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人帝國的反擊》:認同前進的敘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野原一家上樓時,發現阿健正在等他們。
阿健:「還是不想回到過去?」
廣志:「不要,我要跟家人活在未來。」
阿健:「真可惜啊,廣志老弟。這不是無趣的人生嗎。」
如果有了機會,要「活在孩童時期,對未來擁有無限可能性的過去」,亦或「活在資本社會下,沒有夢想而庸碌的過完一生」?《蠟筆小新:風起雲湧 猛烈!大人帝國的反擊》一片是蠟筆小新系列在2001年推出的劇場版,講述小新一家與「二十世紀萬國博覽會」組織的對抗,首領阿健對現代日本感到絕望,企圖將大人們都變回孩童,重回過去的美麗時光;而小新與他的家人,則要阻止這場危機發生,從一無所有的大人們身上,贏回自己未曾有過的未來。如一眾千禧年間的日本作品,本片企圖處理泡沫崩潰後的平成世代-這段對日本民族心重創的時期,不只反派頭目-阿健對現實失望,故事裡的大人們也對現實失望,他們無不沈浸於懷舊之中,試圖重回那年少時代。
和多數電影的衝突相比,《大人帝國》的衝突是一項人性化的兩難,反派立場甚至可稱為一種人心之本能,是無法達成的嚮往。哪個大人沒有後悔過,如果有機會,誰又不想回到過去呢?而當高度成長的經濟只是假象,現實是場伊卡洛斯式的輓歌,失落的大人們流離失所,那孩子又該何去何從?雖然是部卡通動畫電影,觸及的主題亦十分深刻;情緒渲染力的傑出與隨其而後的高評價之下,敘事手法的精準運用功不可沒。「同理」永遠是電影的關鍵,作為一部以兒童取向處理社會議題的影視作品,如何「說服」孩子們尤其困難。在此片設下如此難解的道德角力下,能得出一項正反合的解答,使觀眾認同其結論,是此片敘事策略成功之處。
我們得以從直觀的感性經驗得至敘事策略的明顯體察,作為一部主題環繞於思想對立的電影,它處理反派角色的手段明顯不同於典型化公式。多數電影中,觀眾不需切身認同反派的思想(認同標竿在於邏輯而不在同理),只需在最後一刻勝利即可;但正如前述,大人們的立場使觀眾具有深度的認同感,直至片末,儘管已接受了正方觀點,仍會為反方感到難過。觀眾深入了大人們的共感中,認同他們之虞(試想如果沒有在此環節進行細膩處理,想法變成小孩的大人們就只是一群怪胎罷了),亦塑造了看似矛盾的戲劇問題,如何能在同時認同正反派的情況下實行衝突的解決,得到一令人信服的結論?《大人帝國》使用的手段看似樸素,在此刻卻是最為精準的答覆,「觀點轉換」。這項策略有效的使用在小新的父親「野原廣志」一角與虛擬懷舊城市「夕陽町」兩者上(集中於由廣志的回憶開始的第二、三幕承接之處至片尾)-藉由觀點的切換,觀眾得以先成為了反派,再由反派之姿切身認同正派。
「誰看」至為重要,是《大人帝國》角色認同的關鍵。熟悉蠟筆小新的觀眾們對廣志絕不陌生,他勞碌於上班,有著永遠的房貸積欠,卻也對家人有著最真誠的心;廣志的立場是本片衝突對立最精準的切入點 — 他是有足夠的緣由選擇留在過去的。片頭,廣志化身為超人對抗怪獸的攻防戰,在觀點切換下,我們暸解這是萬博會的懷舊棚拍服務;後設敘事置換了觀點,全知的敘述鏡位出現漏洞,顯露旁觀之姿,笑鬧的超人戲在觀眾眼中逐漸認同為每人心中孩子般的初心。而在經歷了第二幕的大人追逐小孩戲碼後,廣志再次使我們看到妖魔化大人背後的一面,在父母面前哭鬧的廣志,吵著還未看到萬博會中太空人帶回來的「月之石」,亦是電影利用觀點的變化增進角色認同之例。
認同肇始於觀點-萬博會的守護超人「廣志SUN」棚拍中
最為巧妙的觀點置換是那段打動人心的「廣志的回憶」-在前段作為反派的廣志,忘記了大人身份,心靈回歸孩童;當小新在萬博會裡發現小孩廣志時,讓他聞了聞他自己的腳臭,現實的味道使一生的回憶浮現,從小時坐在父親單車的後座,直至成家立業帶來的辛酸與歡笑,蒙太奇段落結束於廣志在痛哭中回歸大人。此段落固有情感張力,還有著重要的敘事目的,除卻前述的觀點轉換製造認同外,更間接的向觀眾傳遞了本片的中心價值。
