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軋的失序世界】現代公民的發展方針
方格精選

【傾軋的失序世界】現代公民的發展方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公民素養在全球的各地域將是或已然為現代的普世價值之一,那麼筆者認為其就該撇除區域、宗教、種族等差異,亦與學歷、階級、社經地位無關,而回歸到「人」的本質來論述。

「以人為本」的社會建構

「以人為本」的社會建構

不同於獸性主宰生活,大腦發展出的理性成為了世界的主流,告訴我們如何調配以達平衡位置,在人與人所形塑出的社會中,即為個人領域的「擴張」與「分際」,故則不外乎是最關鍵的「自由」與「尊重」間權責拿捏的尺度。如果說世界的真理與事實並非非黑即白,但卻會有著個人處事與兼容並蓄群體生活的合宜性區間存在,來應證人群聚生活卻需要自我空間的現象。

若回歸到東方文化中歷久彌新的儒家思想,那可能即是孔子口中的「中庸之道」。舉例而言,隔壁桌的朋友、同事把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事務轉交給自己,希望能代為完成,這時候該如何處理呢?如果秉持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原則,並為避免不當責任歸咎及往後彼此間利益弊端傾倒,我們也許只能說不。這樣的結果符合中線,亦不逾矩,但真的就只是這樣嗎?

所謂的「法理不外乎人情」,「理」的部分處理妥當了,那「情」呢?假使這時隔壁桌的朋友又說了,今天真的是例外把工作託付給你,只因為要事在身,不得不先離開。而這時,也許我們可視情況去試著答應。畢竟誰都有意外、都有緊急狀況、都有個人喜惡外的群體責任,於是這個承擔雖略為偏離了中線,往自己的方向侵蝕了一些,但還好,它仍處於適宜性的緩衝帶上。幾週後,這位朋友又向你請託,說是一場非去不可的聚會,已經遲到了,於是又這麼答應下來了。往後,第三、四次……,那什麼時候才該喊停?

人際交互的兩大守則:「包容」與「模仿」

人際交互的兩大守則:「包容」與「模仿」

曾有一個有關機率的實驗遊戲就對人性與其交互關係這麼地測試了結果。他把人群簡化大致分為8、9個類型,以硬幣交換作為媒介,每次交換皆有著「雙贏、甲方贏、乙方贏」等三種不同的情況,而不同性格的人的選擇也都不同,想藉測驗結果探討出何種處事人格才利於生存。最終,實驗的結果歸結說明出有利於生存的兩項要素: 一是容許意外及誤會存在的必要性包容;二則是模仿他人的態度。

在包容體諒他人的同時,自己所成為濫好人,就生存法則而言是相對的不利而艱辛的,且一昧的退讓及底線的不明確並不符合事實更無端浪費了理性所建構出的世界。保護自身為自身謀利之時,不侵害他人權益、以同理心待人卻也不過份比擬要求而越界,對己身處事的分寸拿捏得當,才利於往後構築出人身平等自由、相互尊重與思想啟蒙的高度價值與社會整體運行,也是筆者認為公民素養中最基礎且核心的一塊。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下下方讚賞鍵!}




avatar-img
俍實 Goodfood的沙龍
8會員
18內容數
"黑夜的森林裡,你我都渴望找到來路。 翻開珍愛之書,前人們手持的火炬就在下個瞬間引燃了書的扉頁, 我們在記載裡想像、揣測、探詢,彷彿早已經歷萬千際遇, 而終於不迷失。" 希望在閱讀筆者所撰寫的這些書籍薦文時,都能理出生活萬事裡的頭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俍實 Goodfoo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說一個故事的時候,我通常都沒有辦法鉅細靡遺地交代每一部分的細節,就好像若是想要回憶昨日三餐以外的行動,那我想可能得到的只是流水帳式的大綱,其餘的,就總是以腦海中當下的氛圍去補足... 腦中記憶的片段就像《千與千尋》中湯屋的藥浴牌子,分門別類地安放在情緒深處...
"星羅棋布的集市裡,優雅的、獨特的文人藝者相互交談,就像是十七世紀法國沙龍文化的延伸,由小小的房間遷至咖啡廳最終來到來到戶外展演..." 不知從何時起,台灣境內颳起了一股市集風潮,搭配層出不窮的「文青」、「文創」字樣一波波的被推上岸,瞬時間大街小巷裡都是掛滿彩燈的獨立小攤位...
在家具史的部分,可大致將發展流程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萌芽時期(1946-1955),多家庭手工業製造,較為粗糙拙劣,風格亦較傳統(閩粵風格);內銷旺期(1956-1965),逐漸演變至木工機械製作...... "木造產業的發展觸角遠不只於此,那些被砍伐的林木即使離開了土壤也還在生長。"
想說一個故事的時候,我通常都沒有辦法鉅細靡遺地交代每一部分的細節,就好像若是想要回憶昨日三餐以外的行動,那我想可能得到的只是流水帳式的大綱,其餘的,就總是以腦海中當下的氛圍去補足... 腦中記憶的片段就像《千與千尋》中湯屋的藥浴牌子,分門別類地安放在情緒深處...
"星羅棋布的集市裡,優雅的、獨特的文人藝者相互交談,就像是十七世紀法國沙龍文化的延伸,由小小的房間遷至咖啡廳最終來到來到戶外展演..." 不知從何時起,台灣境內颳起了一股市集風潮,搭配層出不窮的「文青」、「文創」字樣一波波的被推上岸,瞬時間大街小巷裡都是掛滿彩燈的獨立小攤位...
在家具史的部分,可大致將發展流程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萌芽時期(1946-1955),多家庭手工業製造,較為粗糙拙劣,風格亦較傳統(閩粵風格);內銷旺期(1956-1965),逐漸演變至木工機械製作...... "木造產業的發展觸角遠不只於此,那些被砍伐的林木即使離開了土壤也還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