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世界(德國)---花園秘境Prinzessinnengarte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根據聯合國估計,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攀升至97億,且將有80%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屆時除了自然資源的耗竭,因過度開發所帶給環境的傷害,將明顯地反映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世界末日的景況不再是科幻電影的題材,而是寫實小說靈感的來源,其中,農田的「瀕臨絕種」以及工業污染對糧食供應所造成的衝擊,將成為眾人將面臨的最大挑戰。


一次旅行中的意外發現

距離柏林圍牆200公尺,戰爭摧毀了一切,絕望盤踞這塊地長達60年,2009年Robert Shaw和Marco Clausen召集150人將這片廢墟清空,也將絕望驅散,他們向市政府租下這塊15座籃球場大的地,在眾人的耕耘下經營起了這「都市中的農樂園」---公主花園(Prinzessinnengarten),十年過去了,如今它是座農場、酒吧、音樂廳、圖書館、跳蚤市場、腳踏車修理站、堆肥學校、社區活動中心、養蜂教室⋯⋯等。任何想像在這都有可能成真,這是一個你我共有的空間。

做都市農場的緣起來自創辦團隊在一次古巴行中的發現,他們注意到古巴人居然直接在城市中耕種,這簡直顛覆了他們的想像,雖然不是家家戶戶都有冷氣、游泳池,但人們臉上的笑容卻是完全發自內心、毫無雜質的,這種感動促使創辦團隊回國後,勇敢地在柏林付諸行動,當時柏林經濟蕭條,四處都是空地,他們選中現在的Prinzessinnengarten,一塊許多弱勢族群居住的地方,決定以這塊地將四周居民連結在一起。


raw-image

從無到有 一步一腳印

這裡一開始沒有任何專家進駐,甚至鮮少人知道在某個角落有個「農樂園」開張了,創辦者都是自己摸索,花園和耕耘者一同成長,擁有各個族裔身分的民眾也貢獻出他們家鄉特產,其中,光是土豆就有多達15項品種。而現在,作為柏林少數的城市農耕基地,農業專家常常在這裡舉辦講座,包括育苗、堆肥......,講座將周遭的人聚攏在一起,緊緊地串在一起。

這片土地沒有主人,這是一片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的公共農耕地,現在,每個星期來此的「即興」灌溉者、表演者超過百位,某個午後,喝著自釀啤酒、吃著小農沙拉、享受鄉村音樂,臨走時再為自己種下的植物灌溉,愜意的步調讓人難以想像自己正身處在一個國際大都市。

在Prinzessinnengarten裡,也常看到周邊學校老師帶領學生出來,讓孩子親身體驗農耕生活,這座花園總是為大家帶來喜悅,在自家廚房烹煮自己親手種下的時蔬,和左鄰右舍「以菜會友」,分享、互動、親子……花園這片樂土,早已不再局限於耕種本身。


低碳柏林 從這開始

Marco形容花園的經濟價值只能靠餐廳酒吧支撐,但社會價值卻遠遠超過,Prinzessinnengarten成功的在城市中啟動了埋藏在人們內心對環境的連結,那是從遠古時代,當人類還過著採集生活時就牢牢鑲嵌在我們基因中的本能---對土地的依賴。

人們也在此重新與土壤發生心靈上的交流,更別提那一間間教室中代替教科書讓學生體會到「活」的大自然,你在哪座城市可以在街上瞧見數百種植物?甚至,十五座籃球場大的都市農園讓這裡夏天比商業區涼爽了三度,看過正負2度C的朋友一定知道3度C的溫差有多大的不同。

花園的收入來自市集上販賣的有機食物及園內的餐廳酒吧,輕鬆地達成了「自給自足」。這種封閉式的循環,循環經濟的核心,就在這塊6000平方公尺的土地上實現了!


