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出走中-一杯茶的餘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蒐集茶包的習慣也是從澳洲開始的,畢竟在台灣幾步路一間手搖店,轉個彎就有便利商店或超市,飲料完全使唾手可得,壓根不會想說要去買茶包來泡。但是到了澳洲,一杯珍奶折合台幣隨隨便便也要150元上下,再加上在民宿打工換宿的日子,有免費提供茶包和牛奶,感覺不喝白不喝,就這樣默默養成了泡茶來喝的習慣。

那時候在澳洲有名的賞鯨小鎮Hervey Bay工作,每天只要工作兩個小時就能換得一天免費的住宿,還可以免費使用洗衣機和腳踏車,房間內的床還不是上下舖而是三人一間的單人床房型,每個unit還有自己的廚房和露台,完全就是夢寐以求的度假生活。由於我換宿的季節尚未到達賞鯨旺季,旅客量不多,很多喜歡這邊悠閒氣氛的常住客,因此晚上當大家結束一天的工作齊聚民宿時,泡上一大壺的茶,聚在一起玩飛行棋(Ludo),就這樣一邊聊天一邊互相傷害,大概是我在澳洲最最懷念的時光了。

後來每次出國都會買點當地的茶包,像馬來西亞的BOH,超推薦柑桔伯爵口味的,還有泰國的手標牌紅茶。而講到紅茶不得不提到茶的國度-斯里蘭卡。

當初就是想說既然這麼愛喝茶,不如就到茶的國度去走走看看,後來實際做了功課後發現,斯里蘭卡可不只茶而已。一個台灣兩倍大的國家有高山茶園;有海灘;有文化古蹟;有叢林探險;還有善良熱情的人民。

在斯里蘭卡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民宿的早餐都一定奉上一壺香氣四溢卻又完全不澀口的紅茶,加上一點點的牛奶,配上民宿homemade的Rotti,絕對是在斯里蘭卡開啟一天旅程的完美開始。不僅僅是早餐一大壺,很多熱情的民宿也都會在歡迎入住時提供簡單的下午茶,另一個放鬆喝茶的好時機。

