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路上看到一個公車的車廂外廣告,文案寫著「生活好燒腦,投資要無惱」。我認為這個文案寫得非常好,完全命中現代人的心理,只可惜錯了半個字。你沒看錯,不是錯「一個」字,而是只錯了「半個」字。
為什麼呢?
生活真的很燒腦,舉凡學業、工作、健康、感情、家庭、夫妻、親子,再加上投資理財,哪一件事不需要用很多腦筋來解決呢?前面七項,絕對不可能委託別人來幫你解決,只有投資理財,似乎可以用買基金的方式,讓專家幫你代勞。這些基金經理人都是學有專長,如果把錢交給他們,肯定比自己操作的績效要好,這樣就能「無惱」,也就不必再煩惱了。但真能如你所願嗎?絕大部分的情形卻正好相反。
有一句股市名言「股市中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準確點明了「投資要無惱」的迷思。如果真的把錢交給專家就能替你賺錢,股市中就不可能還有人會賠錢啊?也就是說有些基金經理人能幫你賺錢,有的卻會讓你賠錢。若是你選到會讓你賠錢的基金,你不就更煩惱了嗎?
投信公司在推出基金的時候,當然會用以往的績效說服你,把錢交給他們之後,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但大家都知道他們都會依規定提出一個警語「過去的績效不能代表未來獲利的保證」。既然如此,你買了基金,也不能保證一定賺錢。
如果你買的基金害你賠錢,這時你絕不可能無惱,反而是非常「懊惱」,甚至是極為「惱怒」。
這時,你就會去買基金專家寫的書來教你怎麼挑基金。這些專家的建議很簡單,就是要你定期檢視,然後汰弱留強。這種需要定期檢視的工作,怎麼可能讓你永遠無惱?
既然不能「無惱」,你反而就要用很多腦筋去做研究,那麼就不可能「無腦」了。
結論就是:投資「無惱」,反而會帶來更多煩惱,而且絕不可能用「無腦」來解決。
相反地,我認為投資要先「無腦」,才能讓自己做到「無惱」,然後才有時間精力去解決人生其他的煩惱:學業、工作、健康、感情、家庭、夫妻、親子。
我在這個專欄不知已經寫過多少次,買0050或0056,真的可以「無腦」來買。因為買0050或0056,不需要選股,就不用花腦筋研究個股的財務報表及未來展望。
那麼,總該研判國際局勢和總體經濟環境吧?但這可能比研究個股還難。專家對情勢的判斷都不一定正確了,我們凡夫俗子又怎麼可能有這種能力?再說,股價的表現,永遠都發生在事件明朗化之前。金融市場從來都不缺利空,你真的等到歐債危機結束,或中美貿易戰落幕,才要進場買股票嗎?就算前述狀況都平息了,難道不會又有新的問題產生嗎?
很多人最愛問我,現在台股都萬點了,還可以買0050或0056嗎?只要你一直擔心,肯定錯過兩者今年的低點72元和23.11元。你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呢?一年一年蹉跎下去,其實損失更大。在這個物價飛漲、薪水不漲、工作不長、壽命很長的時代,不能只想做到「不賠錢」。其實只要「不賺錢」,你的未來人生就會比別人更辛苦。
現在買0050或0056,會不會套牢?當然有可能。買什麼股票,會永遠不套牢嗎?絕對不可能。0050或0056是套牢能讓你相對安心的標的,一來它們每年都有配息,股息殖利率至少打敗通貨膨脹率,二來它們已經做到風險充分分散,不會受其中任何一支成分股的突發利空而造成重大影響,三來他們絕對不可能下市變壁紙。如果它們有一年都不能配息,你認為屆時還會有個股能配息嗎?
用我教的紀律「無腦」買0050或0056,你才能做到真正「無惱」。不過,我要再強調一次,只能「無腦」買0050或0056,絕對不能「無腦」買個股。
最後,希望投信業者不要看到本文才好,哈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