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宦禍港記 (之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香港新中史學社 10/08/2018
緒論
「掌印太監 」#丁新豹 則是諸監中最荒唐之一個, 他說 「藉著回顧過去,探究今天一啲問題成因,從而汲取教訓,大家認識歷史,亦有利於規劃未來,加強歸屬感及認同感。」香港的文明全得自於香港人及英國人的共同努力,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了輸入熱錢、炒高樓價、壓制香港民主發展、搶購香港的疫苗奶粉、不斷殖民導致香港人滿為患等等劣政外,對香港的文明發展有何貢獻? 香港的年輕人眼睛都是雪亮的, 他們只是見到自己的未來不知為何竟然被一個他們沒有授權的殖民政權「規劃」,但是規來規去他們只是見到自己營役終身都是被規劃為供養權貴利益而服務, 又豈能「認同」及「歸屬」呢?
正文
話說 #明朝 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 除了對「外廷」的大臣極度猜忌外, 對「內廷」的 #太監 也非常警惕, 他曾說過:「此曹善者於百中不一二, 惡者常千百。」太監因為生理殘疾之餘, 還要在皇家操賤役為生,為世人所鄙視, 因此心理極度陰暗貪婪。 但太監卻又長年在朝廷的權力中心行走, 於是有大量貪污攬權的機會。 朱元璋對治宦官的辦法很簡單, 他禁令不准內官識字、不准與外官通信、不准兼有外臣官銜、不准穿戴外臣官服、官階不得高於四品等。《明史·宦官傳》載:「有內侍以久事內廷,泛言及朝政,即日斥還鄉,終身不齒。」可見,明初宦官不但沒有可能進入政治舞台,連受教育的權力都沒有,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朱元璋離世。可是到宣宗時, 宣德皇帝因為怠政, 因此慢慢容忍太監讀書識字, 還要請外廷的翰林學士親自到內廷授課, 學業特別出眾的可以被選拔到 #司禮監 作為皇帝的私人祕書。而隨著明朝皇帝越來越懶得處理朝政, 「司禮監」的編制也越來越大,而諸位「秉筆太監」、「掌印太監」、「左右少監」等則乘機拿著御印、御筆亂傳聖旨, 於是明朝的朝政便日益被「司禮監」敗壞, 惡名昭著的魏忠賢、劉瑾等便曾經主理過「司禮監」。
有趣的是中國人的政治過了五百年後到了今天還是毫無寸進, 在下的固然還是一大堆「#義和團」,在上的是「慈禧太后」,在中間的還是一大堆 #太監奴才。 偽特區政權有見香港的下一代年青人與它們的主子越走越遠, 越來越不肯被那個所謂「中央」管治, 因此最近便派出了一大堆「司禮監」出來宣旨, 向香港的年青人訓導說香港自古已來是「中國」的一部份, 不准亂鬧 #獨立 云云。
這群太監自己陰微下賤不特止, 還要把 #香港 的下一代帶進那個名叫「#中國」的醬缸陪他們一起做奴才。 這就有如公然宣揚 #納粹主義 一樣邪惡,是可忍孰不可忍?筆者前文已批判過「零零柒學者」#鄭培凱 在「#香港的前世今生課程」中發表的厥詞,本文開始指正「司禮諸監」的謬誤。
「隨堂太監 」#周佳榮 說「秦代更將香港地區納入秦代版圖。」這只是片面之詞,首先秦國是來自西戎的低級諸侯國, 以野蠻手段征服了中原文明水平較高的諸國後稱帝, 秦始皇又派屠睢、#任嚚 及#趙佗 南征包括香港在內的「#百越」,這根本就是強行 #殖民征服, 不是甚麼所謂的「納入」。秦朝亡後趙佗殺掉秦朝派在嶺南的官僚自行稱帝, 與北面的漢朝分庭抗禮, 是為 #粤獨 之始。「#南越國」滅亡後,嶺南一帶迭經政權興替分別曾被漢人、蒙古人、滿人、日本人等 「納入他們的版圖」;而香港在十九世紀中則根據《#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割讓及租借一部份予英國——「納入了 #英聯邦的版圖」,此事彰彰明甚。 何況現在《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的正本都在臺灣,根本香港現在便應該被 #中華民國「納入版圖」,這才是合乎邏輯。
「提督太監 」#趙雨樂 說「從 1842 年香港島被割讓給英國後一百年間,發生嘅一連串歷史事件,包括九龍嘅割讓、新界被租借、1911 年中國革命、抗日戰爭等,反映出香港歷史與中國因素不可割裂,⋯⋯發生係中國嘅事件持續影響香港歷史演進,同時亦成為中國近代史重要部分。」此誠荒天下之大謬, #孫中山#孫文)評價香港時曾經說過「外人能存數十年間在荒島成此偉績,中國以四千年之文明,乃無地如香港,其故安在?」香港之所以成為「#東方之珠」,屹立於國際舞台,全得自英國人與逃難到香港的中國精英合力經營。香港作為「亞洲文明自由的燈塔」一直在東亞近代史發揮其獨有的影響力, 例如 #胡志明 便曾經借助香港組織 #越南的反殖民抗爭,#孫中山 (孫文)也曾經說過 「#我之革命思想全得自於香港!」事實上根本香港發生的事件才是一直影響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歷史演進!
