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二十六歲的我,吃早餐好像已經變成可遇不可求的事了,因為工作時間不固定的關係,常常會錯過或是直接跳過早餐,有一部分是為了省一餐,有時候是真的睡死了。雖然已經很少吃早餐了,但是對於早餐還是有一些個人的喜好,例如有些人難以理解的鍋燒意麵,卻是我常常始於一日之計的選擇。
一碗鍋燒意麵,大概就是青菜、火鍋料、肉絲或肉片並以沙茶襯底,搭配油炸的麵條所泡出來的,各店大同小異,有趣的是,有時候似乎可以從配料感受出早餐店的地理位置,甚至民情風俗。而最讓我難忘的鍋燒意麵呢,是在臺南鄉下的小漁村服役時所吃到的,配料就多了許多附近的居民所捕撈出來的海貨,雖然在鍋燒意麵加海鮮是非常常見的,味道也沒啥特別的,就是個基本盤打到底的一碗麵,對於食物並不特別敏銳的我,實在說不出來倒底特別在哪,可能就是簡單吧?簡單到難以模仿。也因此在選擇不多的小漁村裡(不知道究竟是選擇少還是真的難以抗拒)吃了快整整一年,乃至現在對於他的美味仍然無法忘懷。
然而除了鍋燒意麵,平時早餐最常點的大概就是蛋餅了。講到蛋餅,似乎每間店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所謂「一個餅大家各表」,有的濕、有的脆、有的厚、有的甚至我都不知道該不該叫蛋餅。在高中時,曾經有一陣子非常愛學校對面的一間起司蛋餅,他不像一般蛋餅煎完以後會將其用鏟子將他切段,而是灑上大量的蔬菜再捲起來,而起司呢,會因為熱融化在其中!每每吃到都覺得,不管今天會怎樣的被課業摧殘,我依然有個美好的開始。後來那間早餐店好像換了另外一種起司片,似乎是帶有鳳梨味的起司,我的天啊!還記得我當時就像是義大利人吃到比薩上有鳳梨一樣憤怒。
除了這個捲餅樣的蛋餅,我個人最喜歡的蛋餅應該是我家附近的一間帶有十足maker風格的一間早餐店做的。所謂的maker風格不是古靈精怪的新鮮,而是什麼都自給自足的動手修,而早餐店似乎就像是從老闆家倉庫硬長出來的一樣。當你點了蛋餅,老闆便會在倉庫東找西找,最後將平底鍋找出來,然後再去冰箱翻找麵糰,接著在經過他的拍打及桿麵,放上去煎,十足的生活感。而他的蛋餅也就是真的餅,你可以吃得到麵皮香配著蛋,並帶著十足的嚼勁,或是他沒熟?每次總在這樣的疑問下把他完食,也順便在戶外的座位把高雄的大太陽曬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