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美劇|動畫|愛x死x機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短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本系列由《死侍》首集導演 Tim Miller 主創,並與《控制》導演 David Fincher 一起擔任執行製作,全部共 18 集,彼此的故事互不相關,動畫、科幻/奇幻是其共同語言。一集 6 ~ 17 分鐘不等,輕薄短小,很適合沒時間追劇的人用來忙裡偷閒。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動畫≠卡通,本系列可是 18+ 的作品,部分集數的血腥暴力和性愛是沒在客氣的,請自行斟酌觀賞。

raw-image

短篇動畫省去了長片需要交代背景和塑造角色的負擔,卻也考驗編導「在短時間內流暢地說完一則故事」的功力,本系列在這點上非常成功。而各篇的動畫風格與內容題材大相逕庭,從「茲瑪藍」的充滿哲思,到「架空歷史」的惡趣味;從「天鷹座裂縫之外」的太空科幻,到「祝你順利」的蒸氣龐克;還有「三個機器人」、「當優格佔領世界」、「冰河時期」對人類愚蠢的諷刺,「索妮的優勢」、「套裝」、「幸運13」的激烈戰鬥,「目擊者」風格強烈的視覺,以及「魚夜」對消逝的自然環境之緬懷等等。無論你喜歡什麼類型的影視作品,大概都能在這裡面找到自己喜歡的篇章。

raw-image

我覺得每一部都有可看之處,若硬要選最喜歡的幾部,因為我對動畫技術的細微優劣完全外行,所以我會傾向從故事本身去考量,三個機器人、冰河時期、當優格佔領世界、魚夜,應該會是我的前四名。然後一定要特別提幸運13,雖然劇情不算突出,但有 OITNB 的 Poussey 就是要給讚(腦粉)。

raw-image

補充:大部分集數都是改編已出版的短篇故事,如果你對某一集的原著有興趣,請留意該集片尾名單的「based on a short story」,或者直接看網路上有人整理好的這篇

