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一出生就註定身處不同國度,手握《綠皮書》才能看見的「絕命村」

2019/01/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深夜切勿獨自出門、請小心避開所有可能刺激到旁人而引發的暴力騷擾,出外必須依靠「安全指南」謹慎挑選友善店家的生活,你可以想像嗎?或者這一切看來其實有些悲哀的熟悉?
  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我們都以為種族歧視是上個世紀末的產物──那些曾經的壓迫與痛苦顯得老舊又過時,在清爽整潔的高科技現代社會,一切都早已過去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的作者麥特.羅夫出生於紐約,身為白人的他之所以寫出以黑人為主述視角、充分挑戰洛夫克拉夫特白人史觀的《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的動機,全出自於他在學生時期某個難以忘記的回憶。
  麥特.羅夫提到,他在念康乃爾大學的時候,在一次與他的朋友約瑟夫的閒談,大概可以被視為催生《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的關鍵時刻。那一次的對話內容是這樣的:
  麥特.羅夫向來習慣在康乃爾校園周邊的農場長程健行。有一天,他跋涉回來,途經校內非洲研究中心宿舍,找他的朋友約瑟夫聊聊。羅夫今天的行程相當愉快,於是他也建議約瑟夫不妨到鄉間走走,卻引來朋友一陣訕笑。
  約瑟夫說,「是啊,聽起來很好玩。但我沒法在鄉村小路上健行,我是黑人。」
  羅夫說,「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這邊又不是老南方,我們在紐約州啊。」
  「對啊,我們在紐約州啊。」
  這幾句話讓麥特.羅夫重新回想他的健行之旅──他在鄉間小路上碰到的人,的確都是白人,而且都是養狗的白人,開的貨卡上面還有槍架。羅夫的旅程沒有受到任何人的騷擾,但是,如果是身為黑人的約瑟夫呢?待遇想必大不相同。從那時起,他才驚覺:雖然同樣住在現代紐約,他認為再自由開放不過的環境,約瑟夫與他的感受差異之大,彷彿兩人身處不同國度;而身為黑人的約瑟夫感受到的國界,顯然比他緊縮得多。
  這也或許是為什麼在《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中,麥特.羅夫安排主角作為《黑人旅行安全指南》取材的寫作者。這本旅行指南的雛型源自於在1936年真實出版的《黑人旅遊綠皮書》(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這本被稱為「綠皮書」的指南,列出了在全國範圍內,非洲裔美國人可以停留、用餐和享受服務的地點。這本書有效的為非洲裔美國人規劃了在美國遊玩的安全路線,讓他們得以擺脫1876年以來一系列吉姆·克勞法頒布下,美國南部各州及邊境各州對有色人種實行的種族隔離與歧視。但這本書的出現,同時也反映著,非洲裔美國人為了對抗法律上的種族隔離,不得不發展出相對應的下層結構,不僅是為了抗爭,更是為了在既存的現實世界中過日子。
在1936年真實出版的《黑人旅遊綠皮書》(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
  如果你從來不需要「綠皮書」就能自在安穩的生活,那麼你或許一輩子也發現不了,有些人雖然跟你活在同一個地球上,但他們同時也身處於一個你永遠無法想像的「絕命村」。麥特.羅夫說,當他注意到這點時,他也立即發現非裔美國人至今仍面臨諸多排擠形式,其中之一就是把他們攆出通俗想像。從類型小說誕生開始,其實不乏黑人的類型小說迷,但絕大多數無人理會,要不,就是備受奚落。知名作家在螺螄拜恩在其書評文中也玩笑提出她個人研發之「黑人守恆定律」(在好萊塢恐怖片系統中,隨著時間推移,黑人的總額保持不變),直指黑人即使在影視文學作品中,仍永遠是弱勢那方。
《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用暗黑魔法顛覆種族隔離時代!
  讀到這裡,你還認為種族歧視已經不復存在了嗎?不管你是否曾意識到他人的世界,讀小說吧!小說會是引領你前往另一個國度的「綠皮書」。翻開《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歡迎來到黑人處處寸步難行的絕命家鄉,身邊到處都是怪物,有時它是洛夫克拉夫特的舊日支配者,有時是警察、三K黨,有時只是普通的登記選民……
91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