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貓之名 (5)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第五章、以貓之名

raw-image


由於環境安逸,加上僕人…更正,政府雇用飼育員無微不至的照料,貓帝國的街貓數量,成長到令人咋舌的地步。那些無所事事的街貓,成天除了吃就會趴在路邊午睡,不意外地養出肥滋滋的肚皮。

為了顧及牠們的健康,貓利門不得不做出反應。它縮短公發貓糧的份量,並且抽走擺放在路邊的軟墊,以逼迫貓咪多走動。但這些決定,居然引來貓咪們的嚴正抗議!

不習慣新制度的街貓齊聚廣場,用高亢的嗓音,「喵~喔喔喔喔」的發出怒吼。喊啞了,還懂得輪番上陣。淺色貓先來,用短促的「喵喵喵」表達不滿。深色貓後來替補,用力「喵嗚、喵嗚」訴說心中的悲憤。這抗議的浪潮,簡直不輸巴黎的暴動、倫敦的學運,以及柏林的司機大罷工!

「如果翻譯成人類的語言,他們相當於在說:貓糧得比照以前的分量,一顆都不能少!」

內政大臣新加坡貓報告完畢後,嘆了口氣。

「看來我們得想個方法安頓這些貓。各位何高見?」

忙了好幾個月,連盡責的首相也忍不住趴成一條捲壽司,懶洋洋說著。

「我有個提案。」

波絲貓外交大臣把他的貓掌舉到圓臉旁邊。

「我們可以把這些貴族,移民到國外去。貓島問題在於領土太小,以至於貓口密度太高。只要把貴族們遷到領土較大的國家,應該能解決問題。」

這方法看來可行。但問題是,貓帝國雖然建國一段時間了,卻還是很少國家承認他的主權。大部分的國家都還是認為,這個國家玩票性質較高。而過去,貓帝國也沒有積極拓展邦交國。直至今日,還沒有一個國家,友好到能接受貓移民。

「沒…沒關係。朋友可以現在做。」

波斯貓舔了舔爪子,想掩飾外交失敗的心虛。

「我從外交史的資料庫中,得知在亞洲有個長期被孤立的國家,一直尋求與他國建交,我們可以從他們著手。」

此刻連愛打瞌睡的科技大臣也豎耳傾聽。

「這個國家,對貓相當友善。他們的總統還養過兩隻貓!該國的科技能力不差,我們可以投資該國的公司,生產照顧貓的智慧機械,讓貓移民也能享受如同本國的生活。經過計算,投資金額遠少於把貴族留在國內!」

這麼厲害!諸大臣紛紛交頭接耳喵喵叫。

「經過合作後,也能產生示範效果,讓其他國家也接受貓移民。畢竟,誰不喜歡大街上充滿懶洋洋、毛茸茸的可愛貓咪呢!」

那個亞洲小國,作夢也沒想到會有歐洲國家忽然跑來建交吧。還帶著技術交流與投資呢!而代價呢,就只是多養貓而已。

過不久,鐵木耳大帝執行了即位以來首次的出訪任務。人類幕僚把他抱上辦公桌,用牠可愛的貓蹼,在建交公報上蓋上粉色的手印。牠甚至發表了演說!不過比起詞不達意的喵聲喵語,大家比較在意牠晃頭晃腦的表情就是了。

喔,據說另個大國對建交相當不悅。但無所謂,反正那個大國沒那麼愛貓,據說還會吃貓肉呢,真是不文明!

就這樣,貓帝國送出一籠又一籠的貓移民。國內的貓貴族,也控制在一定的數量底下。

我們不能說,貓帝國完全根除了危機。但我們不得不說,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難題,貓利門總能使出意想不到的招式,靈活運用身為「貓」的特色來達到目的。

正因如此,貓帝國的國政逐漸穩定,在貓利門的領導下,邁向了第十年、第二十年、第三十五年…


raw-image

.....

來自亞洲的韓博士,悠悠哉哉地晃進廚房。

她取出花椰菜和嫩豆腐,放進滾水川燙。接著拿完全沒調味過的里肌肉,把它切細、切碎。接著撈出花椰菜,剪除太硬的梗,擺在肉的周圍,然後將豆腐撒上。就這樣,一道頗具禪意的料理完成了。

「男爵夫人,吃飯囉!」

那條毛色漂亮的暹羅貓,用方程式賽車的速度奔來,還一時剎車不及,在韓博士的腳邊甩尾,打滑撞上韓博士的腳跟。

「我親愛的夫人,這麼猴急可不符合淑女風範啊!」

像個女管家一樣,韓博士教訓他們家的主人。

看著男爵夫人津津有味地吃著,韓博士忍不住想,要是能聽聽牠對料理的感想該有多好…搞不好夫人是個刻薄的美食家,對她的手藝相當挑剔呢。

也或許有朝一日,有人會發明翻譯貓咪內心話的機器…誰知道呢?如果貓都能統治國家,人工智慧都能主持政府,這種程度的發明,應該也輕而易舉吧!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斐列斯紀念日。依照往例,大帝與皇后兩位陛下出席了鐵木耳勳章的頒發典禮。這個勳章以開國元勳鐵木耳一世為名,每年由斐列斯大學的委員會選出國內外對學術最有貢獻的學者。在紀念愛倫‧斐列斯的這一天,大帝將出席典禮,親自頒贈至高無上的榮譽…」