首段提到的兩難命題,廣志的回憶得以解答,電影想要告訴孩童們的核心思想,就是「儘管現實的人生如此庸碌、平凡,只要與自己的愛人一起走下去,那些點點滴滴才是最珍貴的」。核心思想要透過誰、在何時傳達是需要審慎考慮的,在對的位置才能順利「縫合」觀眾。片中,原先廣志身為反派角色,藉由此場次回憶起生活點滴,想起家人的重要,成為正方。除了對反派去妖魔化外,更巧妙地在其觀點轉換中置入了本片欲傳輸的意識形態-筆者認為「與其說是回憶,這場戲更是告訴我們未來有什麼」。敘事如何「說服」孩童觀眾何謂未來?廣志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對孩童的視角而言,是「長大」真正的樣子。這場戲透過情緒煽動力強的回憶來傳達核心思想,以過去埋藏未來,策略成功,電影前半部維持著客觀的觀點,在此處透過一個反派的「主觀」觀點作轉折與傳達思想,當我們受廣志的回憶感動,我們已經下意識的認同這部片的核心思想了。
「核心價值」的置入-廣志的回憶
夕陽町,阿健在萬博會室內搭建的造景小鎮,永遠維持著黃昏,因為黃昏總是讓人想到過去。裡面有著舊式的街道,裡頭的人們維持著幾十年前的生活模式,這是阿健認定的家,也是他所嚮往的世界,而他利用在小鎮萃取到的懷舊味道來引誘大人們回到童年。這亦是非典型反派形象的成功塑造,沒有暗地製造的殺人武器,也沒有整裝待發的邪惡軍團;敵人的魔窟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鎮,使得觀眾得以認同阿健所追尋的烏托邦理想社會。
第二幕結束,廣志的回歸後,小鎮在認同機制上同樣扮演著要角。如前述,策略是「先讓觀眾成為反派,再由反派切身認同正派」,野原一家為阻止懷舊味道往全世界發散,決定去破壞裝置。觀點的轉換發生於野原一家賣力的畫面轉為黑白電視,阿健把電視關掉,準備出發,這時觀眾被置入訊息-野原一家的畫面正在夕陽町的電視台被實況轉播中。全知的客觀敘事視角再次發生變化,野原一家努力抓取將要逝去的未來之場次,與其中不時插入的「夕陽町居民看著電視」的畫面,效果是-觀眾並非被放置於「野原一家視角」,而是「被放在與夕陽町居民同樣的觀點,看著野原一家」。
認同肇始於觀點-夕陽町居民觀看野原一家
試想觀眾的觀點與小新一家相同的話會如何?想必將無法輕易認同此結局-懷舊鎮上的人們想重拾未來;但當視角與夕陽町居民同化時,我們下意識一同看著小新一家的努力。直至小新使盡一切努力想阻止阿健按下發射按鈕,而味道濃度已經下降時,觀點置換的效果出現-「我們認同了反派的決定」(反派的決定是認同正派)。我們了解夕陽町居民為何會看著電視機看到哭泣,因為我們與他們(反派)站在同一觀點看著小新努力,此時的我們也相信了未來。
沿此脈絡得以總結,敘事策略引發的認同順序大致如下-先建立非典型的反派形象-夕陽町,再讓觀眾隨野原廣志的步伐,瞭解衝突,在關鍵回憶段落透過「主觀」視角得到本片衝突的解答,第一步的使我們以反派視角認同正派;其次透過夕陽町居民觀看小新一家爬萬博塔拯救世界之段落,使我們再次置身「反派觀點」,觀看正派,進而在最後一刻認同反派被感化之決定。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 “The Great Gatsby“
大人們都想回到過去,小孩則想要成長,在電影中,小孩甚至是帶著大人成長。初看《大人帝國》或許只長小新五六歲,落筆時以過十年之有,生活還不夠悲哀無趣,卻也足夠同理這班大人了。與家人擁抱未來的價值觀看似過於天真爛漫,但成長於失落時代的大人們又需何等勇氣才畫得出這部電影?最令我感動之處在於,處心設計的認同機制下,他們是多麽深信人與人的連結能帶來救贖,並願意告訴孩子們-我們相信,所以請你們也試著相信吧。而如何不被過去給吞噬?唯有前進。
avatar-img
12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F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時常聽到「留白是為了塑造更多的意義」這句話,可能是「以小見大」這一思維太為廣用了,當一件作品得到了好的評價,而形式上又精簡、短小時,我們常會下意識認為作品具有「藉由精煉產製更宏大的意義」這一特質,但其實未必是如此,影像的減法,就真的是意義的加法嗎?
