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潘妮洛普:
我心中想像妳在去維也納的路上讀這封信的模樣,我要先說,別回頭、別回來,我不會歡迎妳回家,我只會把妳推開。我想妳現在應該很清楚,妳還有另一種人生,有另一種生活方式。」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
《克雷的橋》
一直很喜歡
《偷書賊》這部小說,除了買書、買電影版DVD,還在多年前的幾場閱讀志工培訓課程分享此書。引頸期盼多年,作者
馬格斯.朱薩克終於又完成一部充滿傷痛、修復與和解的
家族史詩鉅作—
《克雷的橋》。
書名的隱喻
朱薩克在序言中提到,寫這本書的靈感第一次出現在他20歲那年(25年前),當時他出外散步,在心中看見一個正在建橋的男孩,為他取名為「克雷頓(Clayton)」。幾個月以後,他又決定將書名改為《克雷的橋》,這樣的改變為他的靈感注入全新深度的意義與情感。
怎麼說呢?原來,從英文的角度來看,「克雷」這個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克雷頓的暱稱,另一個則是黏土,是一種可以用來蓋房子、製作陶器和雕塑的材料。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雙關隱喻,尤其看到朱薩克這樣寫著:
「建材的材料中也包括了他自己,他將自己的整個人生鑄進橋中。」
忍不住在心裡向自己的人生提問:
如果每個人都在建造一座橋樑,那麼,我是為了什麼建橋?這座橋又通往何處?
Photo by Michael Denning on Unsplash
新移民背景成就動人故事
因為母親在納粹二戰時期的慕尼黑,親眼目賭了人類的暴行與人性的高貴,《偷書賊》的故事才得以成形;而這本《克雷的橋》,角色的原型也來自朱薩克的岳父岳母艱苦而美好的移民歲月。
如果只讀第一章,可能會被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粗暴野蠻氣息所矇騙,事實上,當你繼續往下讀就會發現,朱薩克企圖運用他獨特的說故事節奏,透過不斷交錯、跨時空的兩條敘述線,來突顯小說中那位獨自從波蘭鐵幕的潮溼曠野逃亡至澳洲的母親潘妮洛普,那堅毅的身影和剛強的信念,成了這部小說的核心。
Photo by Erwan Hesry on Unsplash
太陽也是另一個隱喻
第二章的幾段描述特別精采:
「她來時拎著一只手提箱,以有利的眼神注視一切。
這裡刺眼的光線令她震驚。
這座城市——
野蠻又蒼白。
太陽簡直是野蠻人,是徜徉天空的海盜。它搶劫了、它掠奪,它什麼都要染指,從最高聳的混凝土,到水面上最小的泡泡。
在她之前待過的國家,在東方集團之中,太陽像是某種玩具或小擺飾。在那遙遠的國度,天氣要陰要雨、要下冰雹或下雪,都由集團控制,跟那顆偶爾露臉的可笑小黃球無關。溫暖的天氣不常,即使是最最乾燥的下午,依然有下雨的可能,毛毛細雨任意濡濕雙腳。此時,共產主義歐洲正在慢慢走下坡。
⋯⋯⋯⋯
她忘不了降落此地時感受到的驚慌與恐懼。」
Photo by Daoudi Aissa on Unsplash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個18歳的女孩即將迎向自由、展開新移民生活的不安和恐懼。作者這樣形容:
「飛往遙遠的南方,模樣有點像是直接飛向太陽。」
為了讓女兒潘妮洛普成功「飛向太陽」,父親從她小時候就讓她學琴,為的就是以參加維也納音樂盛事的名義,把她送去奧地利的難民營,再飛往另一個自由的國度,然後叫她永遠別回來。
一位父親用盡心力為女兒的逃亡鋪路,成了這部鉅作的故事起點,這讓從小學音樂只為了培養興趣和心性的我為之震憾!大時代的家庭悲歡聚散,也讓人動容不已。
Photo by Geert Pieters on Unsplash
後記
如果仔細閱讀博客來的評鑑,會發現這本書評價十分兩極,不是一顆星,就是四到五顆星!😂看不下去的人,大都覺得這本的敘事手法和《偷書賊》差異太大、太跳躍而有些不知所云。而極度推崇的讀者則是被朱薩克筆下描述的家族史詩感動而心甘情願重讀幾回。
至於我呢?實在很難評價這本書,只能說,整個閱讀歷程就像拿著放大鏡,不斷的檢視自己複雜的心理狀態,彷彿,身為讀者的我,也成了故事裡的一部分。
「閱讀不光只會感到愉快或是興奮。有時也會一行一行細細品味,同樣的文章一再反覆回頭看,抱頭苦思,進度緩慢。經歷過這番苦思的結果,眼界會豁然開朗。就像走完漫長的登山路線後,前方突然出現開闊的視野一般。」
「閱讀當中,也有痛苦的閱讀。」
「愉快的閱讀固然也不錯,但如果是愉快的登山路線,能看到的景致也有限。雖說道路險峻,但絕不能責怪山林。喘著氣,一步一步走上山頂,這也是一種登山的樂趣。」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需要先反芻再繼續慢讀的史詩巨作,喜歡「冒險」的人不妨試著攀登朱薩克的這座文字山吧!
馬格斯.朱薩克的書都很厚重,但他獨有的敘事節奏卻讓人忍不住跳進文字裡,於是,讀者也成了故事裡的一部分。
博客來書籍內容簡介: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裡總有一座橋,這座橋,就是家人。
鄧巴家的男孩沒有母親,也不需要父親。
母親的病逝雖在他們心中留下傷痛,父親的離家卻讓兄弟羈絆更加堅強。但在他們以為人生也許就是如此時,父親突然回到家,提出令人不解的要求:他希望五人跟他去蓋一座橋。五兄弟中,只有克雷願意答應。其餘四人不明白這座橋有何意義,也不懂他為什麼背叛兄弟情誼。但從好久以前克雷就知道:他就是那座橋,只有他,能修復這個家庭受的一切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