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簡談小丑(有提及電影內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要來談論一下近期十分火紅的電影《小丑》,以下為我個人的想法,而本人並非專業影評,若敘述有令人不愉悅處敬請見諒。在此提醒以下有大量暴雷請斟酌閱讀。
首先,我個人是沒有觀看任何的DC電影,因此將以我單純對於電影的內容談論。那麼關於小丑這個角色在我觀看過電影後有以下的幾個想法,小丑也就是主角亞瑟其實也並非是一個從開始便極其瘋狂的人,從電影一開始在工作前的化妝過程中就可以清楚的看見亞瑟的笑容並非是瘋狂的,而是單純的想要隱藏自己的情緒,從電影開頭的前幾個片段便能看出亞瑟對於生活的無奈,而他身處的又是混亂的高潭市使的他就連工作都會遭受到迫害,而他被街頭的孩子們痛毆的過程就如同是他遭受的壓迫的剪影,他並非甘願受壓迫,而是迫於無奈。
而在接下來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諮商師的任何問題在亞瑟面前根本不值得聆聽,而在亞瑟的心中諮商師或許並無好好的感受亞瑟的想法及他現在的處境,在亞瑟的筆記上我們所看到的「我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除了這句話之外電影中也出現了許多對於人生及對於他人的抱怨及負面的想法,但是為何選擇這句話踢出是有原因的。
在電影中這不只是亞瑟筆記出現的第一句話,更為重要的是這句話幾乎陳述了他的人生,在他的眼中母清本來是他的依靠,曾經認為是父親的人不願接受他及母親,這讓他選擇與曾經認為的父親理論,但是最終他發現了母親的疾病及事實,當他在樓梯間的笑聲傳出,那從眼窩滑落的淚珠似乎就是在訴說著他人生的悲慘,不被重視、沒人在乎、或許他連死在路上都不會有人看他一眼,而他曾經十分信任的對象與自己無血緣關係,讓他連活著都像是一種痛苦,甚至因為被欺騙使他像個瘋子一樣,這不只徹底地摧毀他,更為重要的是讓他失去對於人的信任,徹底踏入瘋狂。
接著對於那一句話的解釋,我更加地認為那是他對於人生的最後一絲期許,是經歷過了什麼在人生的盡頭卻渴望自己的死能超過自己的人生一點,而他的人生在成為小丑後才有了意義,在成為小丑後暴民們擁戴他,或許從電影內容我們無法確認這是否為亞瑟的幻想或是真實事件,但是單從電影的片段而言在那個時刻亞瑟的人生或許使命完成了,在經歷了一切的悲劇後,他就算死去也因為讓暴動加劇而真正意義上的讓死亡比人生更為精彩。
最後總結一下關於小丑許多人談論著他內容的負面,但在觀看過電影後我卻感受到了亞瑟的人生或許在陷入瘋狂後才改變了,他終於改變了他一直身處的地位,他真正的讓城市的人注意到他並確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因此在電影負面之餘,我反而看到了一個人生命最後的意義,而在電影中我更為佩服的是亞瑟的意志力,他並非是一開始便瘋瘋癲癲,他也曾經正常過但是整座城市不斷地在打壓著他最後的理智線,能經歷這麼多的不愉快後才崩潰,以現代人而言根本沒有如此的抗壓性,而亞瑟的所作所為我所看到的更多是對於他自己的一種解放,在經歷過他人生的一切後,人......真的還能保持正常嗎?他只不過是證明著自己而已,只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證明他還活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111內容數
個人的一些發想,來自於生活中的大小事所產生的靈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聲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中多餘的臭味圍繞著我殘破的心靈,面對曾經盤據的杏林已無任何的思念,有的只是一堆錯愕的樂章繚繞著我曾經的輝煌。 醫術高明的我與手術台上病患共同譜出權力及金錢的動人樂章,面對這不夜城的榮光我所能體會的只有紙幣的樸華無實、酒醉過後的酣暢淋漓、金子所建造而成的高大宮殿、以及讓人迷戀的性感身軀,種種的體會
關於校園霸凌,我個人對於校園霸凌的印象大多是:語言霸凌、肢體霸凌等等......而我本身就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所以本篇文章只是單純談論一些對於校園霸凌的想法,並非專業的研究學者,只是單純的抒發自己的想法。 校園霸凌帶給受害者的影響不必多說,大多都是對於心靈的傷害,甚至是會影響受害者的成長過程,以我本
有人相信靈魂的存在,並認為在人的體內有許多的身體機能皆由靈魂運作,但是我認為控制身體的不是靈魂而是人的內心及腦中的想法,如果存在的意義是因為靈魂那麼軀體又該有何用呢? 小時候,我喜歡與人交談,與他人的互動如同動人的樂章一般悅耳,欣賞壯麗樂章曾經是我的夢想,音樂卻急轉直下轉變為我最為討厭的行軍曲目,被
家中多餘的臭味圍繞著我殘破的心靈,面對曾經盤據的杏林已無任何的思念,有的只是一堆錯愕的樂章繚繞著我曾經的輝煌。 醫術高明的我與手術台上病患共同譜出權力及金錢的動人樂章,面對這不夜城的榮光我所能體會的只有紙幣的樸華無實、酒醉過後的酣暢淋漓、金子所建造而成的高大宮殿、以及讓人迷戀的性感身軀,種種的體會
關於校園霸凌,我個人對於校園霸凌的印象大多是:語言霸凌、肢體霸凌等等......而我本身就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所以本篇文章只是單純談論一些對於校園霸凌的想法,並非專業的研究學者,只是單純的抒發自己的想法。 校園霸凌帶給受害者的影響不必多說,大多都是對於心靈的傷害,甚至是會影響受害者的成長過程,以我本