鏡頭帶到了斐列斯大學的現任校長。佝僂的身軀頂著花白的頭髮,畢恭畢敬的在禮堂迎接兩位陛下的到來。

歲月不勞人啊…韓博士嘆了口氣。那位校長可是研發團隊中最年輕的,如今還沒退休的,就剩他一人了。


raw-image

博士永遠無法忘記,他們就要解散團隊,把愛琴海上的輪船之旅,當作熱血青春的最後終點。沒想到,這位渾身銅臭的老胖子舉著紅酒瓶出現在眼前。

「被賦予權力的人工智慧?真是瘋狂。」

他耐心聽完他們的故事,露出了老海盜才有的爽朗笑聲。

「當然,我們可以制定一連串的絕對命令,約束人工智慧的行動。」

那時的韓博士也喝了點酒,變得比往常健談。

「這種命令就跟憲法一樣,卻能發揮比憲法更有價值的效力。因為人類會背叛自己的價值,但人工智慧不會。只要我們仔細計算每個細節,就能利用這點…」

「到最後,誰來統治國家?」

韓博士的長篇大論這個問題打斷,一時語塞。

「人類畏懼AI,不可能讓AI統治國家。你們可以讓AI主持政府,但最後還是要問,誰來統治這個國家?」

博士和她的朋友都放下酒杯,大家一言不發,思考這個大哉問。

最後,眼前這個男人說出早已準備好答案:無人統治的國家,由貓來統治,人工智慧領導──這個媒體所下的聳動標題,如今成為世人讚美「神聖凱薩琳與鐵木耳帝國」的歌詠。

然而隨年紀增長後,韓博士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統治這個國家的,不會是連字都看不懂的西伯利亞貓,也不是得靠人類維修的人工智慧。也有人說,真正的影舞者是研發貓利門的團隊,這當然也是不是答案。

「各位請看,第三代大帝維克多緩緩步上台階。瞧他蹦跳上台階的風采,絲毫不輸先皇。」

電視上,維克多大帝跳上玫瑰紅的軟墊。牠的身旁,正是愛倫‧斐列斯的半身像。

「如果斐列斯先生還在世,一定會對這幕感到相當驕傲…喔!受獎人向大帝行禮,他獲頒物理學勳章…」

韓博士舉起威士忌,向斐列斯的半身像致敬。

「真正統治這個國家的,是創造國家價值的那個人。縱然他的生命隨時間凋零,但他的永恆幽靈,卻持續掌握國家的權柄。」

「以貓之名,你創造了自己的帝國。」

或許有一天,當貓帝國發生革命…可能不會是人,而是貓真的取得人類的智慧,發動了政變推翻西伯利亞貓的王朝。等到天選之貓建立起新的國家,那時,艾倫‧斐列斯的政權才會垮台。

不可能嗎?

貓和人工智慧,都能領導一個國家了。

全篇完


庸俗的白噪音:

您好,不是貓時在此。

感謝大家支持,五個章節的《以貓之名》到此完結。或許有的人會困惑,這樣的結局似乎不算結局。當初在創作聚會時,同伴便評論,這篇小說沒有主幹故事線,反而像是筆記小說一般,我自己則認為,《以貓之名》的目的本來就沒想要說一篇史詩,而是藉由虛構來反映現實中的荒謬。而結尾必然不是封閉的情節,反而是將這個概念─「AI治理、貓咪統治」─遞交給讀者,讓讀者接力《以貓之名》之後發揮想像力。

