬獎,以及國內外影展的作品。那就是由戴立忍編劇、執導的《不能沒有你》。如果說《海角七號》證明了看似簡單的故事只要說得動聽也能成功;《不能沒有你》則是證明了看似嚴肅的社會議題,只要說得真摯一樣能殺出一條血路。

raw-image

  然而天不假年(好冷門的成語),這波跟著《海角七號》熱潮而生的國片新風潮,似乎也擺脫不了跟《海角》一樣毀譽參半的宿命。2008年後,出產的台灣電影數量雖多,品質卻良莠不齊。諷刺的是,電影的好壞未必和票房有直截的影響。舉例來說,與《海角七號》同年上映,由挪威籍台灣導演劉漢威執導,台灣/瑞典首度合拍的《霓虹心》就是一部堪為佳作的電影小品。劇中巧妙地描寫了一名失婚的瑞典媽媽,為了挽救與兒子疏離的情感,不情願地踏上他們的台灣之旅。其中對於台灣社會氛圍的觀察、城市中人與人隱藏的孤寂,以及母子間的矛盾關係,都做了不錯的詮釋,很可惜當年這部電影在台灣近乎無人問津。而2010年,由台灣導演蕭雅全編劇、執導的《第36個故事》,以新鮮的以物易物為主題,透過半紀錄片的方式,傳遞出各形各色人們對不同價值觀產生的有趣思維,也算是相當發人深省的迷人作品。然而同樣可惜的是,即便該作找來影后桂綸鎂和新生代演員林辰唏主演,這部電影至今依舊許多人連聽都不曾聽過。

raw-image

  2011年八月,另一部締造台灣不可能的票房奇蹟電影再度出現——《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片以僅僅五千萬的預算拍攝,卻在全亞洲匯集了十二億新台幣的票房,成為《海角七號》後,又一跌破眾人眼鏡的作品。在《那些年》之後,電影的投資方彷彿抓住了觀眾的胃口,認為只要電影具備某些類似元素,便自然能成為高票房的電影保證。無可避免地,台灣電影市場掀起一波以商業掛帥的跟風熱潮。這波熱潮誕育了許多具備相同元素的電影。然而產量一多,若非真金終究敵不過火煉。那些千篇一律的作品看多了,觀眾終究會察覺自己被擺了一道。

raw-image

  除了各類不求突破的商業電影問世,降低了觀眾剛被培育起對台灣電影的信心。雪上加霜的,還有電視的電影化——電視電影化,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在台灣還未出現成功案例。《犀利人妻》電視劇的成功,伴隨而來的是觀眾引頸企盼的電影版。然而當觀眾進了戲院看到一部毫無誠意、雜亂無章的續集時,倒寧可希望這部片停留在電視就好。《痞子英雄》是另一個例子。第一部電影版花了比過去24集電視劇加起來更高的總預算,力邀黃渤這個表演鬼才,勉強才創造出半好半壞的局面以及還過得去的票房。到了第二部電影版時,已經儼然將《痞子英雄》中,黑白勢力分庭抗衡又互相滲透的中心思想拋諸腦後,成為一部有趙又廷參與的爆破紀錄片。當年《我可能不會愛你》造成巨大迴響時,也曾傳出要拍電影版,感謝命運並沒有讓這件事實現。

raw-image

  紙短情長,稍稍淺談了台灣數年來的電影進程,若要論斷國片在海角奇蹟之後,究竟是成長、衰退,抑或是停滯,實在很難一言以蔽之。回到2018年的今天,正如開頭朋友所說的那句話——是什麼造就了我們的國片市場?——台灣電影看似大幅度地成長了,實情卻並沒有想像中的樂觀。成長的永遠只是商業電影,相較於更著重品味與人文氣息的細膩電影,台灣市場依舊是塊荒原。因此,當《海角》的光環褪去,當所有小情小愛以及低成本的賀歲電影不再禁得起時間考驗,我們的市場將會剩下什麼樣的台灣電影?台灣不乏優秀與創意十足的電影人,然而好的作品是必須練習的。倘若觀眾不願意買賬陪伴其他更多元的國片成長,當國片市場被單一小情小愛或低俗類型片攻佔時,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指責市場的墮落?每當我們購買一張電影票時,其實是在向市場機制投下一張贊成票。商業很好,娛樂很好,我們的生活也都需要這些。卻不能只有這些。

