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腰部製作篇】02:中腰構造搭建與正胸嵌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在上回的腰部製作篇中,大頭老師以箱型搭建為出發,施加補土、膠板與後製開口及穿孔,完成了機身軀幹比例的重點─下腰段落的造型、並保留了向上與下組件串連的物理接點。
為了能與上身完成串聯,本回的製作焦點,則著眼於前回以相機配合繪圖軟體所得出最佳身腰關係的實踐:中腰段的製作。

raw-image

相較於方整塊狀的下腰,中腰部份為了能忠實的呈現自胸口向下概念設計稿的弧面構造,將改以【上身製作篇】01中所提及的蒙皮法擔當造型構成的大任。

raw-image

如同正胸外裝甲的弧面,蒙皮法所使用的骨架需以尺規量測3D粗模拆解的列印圖資並實際取樣零件的預留空間。衡量腰身的弧面斜率變化大小後,大頭老師決定將上腰粗分3階段面的九邊形,然後以鏡射複製法左右拼接層板。
之後,利用方形中空膠條截出前言中經數位估計的最佳中腰長,扣除層厚度後依照弧度變化插入適當的間距充當支柱。結果如下圖所示:

raw-image
raw-image

有了完整的三層支架後,先沿著九邊形的最大內角 (反過來說最小外角)的交界邊以0.5mm的薄膠板貼出弧面、切去過長的膠板後,再行完成剩餘的包覆動作。以此手法包覆的好處可讓同時具備弧度和邊角接合的面最少的整修與最大的密合度。

raw-image

為了提供足夠的壁面強度,在第一層蒙皮後,依舊再次不厭其煩地以0.5mm膠板配合快乾膠補土再行貼上第二層壁面。本處貼邊順序與第一次相同。
之後移除上層與下層─也就是與上身和下腰接觸面─的支架膠板,和下腰進行整合假組確認其關聯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與傳統1/100 MG等級鋼普拉的外添裝甲的內構連動腰不同,為了遮蓋腰部可動所造成的空洞破綻,巴力採用了RE級的身腰局部嵌合機構。下列小節中,各位將跟隨大頭老師的步進,從標記干涉的殼層、清理物理的結構到設置相關的連結機制,完成一系列上身與中腰的整合。

raw-image

上身與中腰嵌合的第一步,是在上身裝甲上標示出所有零件與可動干涉的範圍。下列是干涉的項目與標記的方式:

  1. 左右胸進氣道外裝甲後段底部:使中腰後部平面與噴射鰭基座連結面切齊,以筆標註出左右胸尾段的裝甲層妨礙嵌入的最大值範圍。
  2. 向量噴射鰭片基座底段:後腰部平面一開始的最長基準數據便是取樣自T形中身框體與基座連結處底部平面延伸的長度。直接測量基座底部該區的數據,然後以筆標記出裁切最想範圍、平行線向外擴張些許以供誤差彈性使用。
  3. 前胸弧面裝甲:直接量測前胸裝甲與中腰後平面切齊齊片基座之狀態下,裝甲面干涉區域的深度與寬度,並以筆標記在中腰正面上。
  4. 左右進氣道外裝甲前段底部:和第3點的前胸弧面裝甲同時執行。因干涉屬性和第1點相同,故標記手法彼此類似。
raw-image
raw-image

接著,選用稱手的工具─無論是傳統的手鋸、鋸片或電動圓鋸,切除標記的干涉處。第2與3點的加工,則可在拆卸左右胸進氣道裝甲後,依編號順序鋸除干涉區域達成中腰修整的目的。

raw-image
raw-image

當一系列的移除步驟完成後,因實際兩者相嵌的位置則受斜面零件的收束與穿插遮蔽的互動關係,原先胸部進氣道左右二片裝甲的干涉點標記受中腰開口最大處的粗設影響,勢必會在正面與背面尾段留下如圖的構造破綻:

raw-image

為了使彼此的組裝密合度和視覺破綻降到最小,干涉的切口處必然要做縮小的處理。大頭老師在此使用了膠帶遮蔽嵌入面的瞬間膠補土灌注法來填補空缺。

raw-image
raw-image

如同於【上身製作篇】09所提的進氣道框體製作一段所述,凡是造型出現上寬下窄的結構,都會在翻模時產生死角。

raw-image

而修正中腰下方開口處的死角手法,首先得從標記內縮範圍開始:

raw-image

以筆貼著邊勾勒出內縮的極限,配合下腰的最長邊數據來避免填補後的零件干涉。
至於該如何填滿內縮的範圍呢?以下幾種方式可供參考:

raw-image

其一:切入置換法。
使用手鋸沿著邊緣向內縮標記邊下手,鋸出一條溝槽後插入薄膠板並點入瞬間膠補土黏貼,修除多餘的突出後即可完成填滿。
這種技巧適合短連續轉角處的深翻模死角邊,如中腰的後背處。