「掌印太監 」#丁新豹 則是諸監中最荒唐之一個,他說 「藉著回顧過去,探究今天一啲問題成因,從而汲取教訓,大家認識歷史,亦有利於規劃未來,加強歸屬感及認同感。」香港的文明全得自於香港人及英國人的共同努力,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了輸入熱錢、炒高樓價、壓制香港民主發展、搶購香港的疫苗奶粉、不斷殖民導致香港人滿為患等等劣政外,對香港的文明發展有何貢獻? 香港的年輕人眼睛都是雪亮的, 他們只是見到自己的未來不知為何竟然被一個他們沒有授權的殖民政權「規劃」,但是規來規去他們只是見到自己營役終身都是被規劃為供養權貴利益而服務,又豈能「認同」及「歸屬」呢?
總而言之, 這群司禮監說了那麼多的廢話其實都只是煙幕, 他們真正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把香港史融入中國近代史,從而論證出“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筆者提議各位如果不想自己的子女在學校被司禮監”教育成中國人“的話, 除了可以自行教育子女反思筆者經常提倡的反洗腦利器:”甚麼是中國?“與及”古到幾時?“外,另一可試的辦法就是教育子女反思香港這個百年老店賴以成功的因素:自由,文明, 開放,法治,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有半點關係? 我們香港的核心價值可是由”國家“賜與的還是由每個香港人自動自覺堅守才能成就的呢? 小朋友長大後必然會找到他們的答案, 我們要對下一代有信心。
#孫中山
#外人能存數十年間在荒島成此偉績中國以四千年之文明乃無地如香港其故安在
#我之革命思想全得自於香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香港新中史學社 27/07/2018 緒論 既然這個所謂“中國”的圈養概念已是那麼模糊, 那麼香港又是否“自古以來”便屬於這個圈呢?#鄭培凱 說 「九龍城宋王(皇)臺附近早前因港鐵沙中綫工程發現嘅宋
香港新中史學社 16/07/2018 緒論: 有朝一日,美國「第七艦隊」兵臨香港,香港班「愛國學者」會如何應對?他們本質就是一群懦夫、一群思想被閹割的太監。 太監的特徵就是只敢恃著主子在背後撐腰時向弱
香港新中史學社  【#煤氣燈下】 今日(#9月19日),文物復修人員到「#都爹利街」檢視「劫後」石階的創痕,並為一件件大小不一的殘肢碎骨逐項編號、包裹,好待之後依樣重修。 而往昔的燈光樹影,竟已成了倒
香港新中史學社 17/08/2018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上有無數國家興亡消替、有征服別人的、也有不甘被征服而謀求獨立的、有自行分裂的龐大帝國、也有不同民族自願组成共和聯邦。每一個國家
香港新中史學社 29/01/2018 蔡元培先生於一九一七年是日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他是清光緒十八年壬辰科進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地位清貴。一九零七年蔡元培留學德國,先到柏林,然後到萊比錫,專研歐洲哲
香港新中史學社 13/05/2018 簡介 一九六七年七月,田漢因冠心病和糖尿病被化名送入三零一醫院(解放軍醫院),「 一邊接受治療,一邊接受審訊」,一九六八年底在醫院病逝,當時中共中央專案組直接領導
香港新中史學社 27/07/2018 緒論 既然這個所謂“中國”的圈養概念已是那麼模糊, 那麼香港又是否“自古以來”便屬於這個圈呢?#鄭培凱 說 「九龍城宋王(皇)臺附近早前因港鐵沙中綫工程發現嘅宋
香港新中史學社 16/07/2018 緒論: 有朝一日,美國「第七艦隊」兵臨香港,香港班「愛國學者」會如何應對?他們本質就是一群懦夫、一群思想被閹割的太監。 太監的特徵就是只敢恃著主子在背後撐腰時向弱
香港新中史學社  【#煤氣燈下】 今日(#9月19日),文物復修人員到「#都爹利街」檢視「劫後」石階的創痕,並為一件件大小不一的殘肢碎骨逐項編號、包裹,好待之後依樣重修。 而往昔的燈光樹影,竟已成了倒
香港新中史學社 17/08/2018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上有無數國家興亡消替、有征服別人的、也有不甘被征服而謀求獨立的、有自行分裂的龐大帝國、也有不同民族自願组成共和聯邦。每一個國家
