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行為小兒科學的門診來了一位自閉症男童,五歲的身軀、一歲的心智,不會說話。大概是因為害怕,從進門開始就不停尖叫。主治醫師鎮定地用她那強大的共鳴腔在尖叫聲中跟家長解釋病情,絲毫不為所動。家長不斷地擁抱、嘗試著安撫他,可惜都不見效。整個過程持續了至少2,30分鐘,我們都很驚訝於他的體力。男童終於冷靜了下來在診間閒晃,但時不時還是會尖叫一下表示想要回家。
主治醫師訪談完了,換我們住院醫師做身體檢查(Physical exam)。我看了一眼跟我一起rotate的同事,他完全沒有要移動的樣子。Well...對小兒科醫師來說,病人在身體檢查時不配合是家常便飯,哭鬧、扭動、踢打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我們會先好言相勸、唱歌(沒錯,當小兒科醫師要像迪士尼明星一樣,動不動就開始唱歌)、轉移注意力、提供誘因,真的不行才會請爸媽幫忙抓。但通常父母也都很心軟,不敢抓緊......跟沒抓差不多lol 我們會教父母該怎麼幫忙。
面對這個男童我不知如何下手。可能要父母抓才有辦法吧,我心想。但我決定先自己試試看。我拿出聽診器,跟他解釋我接下來要做甚麼,他隨即開始尖叫。我沒有放棄。我示範在家長身上使用聽診器,再拿一個玩具聽診器給他請他幫忙我: “You listen to me. I listen to you. Okay?“ 當我聽診器碰到他身上,他還是往後退了一下,嘗試將我推開。我繼續鼓勵他 “help? help me press the stethoscope please.“ 神奇事情發生了,他將手放在我拿聽診器的手上。就這樣,我無事的聽完了心肺音。接下來他也配合地讓我完全耳鏡跟其他身體檢查。
做完檢查後家長告訴我: 「他長這麼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配合身體檢查。」我給男童一個擁抱 (其實也沒有,因為我馬上被推開XD),謝謝你 :)
像這樣小小的事件,看似沒有甚麼,對我們住院醫師來講卻都是一點一滴建立看診自信重要的基石。像是在教學門診(我們教學門診是住院醫師先進去看診、出來跟主治醫師報告、最後再跟主治回去總結)遇到家長問: 「你在哪裡開業?我想叫我女兒帶她小孩給你看。」或是有次在教學門診最後,小女孩問她媽媽: “mom, what is resident doctor?”(媽媽,甚麼是住院醫師?)(我自我介紹時說我是resident) 媽媽:”she is learning to be a pediatrician.”(她在學習如何當個小兒科醫師) 主治:”Yes. She is learning. How did Dr. Peddy do today?”(對啊,她還在學習。你覺得她看得怎麼樣”小女孩:”A! No, actually an A plus!”(A!喔不,A+!) 像這樣稱讚對在訓練中的我們來說,真的都是莫大的鼓勵喔! 下次看診如果遇到住院醫師,麻煩請不吝以愛餵食! ❤❤❤
去年也寫了一篇關於稱讚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