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建築家學會與金門大建築系學會 WATXNQUSUD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9.11.23 晚上WAT與NQUSUDA於金大建築方基錠講堂交流

2019.11.23 晚上WAT與NQUSUDA於金大建築方基錠講堂交流

此文章為系會長視角,算是一個簡單的來龍去脈

108上學期期初,系上老師林美吟老師(註一)跟我說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會來金門,問我們系學會是否要邀請女建築家學會來系上演講。因為我在大一升大二暑假(2017 8月初)有參與過女建築家學會雛形時舉辦的「堂二建築評論賽」(註四),對於這個組織抱著很大的讚賞與好奇心--

  1. 評論賽的舉辦人員非常用心,為了在賽前先採訪來自各大院校的參賽團隊,他們是全台灣走訪所有的比賽隊伍。當時採訪地點選在淡水,兩位採訪人員一路搭到紅線的最終端。兩位採訪人員各是中原建築與交大建研畢業,在採訪的過程中,兩位一直用畢業學長姐關心學弟妹的心態在為我們準備採訪過程。
  2. 當我詢問舉辦比賽的原因時,他們有說是為了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成立的前期準備之一。我當時很好奇,因為他們的工作量完全就是超時又勞累,而且辦這個比賽是賺不到錢的。其中一位姊姊說,這就是籌備的過程吧,必經的路。開始意識到這個組織似乎是依存著一種信念,而非月薪幾K可以衡量

其實對系學會來說,這種時期已經安排好整學期的工作量,額外接下演講是會增加內部工作人員負擔。 一場演講需要資攝,公關、場器、文書與機動人員,所以在會內成員在了解這個組織之前,幾乎是因為我的私心(再度鞠躬感謝我的幹部總是很支持我的莽撞),願意接下這場交流。我們NQUSUDA對於WAT最大的好奇心在於這個組織的成立運作模式,WAT是一個宗旨明確,每個人的都是在業界工作的狀態,在短時間就做出成績,是我們這種學生無薪組織很適合學習的模範。

後續安排主要是與李秀秀老師(註二)接洽,老師本身是有在業界開工作室,在百忙之中抽空出來幫系上同學處理參訪相關事宜。因為原本是覺得這是系會自己額外接下的活動,所以也不好意思再麻煩系上老師太多事情(註三)。後來曾毅仁系主任在一次系務會議中主動表示要租借遊覽車讓學生避免交通危險。

當天的活動照

參訪景點之一  金湖國小

參訪景點之一 金湖國小

爬滿國小圖書館的大學生

爬滿國小圖書館的大學生

拿著WAT旗子開心的顏煜穎同學 之後就塞到瑋凌同學的後揹包

拿著WAT旗子開心的顏煜穎同學 之後就塞到瑋凌同學的後揹包

金湖國小教室設計小巧思--導師角 / 認真參訪的劉馨鎂同學 呵呵

金湖國小教室設計小巧思--導師角 / 認真參訪的劉馨鎂同學 呵呵

參訪途中曬太陽的同學們  ><

參訪途中曬太陽的同學們 ><

參訪景點之一  寨子房--本系陳書毅老師發表作品之一

參訪景點之一 寨子房--本系陳書毅老師發表作品之一


寨子房--我們偷偷說,今天是書毅老師的評圖日

寨子房--我們偷偷說,今天是書毅老師的評圖日


系上同學一路上互相幫忙拿器具,載人,讓講解流程更加順暢。大家這種時候都會突然變得很成熟,感謝我的小學妹全程提音響,本人痛哭流涕

系上同學一路上互相幫忙拿器具,載人,讓講解流程更加順暢。大家這種時候都會突然變得很成熟,感謝我的小學妹全程提音響,本人痛哭流涕

接下來是晚上演講時間

林秀睿分師分享中

林秀睿分師分享中


演講內容是交流的形式,整場感覺非常親切,不是在聊做設計的大道理,而是討論當時代女性該用何種心態看待我們要面對的課題。本次主講為戴嘉惠建築師與姜樂靜建築師,以及李秀秀老師,林秀睿老師(註五),林欣蘋建築師,林欣億建築師。

raw-image


戴嘉惠建築師一開始為大家介紹WAT成立緣由以及學會一路上的過程。



raw-image

WAT贈與本系會

  • 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修澤蘭建築師花園新城總配置圖清晰版(註六)
  • ta台灣建築雜誌十月刊/2019 (註七)