raw-image

其二:膠板填補法。
裁切薄膠板短片直接靠壁並以瞬間膠補土點貼形成內框,是最簡單也常見的做法。適用於長邊但淺翻模死角邊的構造,如上圖的中腰左右側。

raw-image

其三:補土填補法。
使用厚膠板貼附膠帶,在對翻模死角注入瞬間膠補土後以膠帶隔絕面擠壓、乾燥後形成填補面。本方法適合翻模死角邊的短邊使用;如果要用在長邊的話,必須考量使用位置做必要的造型修整,反而不如膠板填補法簡單。
加工完成後,當前上身與中腰合併的情況如下圖假組所示:

raw-image

次回,迎接腰部篇的最高潮!
要如何在維持可動的情境下詮釋巴力胸口寶玉下方的托架造型?又該如何透過卡榫與限制點的設計,讓假組的三段身能快速的分離又合體?
重磅結構製作的極意、模型玩家的你,不容錯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65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Developer Logs 【01】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鑽磨誌》的沙龍
36會員
56內容數
對模型技術渴望更上層樓、對原型世界充滿想像、對創作實踐懷抱憧憬? 由創作社團《鑽磨誌》企劃,小說「世界最高最強(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結婚」一作的主角機「魂殼裝攻 巴力」,現在準點整時超越次元、完全無欠地與製作攻略一併抵達!
2019/04/30
平成最後一日的模型製作教學,現在正式抵達! 自整合完成的軀幹出發,大頭老師將帶領模型愛好者們探究製作最後的細節處理─如何在造型追建中保持可動的有效?又該如何替整改多次的機身裝甲縫隙添加精密質感? 答案盡在此回中;而上身與腰部的六個月史詩旅程、也將於本回堂堂落幕!
Thumbnail
2019/04/30
平成最後一日的模型製作教學,現在正式抵達! 自整合完成的軀幹出發,大頭老師將帶領模型愛好者們探究製作最後的細節處理─如何在造型追建中保持可動的有效?又該如何替整改多次的機身裝甲縫隙添加精密質感? 答案盡在此回中;而上身與腰部的六個月史詩旅程、也將於本回堂堂落幕!
Thumbnail
2019/04/15
三段就位,只欠接合! 從再開破立連續忠實呈現巴力富個性的「寶玉托」嵌入機構起、直到安置於上身中胸框體底面並貫通中腰中層的球形凹臼基座,威儀與風格滿點的身體正接近尾聲! 如何規劃連續穿插型零件、維持各項分離卻可假組的關聯? 又該怎樣維持一貫切齊、塑造身腰完美脊線? 見證完全製作大成的巔峰、就在此處!
Thumbnail
2019/04/15
三段就位,只欠接合! 從再開破立連續忠實呈現巴力富個性的「寶玉托」嵌入機構起、直到安置於上身中胸框體底面並貫通中腰中層的球形凹臼基座,威儀與風格滿點的身體正接近尾聲! 如何規劃連續穿插型零件、維持各項分離卻可假組的關聯? 又該怎樣維持一貫切齊、塑造身腰完美脊線? 見證完全製作大成的巔峰、就在此處!
Thumbnail
2019/03/16
採用了經典的三段上身的設計思維,巴力的開發,進入腰部的區域! 面對可動的需求與結構強度的兩立,並且想掌握3D粗模所未深入的比例領域維持最佳的詮釋,該如何制訂製作策略、又該選用那些關節來達成目標?透過膠板建置粗形、以瞬間膠補土填充變化造型的製作篇章,再下一城!
Thumbnail
2019/03/16
採用了經典的三段上身的設計思維,巴力的開發,進入腰部的區域! 面對可動的需求與結構強度的兩立,並且想掌握3D粗模所未深入的比例領域維持最佳的詮釋,該如何制訂製作策略、又該選用那些關節來達成目標?透過膠板建置粗形、以瞬間膠補土填充變化造型的製作篇章,再下一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次繼續參加動作健康360的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Larry開設的課程,主題針對軀幹(腰胸頸)作討論 前半部針對骨骼學做脊椎椎體做基本介紹,脊椎本身上還有許多構造,每個構造都有其意義和功能,旋轉、側彎、彎曲伸直的時候,小面關節如何開和合,另外也解釋了錐弓解離、閃到腰、椎間盤突出在X光下長怎麼
Thumbnail
這次繼續參加動作健康360的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Larry開設的課程,主題針對軀幹(腰胸頸)作討論 前半部針對骨骼學做脊椎椎體做基本介紹,脊椎本身上還有許多構造,每個構造都有其意義和功能,旋轉、側彎、彎曲伸直的時候,小面關節如何開和合,另外也解釋了錐弓解離、閃到腰、椎間盤突出在X光下長怎麼
Thumbnail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