香港新中史學社 29/01/2018 蔡元培先生於一九一七年是日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他是清光緒十八年壬辰科進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地位清貴。一九零七年蔡元培留學德國,先到柏林,然後到萊比錫,專研歐洲哲
香港新中史學社 13/05/2018 簡介 一九六七年七月,田漢因冠心病和糖尿病被化名送入三零一醫院(解放軍醫院),「 一邊接受治療,一邊接受審訊」,一九六八年底在醫院病逝,當時中共中央專案組直接領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日,鄭文燦涉貪遭調查,即有人用前朝蔡英文的“大阿哥”中箭落馬諷喻,或四王爺胤禛奪得寶座,成為雍正帝後,整肅掉最大威脅八王爺。可否換一種另類歷史的思維,即顛覆已發生的歷史,慈禧太后當年退休頤和園若如今日的卸任元首,無“回朝”之可能,那麼光緒帝的“戊戌變法”是否能一掃前朝的稗政?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司天將軍上門一事立馬傳遍了整個千機閣。   很快,閣內所有白衫弟子都聚集在正廳前,不約而同將姚三娘和姜離護在身後,百來雙眼裡盡是同樣的鄙夷與憎恨,而為首的大師兄南硯麒雖是氣韻儒雅,可一對笑眼裏頭卻暗藏鋒芒。   「素聞當今聖上喜愛禮儀周全之人,將軍今日擅闖千機閣,便是聖上親自教導的禮儀?」
Thumbnail
民國三十年,兩個太監,在討論一個新奇的寶物。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Thumbnail
總督府町,一個充滿權力紛爭之地,因為對岸清廷長期對內、外戰爭,原來具領導地位的清廷已無權力, 這塊高砂已是落入日人的領土任人宰割,沒有實權傀儡政府成為各個軍閥的利用對象,在這之前為清廷都沒有勝算了早早撤軍了, 只留下地方角頭抗日,先是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後為北部簡大獅(1898)、中部柯鐵虎,南部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
Thumbnail
索額圖明知兩害相權取其輕,如今唯有上乾清宮請罪一途,但這賭的是皇帝寬仁,萬一正巧遇上聖心不豫,康熙可不是庸懦之主,殺伐決斷無人能及,要取自家滿門性命只在一念之間,不免愈想愈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日,鄭文燦涉貪遭調查,即有人用前朝蔡英文的“大阿哥”中箭落馬諷喻,或四王爺胤禛奪得寶座,成為雍正帝後,整肅掉最大威脅八王爺。可否換一種另類歷史的思維,即顛覆已發生的歷史,慈禧太后當年退休頤和園若如今日的卸任元首,無“回朝”之可能,那麼光緒帝的“戊戌變法”是否能一掃前朝的稗政?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司天將軍上門一事立馬傳遍了整個千機閣。   很快,閣內所有白衫弟子都聚集在正廳前,不約而同將姚三娘和姜離護在身後,百來雙眼裡盡是同樣的鄙夷與憎恨,而為首的大師兄南硯麒雖是氣韻儒雅,可一對笑眼裏頭卻暗藏鋒芒。   「素聞當今聖上喜愛禮儀周全之人,將軍今日擅闖千機閣,便是聖上親自教導的禮儀?」
Thumbnail
民國三十年,兩個太監,在討論一個新奇的寶物。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Thumbnail
總督府町,一個充滿權力紛爭之地,因為對岸清廷長期對內、外戰爭,原來具領導地位的清廷已無權力, 這塊高砂已是落入日人的領土任人宰割,沒有實權傀儡政府成為各個軍閥的利用對象,在這之前為清廷都沒有勝算了早早撤軍了, 只留下地方角頭抗日,先是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後為北部簡大獅(1898)、中部柯鐵虎,南部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
Thumbnail
索額圖明知兩害相權取其輕,如今唯有上乾清宮請罪一途,但這賭的是皇帝寬仁,萬一正巧遇上聖心不豫,康熙可不是庸懦之主,殺伐決斷無人能及,要取自家滿門性命只在一念之間,不免愈想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