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故事開始之前-木馬文化編輯談《克雷的橋》

2019/01/2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木馬編輯室
大家都以為先有《偷書賊》才有《克雷的橋》,實際上是反過來。
朱薩克早年立志寫作,並在苦思故事靈感的二十歲前半看見《克雷的橋》中的關鍵一幕:建橋的少年。此後他便一直尋找著正確的方式,好將《克雷的橋》帶到大家面前。
十三年後,少年終於把他的橋建好了。
那麼,這座橋訴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克雷的橋》中有個來自波蘭的難民,名叫潘妮。她獨自離家,揮別父親,也揮別陪伴她許久的鋼琴,無論如何要在異國找到美好人生。潘妮靠掃廁所掙錢,即使苦,也不輕易投降。即便命運待她苛刻,令她與死神進行一次次推拉,她仍以當初離家的那股傲氣面對,在這個家族史中寫下了不起的詩篇。
故事中還有怯懦了一輩子的麥可。他受不了妻子過世,也扛不了一整個家的重擔,落荒而逃。但遭遇多次挫敗後,他仍鼓起勇氣面對傷痛,回家向男孩們提出建橋的要求。麥可想修建的事物形式上是座橋,意義上是情感,是家人間的重新連結,是父與子間能再次對話。
潘妮和麥可是克雷的父母,也是故事開始前的故事。由他們共同築起的家庭其實毫無特別之處,但那分平實卻更難描寫。《克雷的橋》在起頭打碎鄧巴家橫跨三代的歷史拼圖,散落各個篇章。以母親的離鄉起頭,克雷的失蹤再回歸做收。朱薩克想描繪的不只是家族群像,而是橋的象徵。
故事是朱薩克的橋,是他意圖超越國界和語言的工具,也是連結情感的強大媒介。將要閱讀到這個故事的你,也為他的橋貢獻了一塊拱石。
這麼一來,你也成為了橋。

世界上最偉大的橋,就是家人。

《衛報》譽為朱薩克生涯代表作
描繪澳洲廣闊大地的文學鉅作
《克雷的橋》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木馬文化
木馬文化
為了閱讀而存在,從文學、人文藝術、生活的領域出發,成為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知識傳遞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