換句話說,假如你正在想:「我覺得還可以加些故事或人物...」的時候,我的目的已經達成了,這世界永遠歡迎新的故事。

小說是奇妙的存在,無論創作或閱讀,都在滿足人類幻想的欲望。而幻想結束後,回到現實的人們,往往更能平靜與堅強地面對真實的世界。

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個故事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年一本游擊編輯組
70會員
443內容數
一年一本,做好故事。 我們研究故事。 我們撰寫故事。 我們尬聊故事。 同時也幫助所有寫不出故事的人,完成故事。
2025/04/12
本來這一部去年就該出了,但我一直想不出結尾,只知道應該跟轉生失敗有關。直到後來看了心理學家佛洛姆的書《愛的藝術》,才忽然覺得應該這樣寫。這篇可惜的是夢火多龍這個角色有點多餘,但他又是一開始就留好的位置只是沒有發展出故事,此外結局有收得有點草。這些都是可以再補的,不過作為短篇又沒辦法再加了,就先這樣。
Thumbnail
2025/04/12
本來這一部去年就該出了,但我一直想不出結尾,只知道應該跟轉生失敗有關。直到後來看了心理學家佛洛姆的書《愛的藝術》,才忽然覺得應該這樣寫。這篇可惜的是夢火多龍這個角色有點多餘,但他又是一開始就留好的位置只是沒有發展出故事,此外結局有收得有點草。這些都是可以再補的,不過作為短篇又沒辦法再加了,就先這樣。
Thumbnail
2025/04/10
接續上一集摘要。這篇的標題本來要取作「魔王性史」。是的,我原本想寫一些不正經的東西。但寫著寫著就越來越正經了起來。至於魔王的部分,由於我在〈術士〉那篇就很喜歡魔王的設定,就是那種瘋起來很讓人同情的反派,且確實是反派。另外關於盜賊團的起源,靈感來源來自中國「八角籠中」的故事。只是下一集會講得更清楚。
Thumbnail
2025/04/10
接續上一集摘要。這篇的標題本來要取作「魔王性史」。是的,我原本想寫一些不正經的東西。但寫著寫著就越來越正經了起來。至於魔王的部分,由於我在〈術士〉那篇就很喜歡魔王的設定,就是那種瘋起來很讓人同情的反派,且確實是反派。另外關於盜賊團的起源,靈感來源來自中國「八角籠中」的故事。只是下一集會講得更清楚。
Thumbnail
2025/04/08
〈術士:第六階級〉的系列續作。甚麼,這東西居然還能出續作? 除了沿用〈六大階級〉的世界觀,依然嘗試同樣的風格:大量使用假外文音譯的名字、刻意破碎且凌亂的故事。同時,也選了奇幻職業作為主題,而這次的主題是「盜賊」。由於銜接術士篇的世界觀,建議必須得讀那一篇至少魔王的部分。啊,字數到頂了,就先到這邊囉。
Thumbnail
2025/04/08
〈術士:第六階級〉的系列續作。甚麼,這東西居然還能出續作? 除了沿用〈六大階級〉的世界觀,依然嘗試同樣的風格:大量使用假外文音譯的名字、刻意破碎且凌亂的故事。同時,也選了奇幻職業作為主題,而這次的主題是「盜賊」。由於銜接術士篇的世界觀,建議必須得讀那一篇至少魔王的部分。啊,字數到頂了,就先到這邊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有貓咪出沒的街區就是能量好的地方,也意味著居住在該地的人多數都是善良的。身為貓奴,畢生的願望之一就是所有的貓咪都可以有一個家,然而,家的形式有很多種,在社區與居民們一起生活也是種很棒的模式呢。
Thumbnail
有貓咪出沒的街區就是能量好的地方,也意味著居住在該地的人多數都是善良的。身為貓奴,畢生的願望之一就是所有的貓咪都可以有一個家,然而,家的形式有很多種,在社區與居民們一起生活也是種很棒的模式呢。
Thumbnail
歷史悠久且廣泛存在於中國的貓品種。並不是經過專門培育的純種貓,而是自然繁殖形成的混合品種,適應了中國各地的生活環境。數千年前,隨著人類農耕文明的發展,這些貓逐漸被人們馴化,用來捕捉農田中的鼠害,保護糧食。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氣候和環境差異較大,導致中華田園貓呈現出豐富的外觀和特徵。
Thumbnail
歷史悠久且廣泛存在於中國的貓品種。並不是經過專門培育的純種貓,而是自然繁殖形成的混合品種,適應了中國各地的生活環境。數千年前,隨著人類農耕文明的發展,這些貓逐漸被人們馴化,用來捕捉農田中的鼠害,保護糧食。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氣候和環境差異較大,導致中華田園貓呈現出豐富的外觀和特徵。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眾所皆知,貓為流體/軟體動物,有千變萬化之妙,能適應萬千生活環境。然而,除非是「虎類」,不然對於貓貓來說,水域恐怖而不可征服......
Thumbnail
眾所皆知,貓為流體/軟體動物,有千變萬化之妙,能適應萬千生活環境。然而,除非是「虎類」,不然對於貓貓來說,水域恐怖而不可征服......
Thumbnail
臺灣貓界大事-躲貓貓冠軍歐膩終於獲救;而臺灣貓飼料出現食安疑慮,引起貓咪低血鉀症狀。
Thumbnail
臺灣貓界大事-躲貓貓冠軍歐膩終於獲救;而臺灣貓飼料出現食安疑慮,引起貓咪低血鉀症狀。
Thumbnail
阿珍說在去年夏天8月19日的時候,家裡來了一隻俄羅斯藍貓,掛著項圈。一開始,阿珍邀請他進家門吃一些小零食(因為英國養貓的文化是放養,通常大家會讓貓咪出去遊蕩,所以也會常常發生鄰居的貓咪互相串門子),結果..
Thumbnail
阿珍說在去年夏天8月19日的時候,家裡來了一隻俄羅斯藍貓,掛著項圈。一開始,阿珍邀請他進家門吃一些小零食(因為英國養貓的文化是放養,通常大家會讓貓咪出去遊蕩,所以也會常常發生鄰居的貓咪互相串門子),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