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整理我自己的招募數據資料發現,在我自行可控制的招募漏斗變數,仍保有持續的正成長。例如履歷開發數量、求職者邀約面試數量,以及實際到場面試人數。
經過統計,相關數據皆超過25個百分比的成長,但最終檢視實際報到數卻為負增長。進一步檢視其中環節發現,在錄取率上有所下滑。 如果是一般狀態而言,我認為這會是個好現象。這代表公司在選才用人上更嚴謹了,也代表員工基底素質應該更進一步;但經過與單位主管溝通確認、再次核對人員需求以及職能要求的比對後發現,許多未錄取的候選人是符合任用資格的,但因近兩年來的履歷數量不斷成長,用人單位認為HR會持續提供大量的候選履歷,導致這些主管們有了一個「下一個會更好的心態」,最終導致錄取率不如以往。
有鑑於此,再次提醒了自己不管工作類別和內容為何,隨時都要藉由數字上的紀錄與回顧去輔助,幫助我們在工作上去回推產出的質與量。以招募為例,透過這些數字並經過分析,要能從中得出自己的招募數據,才能透過具體的數字與其他單位協調與對話,真正呈現出公司在招募上遇到的難點是什麼,以及我們的成果在哪裡。不然以今年的實際報到人數結果而言,我可能無法找出其真正的爭點在哪,且無法予以提出改善方法。
如果沒有數據檢視,當HR協助企業統計規劃用人與招募計畫,並且費盡心思努力執行時,當最終產出的結果不如預期,我們無法完整的呈現我們的過程與進度。
僅以此篇文章提醒自己,也分享給HR夥伴們。讓我們透過可量化和具體的數字,讓自己維持在一個能隨時回頭檢視的工作狀態。相信對於工作的效能與產出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