將放入系圖供大家詳閱


知道多位同學被這次演講觸動,如果願意分享

歡迎點這兒連結投稿

結尾:這次的演講觸動很多,看到一群人為了非營利的目標賣命著,我也逐漸回想踏入建築系的原因。一個活動往往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一路上有多位老師同學幫忙,你的回饋將會成為我們下一次的動力。我知道這句話有點陳腔濫調,但我找不到另一具更符合我內心感受的句子(不負責任撰文中)。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舉辦的活動越多,越覺得感謝的人和事情也越多。但好像鮮少人知道這一群默默在背後協助的推手,所以想用文字來輔佐這件事情。像是如果信穎老師和書毅老師如果沒有用課程讓大家來聽這場好演講,這場演講或許就無法得到的共鳴(淚~)。


  • 註一:本系林美吟老師也是女建築家學會的成員之一。
  • 註四:「堂二建築評論賽」為本系黃信穎老師結合現代建築史課程,鼓勵學生參與此比賽。
  • 註二:本系李秀秀老師是女建築家學會創始成員之一,也是WAT第一屆後援理事。
  • 註三:因為系上老師多次使用自己的經費協助系學會活動,所以系會覺得這一次的參訪是我們自己邀請的,就沒再跟老師支會。但這更深的層面是會牽扯到學生安全的,此次算是本人系會長任期內的失誤之一(不小心變懺悔錄),跟交通有關的事情還是要讓系上老師知道比較恰當。
  • 註五:林秀睿老師為本系老師,也是女建築家學會的成員之一。
  • 註六: WAT介紹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內容
  • 註七: WAT介紹ta台灣建築雜誌十月刊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金六一-avatar-img
2019/11/24
今年似乎沒有評論賽了
張瑋凌-avatar-img
發文者
2019/11/24
是呀 但那比賽主辦方真的在做公益 還好我有參加到
avatar-img
張瑋凌的沙龍
43會員
16內容數
>_為終端機的圖標,思想的問答平台。跨領域結合/ 程式語言/建築理論/數位應用/環境議題/機器學習/互動裝置/系統科學
張瑋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9
本篇提出虛擬設施以及結合都市既有設施的想法。利用攝影機是街道的眼睛,攝影機的存在除了讓沿街面店家的安全得到保障,路人也因為受到監視而感到安全。筆者希望透過街頭攝影機、姿勢追蹤等科技,創造MR互動裝置,形成都市感知輔助的虛擬設施。本篇文章想針對攝影機如何捕捉骨架、將實體環境偵測點加入現階段建築學子使用
Thumbnail
2023/07/09
本篇提出虛擬設施以及結合都市既有設施的想法。利用攝影機是街道的眼睛,攝影機的存在除了讓沿街面店家的安全得到保障,路人也因為受到監視而感到安全。筆者希望透過街頭攝影機、姿勢追蹤等科技,創造MR互動裝置,形成都市感知輔助的虛擬設施。本篇文章想針對攝影機如何捕捉骨架、將實體環境偵測點加入現階段建築學子使用
Thumbnail
2023/02/14
關鍵字:危險感知、數據分析、互動介面、機器學習 現今的公共空間時常存在潛在危險,危險感知通常來自心理層面的情緒知覺或認知。若是產生一個顯示認知危險的視覺地圖,並且當遊走在市街的使用者發現新的場域,能立即回報加入地圖資訊,成為一個及時回饋機制。
Thumbnail
2023/02/14
關鍵字:危險感知、數據分析、互動介面、機器學習 現今的公共空間時常存在潛在危險,危險感知通常來自心理層面的情緒知覺或認知。若是產生一個顯示認知危險的視覺地圖,並且當遊走在市街的使用者發現新的場域,能立即回報加入地圖資訊,成為一個及時回饋機制。
Thumbnail
2022/09/03
發展一種,教導機器學習人類辨識,作為設計發展的工作流程=影像大量截圖
2022/09/03
發展一種,教導機器學習人類辨識,作為設計發展的工作流程=影像大量截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系會長、副系會長究竟在做什麼? 老師開會的時候說了些什麼? 他們又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Thumbnail
系會長、副系會長究竟在做什麼? 老師開會的時候說了些什麼? 他們又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Thumbnail
親愛的學長姐,系友們您好 我們是系學會 因為歷屆在選實習的過程中會很想知道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因此我們做了以下表單,想請已經實習過,或是出社會的學長姐, 為我們的匯集添加一份資料 之後將會整理在google site 上面 表單在這裡!! 目前暫定是長這樣 平台聲明: 平台內容為系會匯集先前學生實習
Thumbnail
親愛的學長姐,系友們您好 我們是系學會 因為歷屆在選實習的過程中會很想知道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因此我們做了以下表單,想請已經實習過,或是出社會的學長姐, 為我們的匯集添加一份資料 之後將會整理在google site 上面 表單在這裡!! 目前暫定是長這樣 平台聲明: 平台內容為系會匯集先前學生實習
Thumbnail
