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專題】甘詰留太與他的《30/20》

更新於 2020/04/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很喜歡甘詰留太。
我覺得他可能是我心中上岸姿勢最完美的裏界漫畫家。

。再談一次擦邊球以及馬賽克

雖然曾經聊過不少次,但我至今依舊覺得日本是個曖昧不明很喜歡打擦邊球的國度,他們在保守的同時又過度地開放,充滿矛盾。
譬如修正後終於有年齡限制的露點,譬如讓人猜不透頭緒的馬賽克。
在這之前必須先提到寫真影片這件事,雖然寫真影片也有分級制度,但日本人就是喜歡在保留少女青春女體的同時添加一股色慾,而實際上藝能界也一直都存在著寫真偶像轉戰AV,甚至成年之後直接無縫接軌的也有。
而成人世界的寫真影片就更加直接和赤裸,有的時候你真的搞不懂這到底是出於怎樣的考量才會讓她們依舊決定停留在寫真影片圈,很多影片我覺得都比AV還要色情。
馬賽克薄厚度、要不要打碼也是個問題。
曾經馬賽克是越來越薄的,那時候甚至會成為片商的宣傳重點;但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隨著東京奧運即將來臨,日本的情色產業界很明顯正在進行日本人最愛的自肅:有些是好的,像是便利商店的成人雜誌區我反而不懂為什麼存在那麼久。
今年有大量的AV女優引退,雖然我想一方面確實是對她們而言時間到了,不過我想也有一部份是出自對奧運的考量;在法規之下馬賽克的存在是必須的,但後來無碼的加勒比被抄了,曾經變薄的馬賽克也越來越厚,到底怎樣的做法才是真正保護女優呢?又或者只是日本的傳統之一不願改變?
對照最近幾年頻頻發生的無碼影片流出事件,這樣的堅持真的是有其必要的嗎?
當擦邊球比成人刊物或是影片還要色情的時候,十八禁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我始終認為比起生理年齡,心理年齡是一項更重要的東西;網路能夠讓人提早踏入成人的世界,那麼正確的應對方式真的還是抱著過往的規範不放嗎?
這話題稍微太多也太遠了,讓我們說回甘詰留太。

。甘詰留太的女體

對於他的畫風我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很開心地認同,譬如跟安達充一樣的複製貼上男角,譬如那有時候過度猥褻的長相描繪;但我想有一點是所有讀者都能夠認同的:就是他畫的女生身體真的是他媽的很棒。
無論是蘿莉體型或是稍微豐腴的類型,你都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蘊藏在女體內部的魅力,他並不是單純只畫一個小矮子貧乳蘿莉,也不只是單純畫一個蜂腰細臀大奶的凶器,我認為他的作畫是從角色設定開始,進而讓自己的角色更加豐滿——你不會想要刻意去定義他的女角是什麼類型的角色,而是會以名字或是暱稱等等更能夠連結到角色本身的方式去稱呼。
無論高矮胖瘦黑白貧巨,他就是能夠駕馭住自己的人物設定,並且讓她們在故事之中充滿魅力,那種發光不純粹是針對性慾的層面,更多是在欣賞角色本身。
表情、神態、姿勢,這些東西再加上「身材」之後才會是一個角色在一張畫面中呈現的最後資訊,這點無論是在裏界時還是上岸後我認為都是很棒的。

。甘詰留太的女性

儘管是男性作家,但我實在是很喜歡甘詰留太的女性書寫——那種細膩和女性自身書寫是不同的,當中必然夾雜著觀察還有推論;慾望滿滿卻不會讓人討厭覺得物化過度,是溫柔、情慾,卻不單純只是色情心理描寫。
「這樣的人物或許存在於真實之中」就是我最直觀的感受。
也可能是純粹得益於取材,但我更相信角色塑造的過程中甘詰留太一直都帶有自己獨特的角度和觀點,這是在閱讀過程中讓人覺得最開心的一件事。

。關於上岸這件事

我認為談到甘詰留太就必須談到上岸這件事,主因就是他上岸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奈奈與薰的SM日記》,無論是圈內或者圈外,我覺得這部作品都很值得一看,在科普的同時也談到了青春期會面對到的一些問題;儘管重點依舊是BDSM的入門區塊,但男主角與女主角之間的情慾流動真的很美好也很棒。
雖然我不太滿意他最後要結不結那種卡卡的部分,但總歸是完結了。
上岸的作品,核心內容卻依舊是較為成人向的,我認為這個選擇非常正確,保留了他擅長的部份,也避開了作品被直接列為成人刊物的可能;把話說白一些就是:為了上岸,作者們到底要捨棄多少自己擅長的部份?
儘管《食戟之靈》中後段劇情亂七八糟,但toshi當年的選擇也有點類似,在開場的時候那種莫名其妙的春藥描寫既能夠展現他的畫工,同時也沒有捨棄掉自己出身於裏界的初心;當然我不是說賣肉就是好的,只是一般向的作家和成人向的作家總是有各自不同擅場之處,為了所謂的「主流」,他們必須捨棄多少自我呢?
相反的例子是柚木N,或許有人喜歡他作畫的一般向作品,但我總覺得怪怪的,那不是她,不是那個亂倫狂魔。(別再說她的N是NTR的N了,她真的比較喜歡亂倫XDD)
或許大家終究是為了被主流接納而努力,但相較之下,對於甘詰留太這種踩在一半的作法我個人會更加欣賞一些,可以色情也可以正經,那種模糊界線的美我認為是必要的。