有人相信靈魂的存在,並認為在人的體內有許多的身體機能皆由靈魂運作,但是我認為控制身體的不是靈魂而是人的內心及腦中的想法,如果存在的意義是因為靈魂那麼軀體又該有何用呢? 小時候,我喜歡與人交談,與他人的互動如同動人的樂章一般悅耳,欣賞壯麗樂章曾經是我的夢想,音樂卻急轉直下轉變為我最為討厭的行軍曲目,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被賦予期待的時候呢?例如因工作有效率,在職場上順利升官;因為性情溫和穩定,成為可靠的朋友;擁有明確的目標,成為周圍人們的模範對象。原是駛向理想境地逐漸成為在純粹地滿足他人。本文探討電影《小丑:雙重瘋狂》的劇情與小丑和亞瑟之間的對比,包括觀眾對社會、期待與自我認同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小丑》第二集探討了亞瑟在司法審判舞臺上的內心矛盾,揭示了他身份的分裂與對愛的渴望。亞瑟脫下小丑的面具,面對孤獨而痛苦的真實自我,最終進入一種痛苦的自我接受。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現代社會中角色與自我認同的矛盾,提醒我們在追求完美的同時,也應接受那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但就像法庭上的「小丑」支持者紛紛離席,電影外的群眾也不願意接受「小丑」的這個結局。近期的電影評價應證了貫穿電影核心的「沒有人在乎亞瑟」。片名的意涵在電影上映的幾天後變得清晰:「小丑,是眾人共同的幻覺」。亞瑟的故事是:社會使得本來可以善良的人變成了那樣。而這才是導演希望我們關注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Thumbnail
在小丑2上映之際,我回顧了2019年觀賞第一部的體驗,並描述了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影片中的混亂與孤獨深刻反映了現實世界的仇富心理及社會問題,特別是角色亞瑟面對的重重困難。透過音樂與劇情的完美結合,電影展現了小丑成型的過程,以及他如何成為社會底層的象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小丑2:雙重瘋狂》的主題和角色發展。透過亞瑟與莉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電影中隱含的社會評價,揭示了小丑這一角色在幻覺與現實之間的掙扎。作者針對音樂劇的設計和情節伏筆進行分析,反映出亞瑟作為一個脆弱存在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如何被周圍人的期待與偏見所吞噬。
Thumbnail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丑:雙重瘋狂》並沒有打算迎合觀眾期望,繼續帶領小丑往罪惡的頂峰邁進,反而選擇駐足原地並將聚光燈打向角色的內心深處,將鏡頭聚焦於亞瑟自我的身分認同,藉由一首首歌舞挖掘亞瑟濃妝下的那些複雜情感,並透過大量的法庭偵訊,屢次以名為正義的利刃反覆翻攪那些尚未癒合的傷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被賦予期待的時候呢?例如因工作有效率,在職場上順利升官;因為性情溫和穩定,成為可靠的朋友;擁有明確的目標,成為周圍人們的模範對象。原是駛向理想境地逐漸成為在純粹地滿足他人。本文探討電影《小丑:雙重瘋狂》的劇情與小丑和亞瑟之間的對比,包括觀眾對社會、期待與自我認同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小丑》第二集探討了亞瑟在司法審判舞臺上的內心矛盾,揭示了他身份的分裂與對愛的渴望。亞瑟脫下小丑的面具,面對孤獨而痛苦的真實自我,最終進入一種痛苦的自我接受。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現代社會中角色與自我認同的矛盾,提醒我們在追求完美的同時,也應接受那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但就像法庭上的「小丑」支持者紛紛離席,電影外的群眾也不願意接受「小丑」的這個結局。近期的電影評價應證了貫穿電影核心的「沒有人在乎亞瑟」。片名的意涵在電影上映的幾天後變得清晰:「小丑,是眾人共同的幻覺」。亞瑟的故事是:社會使得本來可以善良的人變成了那樣。而這才是導演希望我們關注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Thumbnail
在小丑2上映之際,我回顧了2019年觀賞第一部的體驗,並描述了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影片中的混亂與孤獨深刻反映了現實世界的仇富心理及社會問題,特別是角色亞瑟面對的重重困難。透過音樂與劇情的完美結合,電影展現了小丑成型的過程,以及他如何成為社會底層的象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小丑2:雙重瘋狂》的主題和角色發展。透過亞瑟與莉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電影中隱含的社會評價,揭示了小丑這一角色在幻覺與現實之間的掙扎。作者針對音樂劇的設計和情節伏筆進行分析,反映出亞瑟作為一個脆弱存在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如何被周圍人的期待與偏見所吞噬。
Thumbnail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丑:雙重瘋狂》並沒有打算迎合觀眾期望,繼續帶領小丑往罪惡的頂峰邁進,反而選擇駐足原地並將聚光燈打向角色的內心深處,將鏡頭聚焦於亞瑟自我的身分認同,藉由一首首歌舞挖掘亞瑟濃妝下的那些複雜情感,並透過大量的法庭偵訊,屢次以名為正義的利刃反覆翻攪那些尚未癒合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