Thumbnail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
Thumbnail
如果平鋪直敘的使用現有的髖關節轉動系統,巴力概念稿中較淺的骨盆、前襠裝甲的造型與粗厚的大腿三者組成的,是抬腿的干涉惡夢。如何在盡可能維持原始設計的同時增大可動域的空間?該如何安排最佳的施工順序,以利和未來各項裙甲零件接合? 從破壞中再生─採用箱型引出的可靠結構,搭配修飾的臀部製作,現在、揭開序幕!
Thumbnail
如果平鋪直敘的使用現有的髖關節轉動系統,巴力概念稿中較淺的骨盆、前襠裝甲的造型與粗厚的大腿三者組成的,是抬腿的干涉惡夢。如何在盡可能維持原始設計的同時增大可動域的空間?該如何安排最佳的施工順序,以利和未來各項裙甲零件接合? 從破壞中再生─採用箱型引出的可靠結構,搭配修飾的臀部製作,現在、揭開序幕!
Thumbnail
穩固的自立於大地是原型製作技術掌握的總考驗、也是模型玩家必須獲得滿足的關鍵─透過對機身重心的估計、當前可動期望範圍的安排,如何規劃適切的腳掌造型、鞋跟高度並營造機身比例的視覺修飾感? 迎向把玩與可動極限的高跪姿製作挑戰,現在,於嶄新的腿部製作篇揭開序幕!
Thumbnail
穩固的自立於大地是原型製作技術掌握的總考驗、也是模型玩家必須獲得滿足的關鍵─透過對機身重心的估計、當前可動期望範圍的安排,如何規劃適切的腳掌造型、鞋跟高度並營造機身比例的視覺修飾感? 迎向把玩與可動極限的高跪姿製作挑戰,現在,於嶄新的腿部製作篇揭開序幕!
Thumbnail
在「雙轉軸膝可動關節的腿內構與造型整合 後篇」到來前,為了減少分件留下的造型斷點、設計止轉的停點與串聯複數零件以利腿後續的加工,製作的篇章、突入分歧的番外篇! 如何拆解複雜的造型成簡單構型進行個別加工?又該怎樣安排製作的流程減少干涉的發生?補土澆淋積層的完全型、盡在本回登場!
Thumbnail
在「雙轉軸膝可動關節的腿內構與造型整合 後篇」到來前,為了減少分件留下的造型斷點、設計止轉的停點與串聯複數零件以利腿後續的加工,製作的篇章、突入分歧的番外篇! 如何拆解複雜的造型成簡單構型進行個別加工?又該怎樣安排製作的流程減少干涉的發生?補土澆淋積層的完全型、盡在本回登場!
Thumbnail
拉近想像與現實的距離! 目標媲美塑膠射出成型模型的高可動腿部,奠定未來造型與機構表現件必須的基礎回─活用膠板與棒的垂直立柱與汽車補土壓印技巧,使用夾件安定結構、充填部件內部空洞增進零件咬合力代表的開發中篇,到著!
Thumbnail
拉近想像與現實的距離! 目標媲美塑膠射出成型模型的高可動腿部,奠定未來造型與機構表現件必須的基礎回─活用膠板與棒的垂直立柱與汽車補土壓印技巧,使用夾件安定結構、充填部件內部空洞增進零件咬合力代表的開發中篇,到著!
Thumbnail
面對具備中隔板分成上下段落又彼此干涉的段落造型隔板,上通膝蓋、下達腳踝又前推膝裝甲的小腿內構,究竟該如何規替預留未來施作的空間、細緻的呈現複雜的造型? 大腿摩擦力咬合式簡易內構的延伸,舉一反三,製作的變通與更多細節的提點,盡收小腿內構回中!
Thumbnail
面對具備中隔板分成上下段落又彼此干涉的段落造型隔板,上通膝蓋、下達腳踝又前推膝裝甲的小腿內構,究竟該如何規替預留未來施作的空間、細緻的呈現複雜的造型? 大腿摩擦力咬合式簡易內構的延伸,舉一反三,製作的變通與更多細節的提點,盡收小腿內構回中!
Thumbnail
說到臀部,大家會想到什麼? 作為負責連接下肢與各色外裝甲的集結點,決定早先完工的腰身旋轉性能、底定未來延展的雙腿可動,模型的臀部理當與上身同等重要、卻也因所處的位置尷尬而常遭冷落。究竟巴力該如何呈現站立於大地的英姿、處理造型單純卻機制複雜的可動? 集結所有技法的關鍵步驟,現在抵達!
Thumbnail
說到臀部,大家會想到什麼? 作為負責連接下肢與各色外裝甲的集結點,決定早先完工的腰身旋轉性能、底定未來延展的雙腿可動,模型的臀部理當與上身同等重要、卻也因所處的位置尷尬而常遭冷落。究竟巴力該如何呈現站立於大地的英姿、處理造型單純卻機制複雜的可動? 集結所有技法的關鍵步驟,現在抵達!
Thumbnail
採用了經典的三段上身的設計思維,巴力的開發,進入腰部的區域! 面對可動的需求與結構強度的兩立,並且想掌握3D粗模所未深入的比例領域維持最佳的詮釋,該如何制訂製作策略、又該選用那些關節來達成目標?透過膠板建置粗形、以瞬間膠補土填充變化造型的製作篇章,再下一城!
Thumbnail
採用了經典的三段上身的設計思維,巴力的開發,進入腰部的區域! 面對可動的需求與結構強度的兩立,並且想掌握3D粗模所未深入的比例領域維持最佳的詮釋,該如何制訂製作策略、又該選用那些關節來達成目標?透過膠板建置粗形、以瞬間膠補土填充變化造型的製作篇章,再下一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