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椰子」的都市傳說
方格精選

「殺人椰子」的都市傳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講到椰子,你會想到什麼呢?沙灘?大海?夏威夷草裙舞女郎?

但對於以巴布亞新幾內亞為研究據點的彼得.巴爾斯博士(Dr. Peter Barss)來說,他所觀察到的卻是「墜落的椰子會致人受傷」這件事。

1984年,巴爾斯發表了一份醫學論文《墜落的椰子造成的傷害》(Injuries Due to Falling Coconuts),論文中以他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為期四年的觀察為基礎,顯示在當地因外傷而入院的患者中,有2.5%的傷患是被從椰子樹上落下的果實擊中而負傷,其中至少有2人更因此死亡。

這份論文後來在世界各地遭到誤解與媒體錯誤的解讀、引用,演變成「全世界每年平均有150人因被椰子擊中而死」這個廣為流傳的都市傳說——這個計算基礎是假設全世界各國因椰子死亡的人數比例皆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相同——最後,還為巴爾斯博士帶來一個他應該並不很想要的「榮譽」。


raw-image


巴爾斯的論文發表約一年後左右的1985年,《紐約時報》報導了一件起因於椰子樹的意外事故,報導中指出,「一旦椰子果實從樹上墜落,會以約2000磅的衝擊力擊中站在樹下的人」。從巴爾斯的論文面世之後,「因椰子而死」的死者數量就在被錯誤地誇張的情況下,不斷地擴散開來。

一顆從樹上墜落的椰子要能夠殺死人,前提當然是成熟且頗具重量的椰子,從相當的高度上落下。這個都市傳說之所以具有可信度,除了源自於正式發表的醫學論文(儘管被錯誤解讀)之外,也在於歷史紀錄上,確實發生過因為被椰子擊中而喪命的不幸意外,例如:

1943年1月,二戰太平洋中最激烈的戰場瓜達康納爾島上的漢得遜機場,一名正在就寢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因為被墜落的椰子打中頭部而死。這個不幸的陸戰隊員已經在瓜達康納爾島服役了四個月,並且在多次激戰中全身而退,結果卻在離島的前一天因一顆椰子而死,同僚表示,「這比被敵軍用槍彈擊中而戰死更令人難以接受」。

而除了被椰子直接擊中致傷或致死的意外之外,1944年反攻菲律賓雷伊泰島的美軍部隊,也曾經回報他們受到日軍「椰子炸彈」的攻擊。這種椰子炸彈,是把手榴彈與苦味酸塞進挖空了的椰子殼之後,再以蠟封上,投向美軍陣地的「土製炸彈」。

除了戰爭期間的這類離奇意外之外,也出現過因為被椰子擊中受傷而發生的法律糾紛。椰子雖然是經濟價值相當高的植物,但其生長性質與物理特性,確實有令人需要特意提防之處(其實任何會落果的植物都一樣)。


2001年,巴爾斯博士的論文被以「無法也不該重現實驗內容的研究」為理由,獲得了當年度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的醫學獎項。得獎人巴爾斯博士在加拿大某媒體採訪中表示:

「對一個經常治療這類傷害的人而言,這實在一點都不好笑。」
avatar-img
神楽坂 雯麗的沙龍
227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