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づかい】細數那些內含光的木製家具

2019/09/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某次的機緣巧合,筆者參與了一場講述台灣木工家具發展歷史與演進的演講,當中還雜有部分木工技藝的基礎與概念。藉此機會筆者也知曉了木造產業背後的優勢,不論是抗震取向、穩固耐用層面或是新世代的環保觀念,都值得其振興。在亞馬遜森林大火之際以及921大地震將屆滿二十年的前夕,或許是讓我們都能更進一步了解該產業的好時機。
台灣山林資源豐富,林木開採與木工產業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至今文化資產仍持續拓展。
在家具史的部分,可大致將發展流程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萌芽時期(1946-1955),多家庭手工業製造,較為粗糙拙劣,風格亦較傳統(閩粵風格);內銷旺期(1956-1965),逐漸演變至木工機械製作,進入半自動化生產階段,可大量生產;外銷鼎盛期(1966-1975),新式設備且多採用進口原木,台灣成為一代「家具王國」;最後則為成熟期(1976-1990)及轉型期(1991-現今),金屬家具業興起、木製工藝產業開始外移至中國及東南亞等地。
而在木工技藝的部分,則可大略分成:
製圖、備料、加工(雕刻)、組合、砂磨、上漆等幾大工法流程,且每一工法中都包含著數十道的手續,整體過程十分繁複。
曖曖內含光的木製家具雖不似先進材料來的時尚,卻穩固耐震亦合於環保
對於筆者自己而言,一些木製的家具和相關產品總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舉凡自然、溫潤、樸實等聯想似乎皆與之相關,即便是到了現代木工工藝領域中,依然歷久不衰。再者,作為新時代的革新,它還涵蓋了創新、美感、設計等多個面向,亦從中體現環保價值—「木づかい」(kizukai)。近年來由日本發起的潮流,推廣使用舊木製成的產品,並以種植新林取代老林,伐一但多栽的方式減碳,透過新木活躍的光合作用來增加樹木釋氧量與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同時,產業利用木材資源的回收加工使其再生,亦可減低原木直接生產時過程的高耗能。
木造產業的發展觸角亦不只於此,那些被砍伐的林木即使離開了土壤也還在生長。
就像一泉活水,有些舊的什麼向下延展了,有些新的什麼注入了。應用傳統技藝保留的智慧與價值—如卡榫中的「指接榫」,可應用於端面間的接合,增加其承受應力的強度,使家具等日常用品更耐久;又或是結合新科技領域於此間的突破—新形態的環保複合型木材可用於防火耐震,彌補鋼鐵材料建築時此方面的不足,並展現天然木材的彈性及可撓曲度等,好比用於建造日本2041年預計完工的摩天大樓即是一例。
然而,演講中另一個與台灣木工產業相關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項觀點,同時也是疑問。
「同樣的木工家具、產品,為什麼國內產品的最高價仍遠低於國外輸入的產品的最低價?為什麼別人(以日本為例)可以辦到,我們卻不行呢?」
我想,這應該可以結合台灣木工家具產業的歷史,一併從幾個不同的層面談起。若單純由文化與工藝技術談起,主要就取決於各國民族性愛用、慣用的材料傾向與各國家發展度高低帶來的流行風潮趨勢方向這兩大項,也因此就技術與設計方面上也許還不如日本、北歐等國家來的純熟,並且流行趨勢及一般大眾對異國情調的偏愛等,也較難由自身掌握起。
而若再考慮經濟政策相關發展,則就需考慮原料來源、人力成本以及產業結構與飽和度的問題,自從禁止砍伐樹林的相關政策實施後,多數木材原料都只能向大國進口,但台灣的市場相對日本或其他國家來的小,就人力資源上,雖非如中國的高密度勞動型態,但產業所期望負擔之個人人力成本亦是低於其他開發程度更高之國家,再加以由於物價與薪資交互惡性循環的結果,亦可能使得民眾在需花費相同經費時,因前述理由,優先選擇進口產品。
綜觀台灣木工家具產業的發展歷程,或許目前已逐漸趨向飽和至過飽和,除了將此傳統產業延續,其結構轉型,建立自有品牌與客製化、產品高值化(搭配複合式材料的應用)等,也將會是未來待需開拓的一重要環節。期待終有一日,我們得以有效的推廣新的想法,新的生活模式,在雨林保留之際,在震事之前。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下下方讚賞鍵!}

俍實 Goodfood
俍實 Goodfood
我是俍實,現在方格子撰有《不迷失的路》與《延續夢的啞謎》兩類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