raw-image

歡迎追蹤粉專 影劇業餘觀察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文的觀影筆記的沙龍
59會員
132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2022/10/15
首季落幕,來講講身為非硬核魔戒迷所看到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2/10/15
首季落幕,來講講身為非硬核魔戒迷所看到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1/07/21
不是個完美的結尾,但也不算爛尾。能看到所有主要角色的故事都迎來一個相對美滿的句點,還是很令人欣慰。
Thumbnail
2021/07/21
不是個完美的結尾,但也不算爛尾。能看到所有主要角色的故事都迎來一個相對美滿的句點,還是很令人欣慰。
Thumbnail
2021/06/16
這部劇也是那種,一出現就注定成為年度好評美劇的作品。以下主要分享觀後感,不會講到案件細節。
Thumbnail
2021/06/16
這部劇也是那種,一出現就注定成為年度好評美劇的作品。以下主要分享觀後感,不會講到案件細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秘密內幕-女警的反擊》是一部有趣的警察職場動畫。《愛x死x機器人》是一場出色的創意短片展覽。《詐騙天才》是一部有新意的印度娛樂犯罪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有著巧妙設計的經典驚悚片。《獨家腥聞》是相當獨特且探討現代問題的優秀犯罪電影。《Nintendo Switch 運動》是一款不錯的派對體感遊戲。
Thumbnail
《秘密內幕-女警的反擊》是一部有趣的警察職場動畫。《愛x死x機器人》是一場出色的創意短片展覽。《詐騙天才》是一部有新意的印度娛樂犯罪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有著巧妙設計的經典驚悚片。《獨家腥聞》是相當獨特且探討現代問題的優秀犯罪電影。《Nintendo Switch 運動》是一款不錯的派對體感遊戲。
Thumbnail
Netflix現象級科幻動畫短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在一片呼聲中終於上線。如今已半月有餘,相比一戰封神的第一季,和差評頗多的第二季,第三季的表現也是賺回了不少口碑。 期待中的問號不可避免,由此引發到另一個相關問題——我們的科幻寫作會好嗎?什麽樣的科幻作品才是讀者喜歡和期待的呢? (完)
Thumbnail
Netflix現象級科幻動畫短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在一片呼聲中終於上線。如今已半月有餘,相比一戰封神的第一季,和差評頗多的第二季,第三季的表現也是賺回了不少口碑。 期待中的問號不可避免,由此引發到另一個相關問題——我們的科幻寫作會好嗎?什麽樣的科幻作品才是讀者喜歡和期待的呢? (完)
Thumbnail
  《愛x死x機器人》是由數量不等、風格各異的短篇動畫結合成輯。於2019年剛在netflix上架時所造成的轟動非同凡響,那可說是一段解放觀眾想像力的狂想曲。然而,在眾人引頸期盼下,2021年推出的第二輯反而帶來慘烈的評價。今年的第三輯或許也是最不受期待的,而它究竟能否斬斷去年的枷鎖呢?
Thumbnail
  《愛x死x機器人》是由數量不等、風格各異的短篇動畫結合成輯。於2019年剛在netflix上架時所造成的轟動非同凡響,那可說是一段解放觀眾想像力的狂想曲。然而,在眾人引頸期盼下,2021年推出的第二輯反而帶來慘烈的評價。今年的第三輯或許也是最不受期待的,而它究竟能否斬斷去年的枷鎖呢?
Thumbnail
Netflix《愛x死x機器人》第三季於5月20日推出,總共9集,不同的精緻動畫依舊展現各自獨特的風格,但保有暗黑與血腥風格,其中《吉巴羅》、《差勁旅行》、《機器的脈動》、《殺戮小隊開殺》等作品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Netflix《愛x死x機器人》第三季於5月20日推出,總共9集,不同的精緻動畫依舊展現各自獨特的風格,但保有暗黑與血腥風格,其中《吉巴羅》、《差勁旅行》、《機器的脈動》、《殺戮小隊開殺》等作品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上周四看完Netflix影集《愛x死x機器人》,覺得很衝擊(平時少看這類影集),想寫一些想法與思考。 
Thumbnail
上周四看完Netflix影集《愛x死x機器人》,覺得很衝擊(平時少看這類影集),想寫一些想法與思考。 
Thumbnail
這部作品最近紅到翻過去啊!所以我當然也看了,因為事先知道這玩意兒童不宜,還得挑小孩看不到的時候看勒! 這類短篇作品集其實並不少見,雖說過去可能都是合集,這次是一部一部上映的,但還是擺在一起討論。 說起這類作品,我最早有印象的是機器人嘉年華,想當初在卡漫社辦的卡漫周,我在活動中心第一次用大螢幕看到這部
Thumbnail
這部作品最近紅到翻過去啊!所以我當然也看了,因為事先知道這玩意兒童不宜,還得挑小孩看不到的時候看勒! 這類短篇作品集其實並不少見,雖說過去可能都是合集,這次是一部一部上映的,但還是擺在一起討論。 說起這類作品,我最早有印象的是機器人嘉年華,想當初在卡漫社辦的卡漫周,我在活動中心第一次用大螢幕看到這部
Thumbnail
第二季完食,只有一個感想,是受到疫情影響嗎?製作的長度和集數(8集)也太少了,最長的只有18分鐘,看完只覺得看了一堆動畫短片,意猶未盡。
Thumbnail
第二季完食,只有一個感想,是受到疫情影響嗎?製作的長度和集數(8集)也太少了,最長的只有18分鐘,看完只覺得看了一堆動畫短片,意猶未盡。
Thumbnail
揉合性、死亡等元素的《愛×死×機器人》是一種替代經驗、甚至是一種替代性學習(Vicarious Learning),讓我們透過觀察,就能取代冗長的嘗試與錯誤的親身經歷,而在回到社會時能「活得更文明」。
Thumbnail
揉合性、死亡等元素的《愛×死×機器人》是一種替代經驗、甚至是一種替代性學習(Vicarious Learning),讓我們透過觀察,就能取代冗長的嘗試與錯誤的親身經歷,而在回到社會時能「活得更文明」。
Thumbnail
本系列由《死侍》首集導演 Tim Miller 主創,並與《控制》導演 David Fincher 一起擔任執行製作,全部共 18 集,彼此的故事互不相關,動畫、科幻/奇幻是其共同語言。一集 6 ~ 17 分鐘不等,輕薄短小,很適合沒時間追劇的人用來忙裡偷閒。
Thumbnail
本系列由《死侍》首集導演 Tim Miller 主創,並與《控制》導演 David Fincher 一起擔任執行製作,全部共 18 集,彼此的故事互不相關,動畫、科幻/奇幻是其共同語言。一集 6 ~ 17 分鐘不等,輕薄短小,很適合沒時間追劇的人用來忙裡偷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