資本的入侵 市民的逆襲

然而,這社區重生的過程卻差點被政府喊卡,2012年,國內經濟復甦,國際資金湧入柏林,負債累累的柏林市政府急欲販售這塊土地,3年來培養出的社群此時派上用場了,養蜂人、酒保、師生甚至附近的左鄰右舍,全都出動了!連署單上三萬個名字,一個也不漏,在在代表著他們對「農樂園」的渴望,宣示著人民對政府的不滿,琴硬的反對聲浪迫使市政府不得不停下腳步。

前後對比

前後對比


一場農園革命將在都市中掀起,不僅僅在德國,紐約、舊金山、上海都開始有類似活動,柯文哲市長也在台北市推動田園城市計畫,農業,會不會與都市生活的未來共好?人們能不能走出冷氣房擁抱另一種生活?這些問題,等著你們用行動來回答!



作者:賴澤霖

關注粉專了解更多


參考資料:

http://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0/3272/3589

https://read01.com/zh-tw/8d0aR0.html#.W3PWROgza1s

http://prinzessinnengarten.net/abou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90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平芳姐浴火重生的野花園展現了韌性與美麗,家園中也有好多盆可愛的植物,這些植物都是來自各方共享家人的贈與,因為平芳姐和吳老爹一直以來都是樂於共享和關懷環境,因此都是善因緣來分享,帶進各種美好的植物呢~😉
Thumbnail
平芳姐浴火重生的野花園展現了韌性與美麗,家園中也有好多盆可愛的植物,這些植物都是來自各方共享家人的贈與,因為平芳姐和吳老爹一直以來都是樂於共享和關懷環境,因此都是善因緣來分享,帶進各種美好的植物呢~😉
Thumbnail
【大同國-小花園】真的越來越美了! 有了都市農友們的愛心耕耘照顧,每一次去都會給人驚喜呢! 看到大家如此用心投入真的好感動,我們真的一起推動了美妙的轉變!
Thumbnail
【大同國-小花園】真的越來越美了! 有了都市農友們的愛心耕耘照顧,每一次去都會給人驚喜呢! 看到大家如此用心投入真的好感動,我們真的一起推動了美妙的轉變!
Thumbnail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X熱吵民主協會一起辦了一場以都市農園、水耕蔬菜和魚菜共生為主題的工作坊,「為城市留下一抹綠」,探討環境未來與都市農耕的實踐可能性,很榮幸受邀為學員們解說我們共好生活合作社的理念,永續、環保、城市農園、社區共好等等概念與實作
Thumbnail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X熱吵民主協會一起辦了一場以都市農園、水耕蔬菜和魚菜共生為主題的工作坊,「為城市留下一抹綠」,探討環境未來與都市農耕的實踐可能性,很榮幸受邀為學員們解說我們共好生活合作社的理念,永續、環保、城市農園、社區共好等等概念與實作
Thumbnail
植物靜謐的美和能量,可以讓一個地方擁有更高的能量場,只要開始把大自然帶回到生活中,不管你住在哪裡,那裡就會是真實的天堂樂園,生活和生命會更深地與自己內在、與自然及造物主相連,共生共好帶來身心的富足與喜悅,世界也會開始轉變!
Thumbnail
植物靜謐的美和能量,可以讓一個地方擁有更高的能量場,只要開始把大自然帶回到生活中,不管你住在哪裡,那裡就會是真實的天堂樂園,生活和生命會更深地與自己內在、與自然及造物主相連,共生共好帶來身心的富足與喜悅,世界也會開始轉變!
Thumbnail
重整後的小花園將以都市可食地景及食物森林的型態,成為美麗綠景,並透過課程活動將人們串聯起來~ 目前我們需要一起投入和建設小花園,希望邀請大家一起參與,開創都市小農園!
Thumbnail
重整後的小花園將以都市可食地景及食物森林的型態,成為美麗綠景,並透過課程活動將人們串聯起來~ 目前我們需要一起投入和建設小花園,希望邀請大家一起參與,開創都市小農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