來到斯里蘭卡除了在超市採買各式各樣的的茶包之外,也一定要安排一日茶廠觀光,我們包車的司機帶我們到Mackwoods Labookellie Tea Factory(後來改名叫Damor),在山城中悠閒的品嚐茶廠提供的熱茶,望著窗外茶園綠油油的一片,超幸福!在這邊買了OP的紅茶包和各式各樣的香料茶。在斯里蘭卡買茶不但價格便宜,而且我回到台灣全部逐一喝過,全都香氣濃郁,沒有一個是雷阿!每次拿出來招待,客人都贊許有加。來到斯里蘭卡不可錯過的還有從Kendy到Ella的高山茶園鐵道,做在火車上穿梭在茶園之間,可惜我們這次坐火車的時候遇到大雨,沒有機會看到茶女們在茶園中工作的畫面,但留有遺憾也讓人想再一次造訪這個友善的國家,再一次享受那一杯茶的餘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n Yu-Chan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Chen Yu-C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8
成年後第一次自助旅行就是帶著碩班的學長姊到橫濱參加學術會議,那次會議因為指導教授剛好要去參加別的國際學術會議,直接把我們放生給另一間實驗室的老師,而我們也完全醉翁之意不在酒,學術會議第一天把poster貼上,交代其他實驗室的學長姊幫我們把海報帶回台灣,然後就開始進行自己早早規劃好的旅程。那時候帶隊的
Thumbnail
2021/07/18
成年後第一次自助旅行就是帶著碩班的學長姊到橫濱參加學術會議,那次會議因為指導教授剛好要去參加別的國際學術會議,直接把我們放生給另一間實驗室的老師,而我們也完全醉翁之意不在酒,學術會議第一天把poster貼上,交代其他實驗室的學長姊幫我們把海報帶回台灣,然後就開始進行自己早早規劃好的旅程。那時候帶隊的
Thumbnail
2019/08/29
你嘗試過所謂tip base的Free walking tour嗎?在兩三年前接觸到TC TIME WALK 這個台中在地導覽團體後,我才知道台灣也有Free walking tour這種導覽形式。一個國家的主要城市可能會有二到三個甚至更多的Free walking tour團體,而你可以根據評論、
Thumbnail
2019/08/29
你嘗試過所謂tip base的Free walking tour嗎?在兩三年前接觸到TC TIME WALK 這個台中在地導覽團體後,我才知道台灣也有Free walking tour這種導覽形式。一個國家的主要城市可能會有二到三個甚至更多的Free walking tour團體,而你可以根據評論、
Thumbnail
2019/08/18
你有多常在旅程中,跟計程車司機或包車司機好好聊個天呢?在行進的車程中透過不斷變化的窗景與司機閒聊,其實也是一個可以認識到當地文化的好方法。 你知道在斯里蘭卡點頭是no搖頭才是yes嗎? 在斯里蘭卡點菜或買東西的時候,會發現服務生或店員會一邊聽你要什麼一邊輕輕晃著頭,有點像是我們平常一邊聽人說話一邊點
Thumbnail
2019/08/18
你有多常在旅程中,跟計程車司機或包車司機好好聊個天呢?在行進的車程中透過不斷變化的窗景與司機閒聊,其實也是一個可以認識到當地文化的好方法。 你知道在斯里蘭卡點頭是no搖頭才是yes嗎? 在斯里蘭卡點菜或買東西的時候,會發現服務生或店員會一邊聽你要什麼一邊輕輕晃著頭,有點像是我們平常一邊聽人說話一邊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了更好的理解烹煮奶茶的奧義,前往斯里蘭卡探尋錫蘭紅茶的風味本質。 一早在飯店與司機會合後,車從首都可倫坡市出發,四小時後,開始進入康堤省產茶的山區,海拔高度逐漸攀升,兩旁的風景,也從矮房、雜貨店、汽修店、水果攤、雜木椰林,換成農舍、茶園、茶莊、丘陵林帶。第一站是司機推薦的茶莊,是這次紅茶之旅唯一
Thumbnail
為了更好的理解烹煮奶茶的奧義,前往斯里蘭卡探尋錫蘭紅茶的風味本質。 一早在飯店與司機會合後,車從首都可倫坡市出發,四小時後,開始進入康堤省產茶的山區,海拔高度逐漸攀升,兩旁的風景,也從矮房、雜貨店、汽修店、水果攤、雜木椰林,換成農舍、茶園、茶莊、丘陵林帶。第一站是司機推薦的茶莊,是這次紅茶之旅唯一
Thumbnail
對!這個也是18年的旅遊記錄。我在那一年打工度假的期間,像趕集一樣的到處玩。為什麼會想去塔斯呢?某天,在某個大陸占星博主的直播中,那集在說國家跟占星的關係,剛好說到如果你的太陽跟天王星有相位的話,可以去塔斯馬尼亞看看,我就把這個地點一直記在小本本裡,算是一種心想事成吧。