本文同步刊載於:偏激茶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https://movie.yam.com/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傳送門:點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肖恩的沙龍
5會員
6內容數
肖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1/24
成長最難以割捨的部分,就在於告別。與童年生活告別,與所愛之人告別,與那個即將成為大人的自己告別。
Thumbnail
2019/01/24
成長最難以割捨的部分,就在於告別。與童年生活告別,與所愛之人告別,與那個即將成為大人的自己告別。
Thumbnail
2018/08/23
《范保德》就像一只歷盡滄桑的精緻古董杯。它雖帶著陳舊的傷感,卻處處都是耐人尋思的細節。它談父與子、談戰後台灣、談命運、談自我和解。最重要的,它談選擇。選擇深情與無情的代價;也選擇我們與遺憾告別的方式。
Thumbnail
2018/08/23
《范保德》就像一只歷盡滄桑的精緻古董杯。它雖帶著陳舊的傷感,卻處處都是耐人尋思的細節。它談父與子、談戰後台灣、談命運、談自我和解。最重要的,它談選擇。選擇深情與無情的代價;也選擇我們與遺憾告別的方式。
Thumbnail
2018/07/25
「我的孩子很乖,他一定是被同學帶壞的。」這是父母處理孩子麻煩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更被廣大網友拿來戲稱許多社會新聞案件的父母嘴臉。但其實,「我的孩子很乖」透露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其實根本不了解我的孩子」。
Thumbnail
2018/07/25
「我的孩子很乖,他一定是被同學帶壞的。」這是父母處理孩子麻煩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更被廣大網友拿來戲稱許多社會新聞案件的父母嘴臉。但其實,「我的孩子很乖」透露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其實根本不了解我的孩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08年那一片有山有海的國境之南,訴說一場隱含在7封情書的60年情意。 17年後的今天,這部經典的台灣電影是時候重新打開來看看了。
Thumbnail
2008年那一片有山有海的國境之南,訴說一場隱含在7封情書的60年情意。 17年後的今天,這部經典的台灣電影是時候重新打開來看看了。
Thumbnail
台灣有魏德聖真好 《海角七號》 帶給無數台灣人 滿滿的感動與共同的回憶 《賽德克·巴萊》 讓我們相信 台灣也能拍出史詩級的電影作品 也讓許多人想要去進一步認識 這塊土地上過去所發生的重要事件與文化 《KANO》 讓棒球對台灣人而言 有了更不同層次的意義與記憶 《BIG》 將原本只會有悲傷的兒癌議題
Thumbnail
台灣有魏德聖真好 《海角七號》 帶給無數台灣人 滿滿的感動與共同的回憶 《賽德克·巴萊》 讓我們相信 台灣也能拍出史詩級的電影作品 也讓許多人想要去進一步認識 這塊土地上過去所發生的重要事件與文化 《KANO》 讓棒球對台灣人而言 有了更不同層次的意義與記憶 《BIG》 將原本只會有悲傷的兒癌議題
Thumbnail
假如翻開電影史,可以發現,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驕傲與輝煌。挺過末日預言的千禧後電影,不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受惠於網路世代降臨,藉由各種視窗,乘著光影,將專屬 21 世紀的難題跟觸動送往觀眾心底 。本文,則將聚焦分享因應「21世紀百大電影」活動所投下的十部佳作!
Thumbnail
假如翻開電影史,可以發現,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驕傲與輝煌。挺過末日預言的千禧後電影,不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受惠於網路世代降臨,藉由各種視窗,乘著光影,將專屬 21 世紀的難題跟觸動送往觀眾心底 。本文,則將聚焦分享因應「21世紀百大電影」活動所投下的十部佳作!
