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攻略--走進曹雪芹的文字迷宮

2019/04/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中國文學經典著作《紅樓夢》成書於清朝文字獄最為嚴酷的乾隆一朝,作者所言之事多對應大環境,為避免受到政治迫害,使用許多暗喻曲筆,即所謂「真事隱(甄士隱)去,假語存(賈雨村)焉」。結構行文遂構成一座文字精巧的迷宮,除了後四十回另有作者改寫外,前八十回文本,也存在官方刪節的問題。因此如何如何解讀?如何看清其中真相?
  自問世兩百多年,在中國以至全世界的研究文章數量之多,沒有第二部作品能夠與之相比,集合所有論文、專著,以字數而論的話,早已超過原著的千百倍。看過不少賞析的文章,以人物分析出發,或討論的政治、社會、及作者個人的家世背景,生活層面等各個層次相關的內容,或文學形式技巧,意識形態等。然而當我深究立意主旨,卻有了各種不一致的解讀,相關的研究雖然方便了解《紅樓夢》文字上的敘述與相關內容,卻也形成一種思考上的障礙,難以凝聚自我的觀點,畢竟真相只有一個,於是動念挖掘其中影射的真相,其中過程因此感覺更接近作者的靈魂。
  此書也是陪著我走過年少青春,跨越盛年,直到晚近仍讀之津津有味的經典。在持續閱讀的漫長過程裡,常思索著書中所言的真假之辨,因此也有了三個清晰的面向。一是理解書中作者關注他人的痛苦的狀態,分析源自政權體制與禮教社會的因素,所導致社會各階層人物苦難的源頭與因果。二是跨越兩個歷史人文門檻;一是對中國文化起源並儒,釋,道三教九流的思想大略,另一點是洞悉滿清建立的思想牢籠"文字獄",對一個書寫自身經歷的文人,在生命上所產生的脅迫,與對整體文化的摧殘。進而撥開那個時代的迷霧,進入一個清晰的真實世界,確切的領悟作者著書立命的價值觀。
  主角賈寶玉是出生貴族的天之驕子,經歷少年時華麗奢侈的生活,清楚皇親國戚的專擅腐敗,社會底層百姓的艱辛與窘困,直到家道中落大澈大悟出家為僧,其中大多以回憶紀實。其中家族興落與皇權更替交纏下的無常無明,甚至牽連一場宮廷政變,導致人事全非,最終失去所愛。也是生命處在變動的困境中,幡然覺醒,作者思考了整個人生的意義,自我的價值。於是,站上了更高的審視角度綜觀生命長卷,看山河家園的虛境,世間女子的坍塌,以其天賦敏銳所思所感,方能突破世局的框架,以遙遠的神話人物為標竿,涵蓋整個中華文化精髓及哲思觀點,以此著書立命,終致悟道解脫。
  關於賈寶玉的愛情故事和精彩的人物典型,過往常是影視媒體熱播的題裁,隨著時代演變,卻也慢慢淡出大眾的關注。正如我在不同的年紀閱讀此書,視角改變,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從小學聽收音機裡播放的小說,那時熱愛寶玉和黛玉的青春戀愛的情節。直到出了社會又巴望能成為像鳳姊般能幹又強悍的人物,結婚以後開始喜歡寶釵那樣雍容淡定的個性。至今深以為作者對理想的熱情,對抗專制政權追求事件真相的智慧,兩性平等平權的看法,與打破主人奴僕階級意識等等的普世價值,不但未與現世脫節,反而更彰顯其勇於披露,真知灼見的氣宇與智慧,仰之彌高。
  這一層又一層的紅樓,盤旋而上,登高臨下,也發現了一個歷史真相,中國文人從來沒有書寫當代政治事件的自由,更在專權下,個人的卑微。在批判當世的思想或悖離世俗的價值觀,自我隨時可能被閹割的恐懼中,怵目驚心。文化在專權的控制下成為一座監獄,足以令一個國家的精神文化枯萎。因此若無自己的視角觀點,那麼紅樓還是那座紅樓,我還是原來的我,無法立證我曾來過。
  那麼如何抽離對書中人物的偏愛,著眼世間事物的變化,以驗證自己人生的經驗與觀點呢?作者以真假破題,人事的無常論點卻落在宿命,若果真無法扭轉,那麼為何要辨真假?作者以人性中最質樸的本質,點透鏡花水月,又以"末世啟示錄"的姿態,啟發讀者自我應證,所以,真假的辯證似乎格外的重要。
  也是年歲加上經歷,了解了許多人世,再看紅樓,穿越過那段迴腸盪氣的愛情,更專注在曹雪芹文字組合的世界,在他所建立以女性為主體的文字迷宮,摸索著看清這座迷宮的內部,這真是值得大書特書,欣喜若狂的一件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彝真
彝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