Thumbnail
對!這個也是18年的旅遊記錄。我在那一年打工度假的期間,像趕集一樣的到處玩。為什麼會想去塔斯呢?某天,在某個大陸占星博主的直播中,那集在說國家跟占星的關係,剛好說到如果你的太陽跟天王星有相位的話,可以去塔斯馬尼亞看看,我就把這個地點一直記在小本本裡,算是一種心想事成吧。
Thumbnail
漫步在咖啡香 結束雪梨的行程後我們的下一站是墨爾本,從雪梨開車到墨爾本約9個小時我們一早就出發,雪梨到墨爾本的路線算是內陸所以路上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我們停留的,兩旁的樹木跟風景大同小異一不小心可能視覺疲乏,過程中只有要加油的時候會暫時休息。很快的約開車9小時我們也順利抵達墨爾本,一到達墨爾本的旅館驚
Thumbnail
漫步在咖啡香 結束雪梨的行程後我們的下一站是墨爾本,從雪梨開車到墨爾本約9個小時我們一早就出發,雪梨到墨爾本的路線算是內陸所以路上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我們停留的,兩旁的樹木跟風景大同小異一不小心可能視覺疲乏,過程中只有要加油的時候會暫時休息。很快的約開車9小時我們也順利抵達墨爾本,一到達墨爾本的旅館驚
Thumbnail
生活好好過,取決於心頭過的好。 這是屬於男人們的下午茶食光。 他們,通常是坐在門口或騎樓,有時也因為桌椅不夠而必須擠在店裏,三三兩兩,或是七八位小群聚,每人面前都有一個咖啡杯,通常裝奶茶或咖啡,有的小碟子上裝著點心,共同的特色是臉上大都帶著笑,有一種滿足。
Thumbnail
生活好好過,取決於心頭過的好。 這是屬於男人們的下午茶食光。 他們,通常是坐在門口或騎樓,有時也因為桌椅不夠而必須擠在店裏,三三兩兩,或是七八位小群聚,每人面前都有一個咖啡杯,通常裝奶茶或咖啡,有的小碟子上裝著點心,共同的特色是臉上大都帶著笑,有一種滿足。
Thumbnail
隔日一早,我乘著民宿主人兒子的嘟嘟車前往立頓茶園,我原本以為哈普特萊已經算較為偏僻的小鎮,沒想到立頓茶園更偏僻,從哈普特萊出發還得走十六公里的路才到的了,真的是深山中的深山,雲深不知處。
Thumbnail
隔日一早,我乘著民宿主人兒子的嘟嘟車前往立頓茶園,我原本以為哈普特萊已經算較為偏僻的小鎮,沒想到立頓茶園更偏僻,從哈普特萊出發還得走十六公里的路才到的了,真的是深山中的深山,雲深不知處。
Thumbnail
隔日早上七點,城市尚未開始一天的喧囂,我卻已經揹起背包準備上路,結束三天的宗教景點巡禮,下一站我將深入斯里蘭卡山區,展開全新的旅程。斯里蘭卡山區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是著名的茶葉產區,大家耳熟能詳的錫蘭紅茶,就是產自斯里蘭卡山區。錫蘭是斯里蘭卡的古名,這富有歐洲英式的名字,讓當地所產的茶葉更顯貴氣
Thumbnail
隔日早上七點,城市尚未開始一天的喧囂,我卻已經揹起背包準備上路,結束三天的宗教景點巡禮,下一站我將深入斯里蘭卡山區,展開全新的旅程。斯里蘭卡山區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是著名的茶葉產區,大家耳熟能詳的錫蘭紅茶,就是產自斯里蘭卡山區。錫蘭是斯里蘭卡的古名,這富有歐洲英式的名字,讓當地所產的茶葉更顯貴氣
Thumbnail
茶里以療癒的圖文創作,從香港人的視角分享寶島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輕鬆地閱讀茶里的分享,同時看到一位曾經上學、創作、做三份兼職的女孩,如何在笑淚中,逐步成為一位人稱療癒系的圖文作者,所有食衣住行育樂的面面觀,對於已經相當習慣台灣生活的我們,還有什麼不同呢?她筆下的台灣,是不是也是我們熟悉的模樣?
Thumbnail
茶里以療癒的圖文創作,從香港人的視角分享寶島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輕鬆地閱讀茶里的分享,同時看到一位曾經上學、創作、做三份兼職的女孩,如何在笑淚中,逐步成為一位人稱療癒系的圖文作者,所有食衣住行育樂的面面觀,對於已經相當習慣台灣生活的我們,還有什麼不同呢?她筆下的台灣,是不是也是我們熟悉的模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