。後話

這部作品不長,實體只有四本而已,所以劇情層面我認為沒辦法達到《奈奈與薰的SM日記》那麼完整,但即使是部短篇作品,我覺得也足夠以管窺豹,去看看甘詰留太是個怎樣的作家。
推薦這部作品,雖然我幾乎半個字都沒談到XDDDDDD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9會員
333內容數
記錄吃過的,記錄看過的,記錄去過的。 食記遊記雜記閱讀心得之外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異色情慾小說以及輕小說創作,雖然字數很多廢話很多但我想是個不太無聊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究竟改編法蘭克.赫伯特這部多數台灣讀者並不熟悉的科幻鉅著門檻有多高?我們或許很難理解。然而從它導致《聖山》智利名導尤杜洛斯基的滿腔熱情被狠狠澆熄;《神鬼戰士》英國名導雷利史考特潛心鑽研七個月後選擇退出;縱使《穆荷蘭大道》美國名導大衛林區完成拍攝,卻成為其評價、票房皆失利的一次慘痛經驗,應足以略知一二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我們執迷、爭辯、討論,尋找心中的「諾蘭」或不得。我們主觀的時間、被分化的各自區塊,卻仍達成一個終極並行或且並悖的「諾蘭」 時間/世界。這種電影是要懲罰我們現實已然被壓縮、過得太快,要反覆折返,才能讓觀眾腦袋和心回來?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Thumbnail
奉俊昊的電影,總是串連著曲折離奇的意外連連,於是觀眾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跌入一層又一層令人大開眼界的意外之旅。因為,奉會在故事中安排許多秘密中的秘密、洞穴中的洞穴、意外中的意外。奉俊昊對於「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人」或是「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秘密」特別著迷。
Thumbnail
無論是夢中的峇里島,或是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這兩部電影中的未竟之事,坍塌後便在他們心口上搭成了一台戲;一如貧窮的家裡突然有了一部彩色電視機,人們在餐桌上看著那些發生在千里之外的 Happy ending,一眼便能吃下一口憤怒,喝下一段苦難,直到終於嚥下一整個平庸、漫長的人生。
Thumbnail
三個時代拍攝的三部《金剛》音樂,反映了好萊塢電影配樂不同時期的主流理念與美學,有如電影音樂發展史的縮影。流行趨勢潮來潮往,創作理念分分合合,歷史演變的軌跡不僅引人入勝,也帶領影迷和樂迷探索不同配樂型式與技巧背後的思考、美感與影響力,令人對電影音樂如何累積成一個動人且不應忽視的藝術資產,有更深的體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究竟改編法蘭克.赫伯特這部多數台灣讀者並不熟悉的科幻鉅著門檻有多高?我們或許很難理解。然而從它導致《聖山》智利名導尤杜洛斯基的滿腔熱情被狠狠澆熄;《神鬼戰士》英國名導雷利史考特潛心鑽研七個月後選擇退出;縱使《穆荷蘭大道》美國名導大衛林區完成拍攝,卻成為其評價、票房皆失利的一次慘痛經驗,應足以略知一二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我們執迷、爭辯、討論,尋找心中的「諾蘭」或不得。我們主觀的時間、被分化的各自區塊,卻仍達成一個終極並行或且並悖的「諾蘭」 時間/世界。這種電影是要懲罰我們現實已然被壓縮、過得太快,要反覆折返,才能讓觀眾腦袋和心回來?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Thumbnail
奉俊昊的電影,總是串連著曲折離奇的意外連連,於是觀眾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跌入一層又一層令人大開眼界的意外之旅。因為,奉會在故事中安排許多秘密中的秘密、洞穴中的洞穴、意外中的意外。奉俊昊對於「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人」或是「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秘密」特別著迷。
Thumbnail
無論是夢中的峇里島,或是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這兩部電影中的未竟之事,坍塌後便在他們心口上搭成了一台戲;一如貧窮的家裡突然有了一部彩色電視機,人們在餐桌上看著那些發生在千里之外的 Happy ending,一眼便能吃下一口憤怒,喝下一段苦難,直到終於嚥下一整個平庸、漫長的人生。
Thumbnail
三個時代拍攝的三部《金剛》音樂,反映了好萊塢電影配樂不同時期的主流理念與美學,有如電影音樂發展史的縮影。流行趨勢潮來潮往,創作理念分分合合,歷史演變的軌跡不僅引人入勝,也帶領影迷和樂迷探索不同配樂型式與技巧背後的思考、美感與影響力,令人對電影音樂如何累積成一個動人且不應忽視的藝術資產,有更深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