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降低離職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先前主要分享的個人感想,大多著墨在招募上打轉。今天因業務需求剛好整理到這兩年的離職率,發現降低了兩成多。

因為比對出這樣的數據,進而盤點了自己過去一年多來減少離職率的三點對策行動:

一、設立了雙向的員工訊息傳遞管道

過往公司同仁遇到問題與困難,只能透過單位主管向上層層反映,又或者只能與公司熟識的夥伴相互交流,同時對於公司的訊息亦只能藉由紙本公告以及主管那得知,對於企業的訊息擷取能力非常有限。假設這時候遇到的問題原點就在於上司或同事,那鐵定得不到有效的反饋。 為了改善這個部分,經過上司與公司的同意,設立了Facebook粉絲專業(用於數位行銷招募以及公司訊息對外露出)、Line官方帳號(可讓員工一對一進行私密對話)。在這兩個管道設立沒多久,員工對於公司的想法、建議,或者個人工作難點開始出現,並且也確實得到了員工對於公司設立了新的訊息發布和意見反映管道正向回饋。

二、強化新人教育訓練

直到我剛進入公司我所受到的教育訓練,只有不到四個小時。內容單純分享了公司的環境介紹、人事工安等法規相關規定。而後續做了相關的改變,為加強員工對於公司的認知和凝聚力,在新人訓的內容增加了企業經營理念、核心價值的說明(尋求同仁對公司之認同),以及更多的職業安全衛生等內容(讓員工知道公司重視員工安全),受訓時間亦從半天修訂為一天。

三、新進員工關懷

通常單位主管反映新人狀況到HR時,大多都已是新人無法繼續適應現況,已有求去的念想。而我到職後會針對特定新人予以主動聯繫和關懷(特定名單的產出則是我在招募面試時已經決定,基本上公司的面試九成以上會經過我先與候選人晤談過,而我會針對個性較內向靦腆、無相關工作經歷,或重點缺工部門予以名單制定)。 透過熟悉第三方的角色,向部門主管關切新進同仁近況,也會實地和名單內的夥伴聊天談話,以期能在對方有任何需要時立即給予資源轉介或協助。


在我開始執行上述三點行動後,便沒有持續關注離職率的問題,主因在於公司的招募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大,所有的重心仍舊在招募上。如今因業務的需求回頭檢視一遍,赫然發現當初自己的相關對策在目前來看確實有些許效益。 但離職率的問題並未完全解決,主因在於上面的措施執行與否端看於自己和HR其他夥伴是否有多餘的時間去進行,並沒有將之制度化。會這麼說是因為當我們受限於其他業務的執行時,有可能壓縮到這些政策的執行時間。尤其是第三點因為公司目前擴廠的狀態,招募業務的量隨之增大,導致我開始力不從心。