Thumbnail
隨著香港防疫政策鬆綁,電影院重開,近半年來大量香港電影上映,這些電影也陸陸續續來到台灣的電影院,一解我們對香港電影的久久期盼與思鄉之愁。這些電影既有香港最當紅的藝人,也有大量爆笑且節奏明快的情節,論製作論創意完全不輸美國日本韓國的電影。但台灣的電影院中,只要是上映香港電影,大概就是空場。
Thumbnail
隨著香港防疫政策鬆綁,電影院重開,近半年來大量香港電影上映,這些電影也陸陸續續來到台灣的電影院,一解我們對香港電影的久久期盼與思鄉之愁。這些電影既有香港最當紅的藝人,也有大量爆笑且節奏明快的情節,論製作論創意完全不輸美國日本韓國的電影。但台灣的電影院中,只要是上映香港電影,大概就是空場。
Thumbnail
1980到1990年之間長大的小孩甚至大人們應該都對「舊」港片不陌生,舉凡:《賭神》、《賭俠》、《上海灘賭聖》、《五福星》、《A計畫》、《警察故事》、《英雄本色》、《逃學威龍》、《廟街十二少》,大家應該可以在心裡自動接下去同年代很多其他的電影。
Thumbnail
1980到1990年之間長大的小孩甚至大人們應該都對「舊」港片不陌生,舉凡:《賭神》、《賭俠》、《上海灘賭聖》、《五福星》、《A計畫》、《警察故事》、《英雄本色》、《逃學威龍》、《廟街十二少》,大家應該可以在心裡自動接下去同年代很多其他的電影。
Thumbnail
2021/06/07 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 ISBN:3039869849708 先容我歡呼一下,這本書我從五月中開始看一直看到今天、剛才 (六點半左右) 我才終於看完,看完就馬上來寫札記了。而這本我還是從電子圖書資源借的,這是學校的電子資源所以一次借是七天,從五月中開始總共續借了三
Thumbnail
2021/06/07 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 ISBN:3039869849708 先容我歡呼一下,這本書我從五月中開始看一直看到今天、剛才 (六點半左右) 我才終於看完,看完就馬上來寫札記了。而這本我還是從電子圖書資源借的,這是學校的電子資源所以一次借是七天,從五月中開始總共續借了三
Thumbnail
台灣電影票房到底會不會回春?真的需要觀眾多給一點實際的支持!我們一起進電影院看台灣吧!
Thumbnail
台灣電影票房到底會不會回春?真的需要觀眾多給一點實際的支持!我們一起進電影院看台灣吧!
Thumbnail
現今的日本電影圈只瞄準「拍漫改、發大財」的公式,使得原創劇本與中小型電影的生存越加困難,連是枝裕和也曾表示:「日本電影產業每況愈下。大片商的視野非常狹隘,他們只關注國內市場。當你把視線放到獨立電影圈,其實有很多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但由於整個產業的情況,他們只關注國內觀眾的需求,而不是做更多不一樣的。」
Thumbnail
現今的日本電影圈只瞄準「拍漫改、發大財」的公式,使得原創劇本與中小型電影的生存越加困難,連是枝裕和也曾表示:「日本電影產業每況愈下。大片商的視野非常狹隘,他們只關注國內市場。當你把視線放到獨立電影圈,其實有很多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但由於整個產業的情況,他們只關注國內觀眾的需求,而不是做更多不一樣的。」
Thumbnail
2019上的國片很可惜沒有一部突破億元大關,但是整體來看,上半年的國片量超過前兩年,來到31部;雖然沒有破億,但是破千萬元的電影達到6部,比去年上半年還多...
Thumbnail
2019上的國片很可惜沒有一部突破億元大關,但是整體來看,上半年的國片量超過前兩年,來到31部;雖然沒有破億,但是破千萬元的電影達到6部,比去年上半年還多...
Thumbnail
當《海角》的光環褪去,當所有小情小愛以及低成本的賀歲電影不再禁得起時間考驗,我們的市場將會剩下什麼樣的台灣電影?
Thumbnail
當《海角》的光環褪去,當所有小情小愛以及低成本的賀歲電影不再禁得起時間考驗,我們的市場將會剩下什麼樣的台灣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