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
#
高齡化社會
含有「高齡化社會」關鍵字的內容
全部共 0 篇文章
排序:發佈日期新到舊
信託公會兩利器 保障高齡資產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信託公會參考國外做法,借助「金融科技」及「強化培訓」員工對於客戶認知功能的辨識能力,設計相關交易流程,以減少客戶糾紛。
陳小編
1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金融科技
#
高齡化社會
《當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人生的第二曲線,波瀾壯闊的樂章才正要展開
根據內政部2021年8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 歲,其中男性78.1 歲、女性84.7 歲,都達到歷年新高。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點。
我是老查
發佈於
人生下半場
15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百歲人生
#
第二曲線
#
第三人生
萬華茶桌仔店為什麼讓人流連忘返?
1960年代左右,台北市的萬華剝皮寮開始有茶店出現,以「秀英茶室」和「長壽號茶桌仔店」(台語)為代表。 不同於有小姐作陪的「茶店仔」(台語),「長壽茶桌仔店」的茶友以附近做小生意的商人和中高齡男性為主,他們在這裡可以自在地交流資訊,也關心彼此日常生活的近況。
夢想城鄉
發佈於
暖暖社會學
5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萬華
#
剝皮寮
#
茶桌仔店
貧困社區究竟是桃花源還是避難所?
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或許我們可從「地方知識」的概念,看看這些社區大小民眾如何在資源貧瘠的環境下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為臺灣保留不同時代在地生活的珍貴記憶與智慧。
夢想城鄉
發佈於
暖暖社會學
1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貧窮
#
社區支持
#
高齡化社會
放大長者的「能」 照護青年的冒險成長記──誠馨照顧協會主任莊啟聖專訪
交大材料碩105級畢業,就學背景與長者照護毫不相干,莊啟聖學長何以栽入這個未知領域當個開拓勇者?或許是抱持著一個「憨膽」,質疑自己是否要和身旁的同學過著進竹科的一條龍人生,「這真是我要的嗎?」他問道……
交大友聲
發佈於
Young 世代
3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銀髮族
#
日照
#
社福機構
《週六連載,移居花蓮Q&A_第十一題》三十多歲算老人嗎?
原本這週在臺北忙,打算停刊一週,萬萬想不到緣分總是來得若有似無冷不防一陣披麻帶孝的想你,想起那個你。這個你,是青春時期的我。
MAJIpapa
0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年齡
#
高齡化社會
#
地方創生
在疫情期間的最最前線——消防人員,他們的鐵漢柔情
消防人員以前總是給我英勇的印象,不管是著全身裝備衝入火場,或者是拯救民眾於災難之中,一直都是硬漢的感覺,直到在外傷工作,常常遇到出救災任務的他們,才發現,原來他們也有柔情的一面(圖片來自:火神的眼淚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TearsonFire/)
外傷重症說書人
11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消防
#
暖心
#
消防節
在我們這個時代裡,人老了就是要去住養老院
台灣是少子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低生育率與晚婚讓我們的社會結構漸漸地改變,生活在2020年的我們平均壽命是80歲,假如於法定退休年齡65歲退休,那麼退休生活和退休金要持續20年以上,像這樣的生活規劃別說是學校沒有教的,許多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學習,也摸不著頭緒、不知從何下手...
Queenie
7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老大人
#
高齡化社會
#
懶惰
解決診所病人流失的三個思考方向(二)|健康科雲
人口高齡化、少子化是全球普遍趨勢。2019年,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14%,符合台「超高齡化社會」的定義,比日本進展還要快。 今天在與一位家醫科診所負責醫師聊天時,他提到說老年人口因為用藥複雜......
健康力科技Cloud
發佈於
MHU|MedHealU 醫遇你
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健康力科技
#
工作觀點
#
診所
青銀共居:創造雙贏的新居住型態
今年度每個月我都會固定接受教育廣播電台資深主持人,也是老朋友常玉慧的採訪。她對我們全家出國旅行時,都會順便參觀各國的老人院及相關的銀髮養護所,感到很有趣,最近的節目就要我談有關大學生與銀髮族一起住的制
李偉文
發佈於
書房旅人:李偉文的閱讀漫遊
0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李偉文
#
人口老化
#
高齡化社會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