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從印度洋歷史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下)
付費限定

從印度洋歷史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鄭和的七次下西洋,在航海與政治上來看是相對成功的。明朝的龐大艦隊,一路上浩浩蕩蕩「曉喻」諸國,讓他們知道明朝的國力空前強盛,而這也的確讓許多印度洋與南洋國家,派遣使節團前往中國朝貢,並建立起初步的貿易關係。但為什麼在鄭和之後,中國沒有與印度洋與南洋發展出繁盛的貿易往來,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之一,在於海上絲路的最熱門產品已經改變。在唐、宋、元時期,中國的茶葉、瓷器與絲綢仍然是這條海上航路上最為熱門的商品,因此整個印度洋的貿易網,最東會抵達中國的東南方港口。而更為常見的是中國商人將這些珍貴的商品運到印尼的爪哇出售,而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與印度商人再將這些商品轉賣到歐洲,以賺取豐厚的價差。但是在明朝初年時,這條海洋商路上的熱門商品已經逐漸變成南洋所出產的香料了,大批荳蔻、胡椒等香料源源不絕的被運往歐洲,價比黃金,取代了過去中國所獨占的那些商品。其結果就是那些商人一窩蜂地追逐著香料,而對與中國貿易的興趣大減。

鄭和下西洋時航行過的路線。(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鄭和下西洋時航行過的路線。(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另外一點是明朝的海禁政策雖然會隨著情勢不同,有時候會放寬一點、有時才嚴厲執行,但畢竟海禁一直是明朝的國策,在這樣的限制下,中國民間的商人無法自由籌組船隊,進往南洋與印度洋貿易。明朝政府想只靠著「朝貢貿易」來建立貿易網路,最後的結果就是只能吸引地理位置較近的國家加入。因為這些國家本來就有政治上的動機,想與明朝建立外交關係,早就會定期派遣朝貢團前往明朝朝貢,如果能順便進行商業貿易,賺取更多利潤,何樂而不為。這最明顯的就是朝鮮、琉球與日本,特別是朝鮮最為熱衷此道。但就如同今日的國營企業或政府所壟斷獨占的商業活動往往都弊病叢生一樣,明朝的「朝貢貿易」模式,最後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除了利潤往往被雙方的行政官僚所私吞獨占,官方的朝貢貿易還常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而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遠遠不及民間商業貿易活動的充沛活力,因此一直無法形成一個繁盛的體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7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假圖天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5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