親愛的學長姐,系友們您好 我們是系學會 因為歷屆在選實習的過程中會很想知道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因此我們做了以下表單,想請已經實習過,或是出社會的學長姐, 為我們的匯集添加一份資料 之後將會整理在google site 上面 表單在這裡!! 目前暫定是長這樣 平台聲明: 平台內容為系會匯集先前學生實習
Thumbnail
親愛的學長姐,系友們您好 我們是系學會 因為歷屆在選實習的過程中會很想知道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因此我們做了以下表單,想請已經實習過,或是出社會的學長姐, 為我們的匯集添加一份資料 之後將會整理在google site 上面 表單在這裡!! 目前暫定是長這樣 平台聲明: 平台內容為系會匯集先前學生實習
Thumbnail
2019.11.23 晚上WAT與NQUSUDA於金大建築方基錠講堂交流 此文章為系會長視角,算是一個簡單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2019.11.23 晚上WAT與NQUSUDA於金大建築方基錠講堂交流 此文章為系會長視角,算是一個簡單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記錄我與建築的那時此刻】 11/23明天早上將揭開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參訪的序幕 參訪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心動的時刻 這兒提供一個平台,當你想記錄任何感受時,我們都與你同在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tBZ6jYx5o4g-SNMGrBoY4WZqvsbMxuyJ
Thumbnail
【記錄我與建築的那時此刻】 11/23明天早上將揭開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參訪的序幕 參訪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心動的時刻 這兒提供一個平台,當你想記錄任何感受時,我們都與你同在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tBZ6jYx5o4g-SNMGrBoY4WZqvsbMxuyJ
Thumbnail
2019金門大學建築系地下室走廊改善競圖 ●活動宗旨: 以建築系地下室公共走廊為核心,挑戰大家對於周圍公共走廊的空間行為或評圖形式的可能性。在實際的基地上,讓彼此的想像揉合現實,最後以圖像與少於500字的文字呈現在紙上,以競圖方式讓評審與學生進行一次最真實的溝通,以設計加
Thumbnail
2019金門大學建築系地下室走廊改善競圖 ●活動宗旨: 以建築系地下室公共走廊為核心,挑戰大家對於周圍公共走廊的空間行為或評圖形式的可能性。在實際的基地上,讓彼此的想像揉合現實,最後以圖像與少於500字的文字呈現在紙上,以競圖方式讓評審與學生進行一次最真實的溝通,以設計加
Thumbnail
這幾天家庭旅遊不在家,晚了幾天更新,那我們開始吧! 第八屆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俗稱宜蘭大評圖的國際畢業設計展,算是在各校畢展後的另一波高潮了吧,能夠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們的作品,聽到不同老師的意見與指教,還能順便練練自己的語文能力(?),真的很精彩。
Thumbnail
這幾天家庭旅遊不在家,晚了幾天更新,那我們開始吧! 第八屆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俗稱宜蘭大評圖的國際畢業設計展,算是在各校畢展後的另一波高潮了吧,能夠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們的作品,聽到不同老師的意見與指教,還能順便練練自己的語文能力(?),真的很精彩。
Thumbnail
企劃(Program)最終要能夠傳達一種態度
Thumbnail
企劃(Program)最終要能夠傳達一種態度
Thumbnail
大消息:今年金大建築接手大建盃(全國大專院校建築盃錦標賽簡稱)舉辦,時間為6月29日到30日。徵志工,所以要爭志工。あそびあそばせ! 不管是喜歡流浪各組的浪人劍客,想在各組磨練自己專長的藩士,或是有得吃就拔刀相助的野武士(我們亂講的啦),系學會都非常歡迎各位(真心的)。
Thumbnail
大消息:今年金大建築接手大建盃(全國大專院校建築盃錦標賽簡稱)舉辦,時間為6月29日到30日。徵志工,所以要爭志工。あそびあそばせ! 不管是喜歡流浪各組的浪人劍客,想在各組磨練自己專長的藩士,或是有得吃就拔刀相助的野武士(我們亂講的啦),系學會都非常歡迎各位(真心的)。
Thumbnail
學習過程當中,我們很容易遇到一些會打結的難點。 打結的時候,我們應該借借別人,去跟別人學習。 我們要學習的不應是漫無目的,而是剛剛打結的地方。 把打結的地方拿起來,從別人上,學習到自己身上。 學會之後,再去教導別人。 然後,你就可以把你遇到的結,解開了。
Thumbnail
學習過程當中,我們很容易遇到一些會打結的難點。 打結的時候,我們應該借借別人,去跟別人學習。 我們要學習的不應是漫無目的,而是剛剛打結的地方。 把打結的地方拿起來,從別人上,學習到自己身上。 學會之後,再去教導別人。 然後,你就可以把你遇到的結,解開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