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製作篇】03:上身嵌入件粗造型製作與三件整合

2019/04/1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位於巴力標誌性的胸口寶玉下方有一塊橫跨上身與中腰的特殊「寶玉托」造型。由於這塊沒有機能的造型對零件群的干涉形式為嵌入類,考量結構強度的因素和搭建彈性的前提,直至現在上身與中腰完成整合後才能方便的製作。
「寶玉托」的左右二側板是造型的決定點,為了呈現弧面的造型,其將以T型支架配合兩側造型版加上蒙皮來搭建、是少數混用搭建法的案例。
相較於過去的造型數據量測,由於數位粗模的建置時不考慮物理存在的厚度與干涉的狀態,「寶玉托」的造型取量建議從托架前端開始計算、一路延伸至造型外框底側。這樣的預估長將能同時兼具不露搭建的破綻與最少對內構造的干涉
取得數據後,以鉛筆在膠板上繪製出側板輪廓、用筆刀切整修出托架下端的弧度完成單片造型,並對其進行一次複製。
小技巧:為了下一小節方便與機身中軸線切齊,老師建議在圖中的T型支架外側面上預留一道鉛筆標記的軸線筆跡。
以側板為基礎,在沒入機身內部的區域沿著側板邊垂直貼立底面,並在造型內部置入橫向支撐用的膠板。
完成兩面封閉後,以薄膠板沿著造型露出於機身前端的弧面進行蒙皮貼附、經連續兩層黏貼後即可得到穩定的構型。
製作的過程中,基於「寶玉托」的安裝會先經過中腰後才與上身相貼好實地繪製干涉輪廓的步驟需求,故先取實際的框架寬度對中腰進行前面開口。
上身的切除評估線考慮零件分離的特徵,不包括可拆卸的寶玉本身,但會涵蓋一部分基座外環構造與底座平面以減少後段造型修飾的複雜程度。
之後以手鋸或電動鋸的方式切穿上身的裝甲弧面,然後將寶玉基座區域的一段與內部中胸T形框體前段的PC零件安置蓋邊沿切齊,完成整修。
之後,為了補償移除動作中造成的不密合並再次整修前胸裝甲,則以下圖「寶玉托」包裹膠帶假組的形式,並配合瞬間膠補土和打磨進行精製。
目前的狀況下,寶玉和「寶玉托」兩者在接觸面的形狀不吻合也亦沒有「托持」感,所以必須針對原設計的「嵌合」感進行整修。
因為前段沒有支架而且上端保持開放,所以膠板還具備一點形變的彈性。假組壓入後同上圖可用鉛筆大約勾勒出干涉的情況,然後再次拆下、如下圖切除範圍。
因為是粗量造型,所以必然會在裝甲邊緣留下縫隙。同樣的使用膠帶包裹寶玉,然後對「寶玉托」托持處的內部注入瞬間膠補土,靜待乾燥便可完成高密度的嵌合。
在巴力的製作流程裡,有些步驟因為要等待漫長的補土乾燥與零件的交互關係,故無強制性的先後,處於平行的狀態。如果各位是以本小節先行、事後才製作「寶玉托」結構的步驟規劃,則大頭老師建議寶玉托的沒入端長度可另行討論。
詳細的規劃策略,將會於本節的Special Notice中備註。
腰部連接基座的安設概念可看作一系列「粗開口→假組棒插入→校正洞口」的連續組合應用。而為了使開孔能夠在合理的位置一次到位,在進入此步驟前應該先將下腰目前上蓋的球形PC零件拔除進行堆疊假組,紀錄腰部之間的線性關係。
堆砌時須注意全體中軸線必須維持一致。此時過去在表面下留下的中軸線便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這是堆砌假組中唯一能檢測是否歪斜的工具。
後以等同下腰串插PC零件的塑膠棒直徑的鑽子壓著中腰點一氣打通至上身內部中胸框體底板。完成圖一如前面不小心露臉的樣貌:
實際上,本步驟平行的時間點大約和「寶玉托」是同步的。
因為位於中身框體底部並貫穿中腰的基座必須能容納下腰的相對大型PC件的關係,依照其直徑長選擇適當的膠管、以套筒堆砌的方式限縮出有效的範圍減少灌注瞬間膠補土的量,並框出基座棒所需的粗度。
以套筒的最小內徑等於中胸框體下側基柱棒的最寬條件,為了能校正之前可能有輕微打偏開口的孔洞,所以該棒也採用相同的套筒模式進行安置。
此模式下,老師使用大膠管套小膠棒的小膠棒直徑為框體孔洞拓孔的依據,在不做分件可拆的前提下直接配合補土進行固樁立柱。靜待乾燥穩固後,即可測試性的將一系列的管棒進行套合確認鉛直。
在此同時,配合裁剪一塊正方形薄膠板配合基柱一共四疊組合的最外膠管直徑長為內徑的大膠管薄切片以開孔立柱法組成用於調整腰關節位與防腰內零件旋轉的墊片,使之套於主軸連結基座維持一定可滑動的狀態。
截至目前為止,腰部關節基座的組成是由兩組套筒管再套接構成的層疊機構。
在上身對中腰的相對關係基底被確立後,取卸除的上身底面框體長度數據、合併墊片上的大管外徑長對中腰層板拓孔。
經堆疊假組確認位置無誤後,於該平面的一側切出可互抵的小口並將整面墊片並用瞬間膠補土進行孔位垂直校正。完成下圖的構造:
基於必須保持上身和中腰的分件和翻模需求,此一連續直立棒柱步驟的終點和傳統的頸部和頭部內側球形凹臼建置的策略有些許不同,是直接刨挖並打磨塑膠材料形成符合下腰PC零件直徑的球形容納構造的。
在使用極少許的瞬間膠補土補償造型壓印並於乾燥後輕輕的分拆上身與中腰後,三段造型的機身終於完成整合。
當然,老師仍建議各位仍要不厭其煩、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假組。此時可以確認求關節的咬合狀況與腰部的線性關係、知曉正式完成後的可動性好壞。現時點的可動如下圖呈現之樣貌:
前彎動作測試
後仰動作測試

次回,【腰部製作篇】堂堂完結!
補足尚未登場的「偽駕駛艙蓋」與「寶玉托」的下端、解決可動造成的透光縫隙及塑造機身內部精密多重驅動構造的精細匠魂─充滿全力的原型熱誠,將由你見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7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Developer Logs 【01】
《鑽磨誌》
《鑽磨誌》
暱稱SAM (Self-Assembly Modification的縮寫)。成立於2014年,結合企劃、原案、設計、插畫、原型製作與其教學,探索想像固著方式邊疆的跨領域的社團與創作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