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醫療醫學

含有「各國醫療醫學」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流感來襲》是一部六集的真實防疫紀錄電影,裡面記錄在武漢病毒流行之前上一波疾病感染時各大醫療與醫護所要面對的戰鬥與困難,內容包含:醫療人員、政策方案、宗教信仰、偏鄉醫療、生科實驗、現代與當代流感歷史等,是一部有助於了解前線防疫流感人員與我們一班人在流感流行時能做到什麼防疫的知識紀錄影集。
Thumbnail
聽到知名男星在中國身亡的消息,深感遺憾。 年輕男性運動猝死時有所聞,最常歸因於心臟。想趁這個機會介紹美國sports physical的制度,給台灣家長做個參考。 ▶所有美國的小孩、青少年(女)參加班隊或校隊等各項運動團隊前都必須到自己醫師那裡做sports physical(運動健康檢查)並得到m
今天行為小兒科學的門診來了一位自閉症男童,五歲的身軀、一歲的心智,不會說話。大概是因為害怕,從進門開始就不停尖叫。主治醫師鎮定地用她那強大的共鳴腔在尖叫聲中跟家長解釋病情,絲毫不為所動。家長不斷地擁抱、嘗試著安撫他,可惜都不見效。整個過程持續了至少2,30分鐘,我們都很驚訝於他的體力。男童終於冷靜了
Thumbnail
星期日一大早有個level 1的10歲小男孩被救護車送進來。意識不清、呼吸急促。媽媽說他感冒幾天了,今天早上突然變這樣。衝進去看到病人時,我跟主治醫師對看了一眼。我知道我們想的是同一疾病。病人沒有發燒、沒有外傷、喘的樣子跟氣喘發作完全不同,而是典型又深又快的kussmaul breathing。果不
美國特殊教育的資源很多,運用得當的話自閉症孩子可以很早就開始接受專屬復健。可惜不是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的權益,也不是每個學區都很積極。這時候小兒科醫師跟行為發展專科醫師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適當時機 advocate for the child。像今天在門診跟到的一個病人他的IEP已經到期需要更新,學校
今天在(美國的)小兒科醫師社團看到有人發文: "我正在考慮要不要為了高薪去加入一個一天(八小時)要看35-40個病人的基層診所。大家覺得一天看這麼多病人有可能嗎?" 以下留言: "太多了啦,不行" 一半以上回答這個 "絕不,除非他們給你配個scribe(醫療打字員。醫生問診時在旁邊幫忙打病歷的)加上
avatar
Audi Tsai
此結論會不會是在台灣有些醫生對於一位患者所看診的時間大多不超過五分鐘(遇到的大多是這樣)的關係呢? 而在美國因為對醫生不管是整體環境或是薪資較好,醫生會比較願意投入時間在病人身上,這樣對患者也比較好。
今年台灣人在美國MATCH榜單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除了有少見的外科、麻醉科,在傳統IMG(外國醫學畢業生)較多的內科也有亮眼的成績。不僅有神人上了連AMG(美國畢業生)也很難進的牛B名校,大部分的人也都上了不錯的醫院。台灣來的醫師雖然不多(今年反常的多,大概20人。以往都不到10人。我match的
我很喜歡我們醫院給住院醫師的curriculum跟schedule,這也是當初我將它排在第一志願的原因之一。開始工作快一年了後更可以感受到醫院對住院醫師的照顧跟對教學的用心。我們在三年住院醫師的訓練中總共有10個月的electives(選修),讓我們自由選擇去有興趣的次專科學習。而其中有兩個elec
前陣子看到一則台灣急診醫護關係緊張的新聞,誰對誰錯我們外人霧裡看花不便評論,但我第一時間的感想是【大家都累了…】記得我在台灣當intern時,也常常有生不如死想要爆炸的感覺。尤其是在內科病房,一個月值10班。值班是早上八點到隔天五點連續工作33個小時,要cover 80床,手機響個不停。好不容易從A
avatar
Ken Chan
您好,請問如果申請到美國的麻醉科住院醫師訓練還需要到其他科rotate嗎?還是只要在麻醉科訓練和值班就可以了?謝謝!
「學英文是不是要在意口音」一事,經常被拿出來討論──支持者覺得練好口音會增加講話的自信,反對者覺得敢開口就好。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是看使用英文的目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