但對於這部分的解法,很開心先前看到力成夥伴 Amber Huang 有過相關分享,並且向之請益後有了許多新的構想,未來當我當前的任務告一段落,我會繼續在該議題上持續努力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R裡的數位行銷及社群招募推手的沙龍
8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離職率高得嚇人,也老是請不到適合的人 這是多數老闆一直以來的「痛」,面試的時候,應聘人員講的天花亂墜,到職後,卻是什麼都不會。 原本開的職缺跟薪水,都是希望可以直接請到有經驗、可以快速進入狀況的人,沒想到卻請來了一張白紙,不用他空缺沒人可以補,留他又要花費極大的時間成本去教學,真是進退兩難!
Thumbnail
|離職率高得嚇人,也老是請不到適合的人 這是多數老闆一直以來的「痛」,面試的時候,應聘人員講的天花亂墜,到職後,卻是什麼都不會。 原本開的職缺跟薪水,都是希望可以直接請到有經驗、可以快速進入狀況的人,沒想到卻請來了一張白紙,不用他空缺沒人可以補,留他又要花費極大的時間成本去教學,真是進退兩難!
Thumbnail
領導者在經營管理的專業上,要不斷跟隨趨勢成長,確保自己的地位跟收入。
Thumbnail
領導者在經營管理的專業上,要不斷跟隨趨勢成長,確保自己的地位跟收入。
Thumbnail
每個月在人資小周末交流群組中固定會出現的求助便是招募問題。但看到大家給的建議無非是加薪、增加招募管道,進階一點的會教你做雇主品牌、社群行銷。可是遇到老闆不加薪就沒其他方法了,或是花了許多時間與人力四處張貼職缺訊息、參加招募活動,單純只在做重複性沒有效率的行政工作,真的非常可惜。
Thumbnail
每個月在人資小周末交流群組中固定會出現的求助便是招募問題。但看到大家給的建議無非是加薪、增加招募管道,進階一點的會教你做雇主品牌、社群行銷。可是遇到老闆不加薪就沒其他方法了,或是花了許多時間與人力四處張貼職缺訊息、參加招募活動,單純只在做重複性沒有效率的行政工作,真的非常可惜。
Thumbnail
我參加【圖言卡語VIP精進社團】的五月共讀打卡,從5/13到6/2,經過21天21章的內容學習,沉澱自己在專業上的一些想法。 搭配閱讀也整理知識點內容,知識圖卡除了知識內容外,我加入了這些知識點跟我的關係是什麼?這些知識讓我學到什麼?讓我檢視自己的盲點?讓我開始思考可以再做點什麼事情?
Thumbnail
我參加【圖言卡語VIP精進社團】的五月共讀打卡,從5/13到6/2,經過21天21章的內容學習,沉澱自己在專業上的一些想法。 搭配閱讀也整理知識點內容,知識圖卡除了知識內容外,我加入了這些知識點跟我的關係是什麼?這些知識讓我學到什麼?讓我檢視自己的盲點?讓我開始思考可以再做點什麼事情?
Thumbnail
困境碰多了就不再是障礙,而是經驗 建立短中長期目標 知能(Attitude):將職缺特質要點主訴 例如:客服特質需 耐心:能獨立處理客戶繁瑣事務 學習心:具積極上進的態度,參與教育訓練並積極培訓自已 責任心:追蹤客戶事務並記錄彙報。 主動心:能夠主動提出疑問,提高自我專業能力需口條佳且清晰反應快
Thumbnail
困境碰多了就不再是障礙,而是經驗 建立短中長期目標 知能(Attitude):將職缺特質要點主訴 例如:客服特質需 耐心:能獨立處理客戶繁瑣事務 學習心:具積極上進的態度,參與教育訓練並積極培訓自已 責任心:追蹤客戶事務並記錄彙報。 主動心:能夠主動提出疑問,提高自我專業能力需口條佳且清晰反應快
Thumbnail
吸引優秀人才進入自己的團隊,對於許多人力資源團隊來說,尋找優秀的候選人一直是他們的頭等大事。儘管這一重點對公司的成功至關重要,『保留有價值的員工也是公司成長的關鍵。』   無論您是想修改現有的留人策略,進行改進還是從頭開始創建一個新的策略,請務必考慮以下五個技巧以提高員工保留率:
Thumbnail
吸引優秀人才進入自己的團隊,對於許多人力資源團隊來說,尋找優秀的候選人一直是他們的頭等大事。儘管這一重點對公司的成功至關重要,『保留有價值的員工也是公司成長的關鍵。』   無論您是想修改現有的留人策略,進行改進還是從頭開始創建一個新的策略,請務必考慮以下五個技巧以提高員工保留率:
Thumbnail
每當過完農曆春節連假後,各行各業都會興起一波轉職潮,儘管現在工作職務的快速流動已屢見不鮮,然而在這數位科技變化快速的環境中,企業的「人才穩定性」已成組織運作與績效是否優秀的重要關鍵,倘若無法辨別與留住好人才,公司恐面臨不斷訓練新員工的惡性循環,更嚴重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究竟企業可以採取哪些留才
Thumbnail
每當過完農曆春節連假後,各行各業都會興起一波轉職潮,儘管現在工作職務的快速流動已屢見不鮮,然而在這數位科技變化快速的環境中,企業的「人才穩定性」已成組織運作與績效是否優秀的重要關鍵,倘若無法辨別與留住好人才,公司恐面臨不斷訓練新員工的惡性循環,更嚴重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究竟企業可以採取哪些留才
Thumbnail
先前主要分享的個人感想,大多著墨在招募上打轉。今天因業務需求剛好整理到這兩年的離職率,發現降低了兩成多。  因為比對出這樣的數據,進而盤點了自己過去一年多來減少離職率的三點對策行動:
Thumbnail
先前主要分享的個人感想,大多著墨在招募上打轉。今天因業務需求剛好整理到這兩年的離職率,發現降低了兩成多。  因為比對出這樣的數據,進而盤點了自己過去一年多來減少離職率的三點對策行動:
Thumbnail
高失業率底下,很多人才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不是能力差,是被埋沒。
Thumbnail
高失業率底下,很多人才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不是能力差,是被埋沒。
Thumbnail
近期在整理我自己的招募數據資料發現,在我自行可控制的招募漏斗變數,仍保有持續的正成長。例如履歷開發數量、求職者邀約面試數量,以及實際到場面試人數。 經過統計,相關數據皆超過25個百分比的成長,但最終檢視實際報到數卻為負增長。進一步檢視其中環節發現,在錄取率上有所下滑。  
Thumbnail
近期在整理我自己的招募數據資料發現,在我自行可控制的招募漏斗變數,仍保有持續的正成長。例如履歷開發數量、求職者邀約面試數量,以及實際到場面試人數。 經過統計,相關數據皆超過25個百分比的成長,但最終檢視實際報到數卻為負增長。進一步檢視其中環節發現,在錄取率上有所下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