時常聽到「留白是為了塑造更多的意義」這句話,可能是「以小見大」這一思維太為廣用了,當一件作品得到了好的評價,而形式上又精簡、短小時,我們常會下意識認為作品具有「藉由精煉產製更宏大的意義」這一特質,但其實未必是如此,影像的減法,就真的是意義的加法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嘿⋯死了沒⋯」有個熟悉的聲音呼喊著我⋯ 「小新?好痛⋯我⋯還活著」我躺在地上痛苦迷茫的回答道 「沒死就趕快走了⋯在不走條子就來了」小新緊張且擔心的看著我 我慢慢的爬起身,看著滿目瘡痍的現場,及忽遠忽近的警笛聲,腦海裡滿滿浮現起剛剛發生的事情⋯ 第一章 「唉....這些組織的情報怎麼那麼複雜...
這裡的幼慈學是,如果孩子是幼惡,父親就要是一個嚴父,這樣就可以把幼惡的氣勢壓下來。辣仔良的父親就是一個嚴父,成就了辣仔良一生,不讓他的極品風格犯濫了。在十年兵役其間,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這是關鍵時刻,讓孩子不會學壞,還在不斷的思考如何讓自己前進,以這種方式成長,哪是全因為一個漫畫家,而讓辣仔良走上這條
要寫幼慈學從辣仔良的故事來做借鏡也可以看出一些東西來。首先辣仔良可以說是幼慈和幼惡參半,他可以說成是一個充滿慾望的小孩,他想來人間表達什麼?次先是他的童年軌跡完全錯誤,這段時期是學習的要點,而他完全天馬行空的過日子,這樣就無法完成學業並且做大事。那麼他的競爭思想從哪裏來,這是每一個人都逃不掉的。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原生小猴思考:從原生而來的永不妥協?在思考古惑仔和鄧麗君天命之下,我堂堂男子漢怎麼可以像娘們唱歌演化愛,這是不可能的。只是古惑仔不是好的精神,老孫不可跟進。如此這般原生小猴就不斷翻2024,讀了一整輪,終於發現了。是他!井上雄彥的灌藍高手,就是這種可敬的體育精神。 善良小歌女說:次生要有愛方可行走
Thumbnail
超迅速的看完。作者用小說形式,淺顯易懂的寫出這個主角「小哥白尼」發生的事 切換小孩和大人(舅舅、媽媽)的視角不斷交織十篇簡短的故事 最讓我動容的莫過於認錯這件事 主角害怕認錯不能得到朋友的原諒 如果不能被原諒乾脆別認錯 舅舅訓斥他 怎麼能因為如此就不做呢? 對方原不原諒是對方的選擇
Thumbnail
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筆下的《極度不妥!》,主要講述主角小川市郎(阿部貞夫 飾)從1986年穿越到2024年,與其他人相遇,以及與相依為命的女兒間發生的故事。第六集小川市郎與老闆藉由這段對話,帶出電視台節目對於「俗套」的世代認知差異,以及人生議題的兩條故事線發展。
蠟筆小新一家的爸爸─廣志,生活在1990年代日本埼玉縣春日部,當時春日部從1987年到1990年的地價翻了三倍。小新的爸爸廣志是在1991年到1992年在日本房價最高點的時候買了房,他常常在卡通裡講:我背了32年的房貸啊!一直到去年才還完,而且當時的房貸利率是6%。 所以後來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大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嘿⋯死了沒⋯」有個熟悉的聲音呼喊著我⋯ 「小新?好痛⋯我⋯還活著」我躺在地上痛苦迷茫的回答道 「沒死就趕快走了⋯在不走條子就來了」小新緊張且擔心的看著我 我慢慢的爬起身,看著滿目瘡痍的現場,及忽遠忽近的警笛聲,腦海裡滿滿浮現起剛剛發生的事情⋯ 第一章 「唉....這些組織的情報怎麼那麼複雜...
這裡的幼慈學是,如果孩子是幼惡,父親就要是一個嚴父,這樣就可以把幼惡的氣勢壓下來。辣仔良的父親就是一個嚴父,成就了辣仔良一生,不讓他的極品風格犯濫了。在十年兵役其間,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這是關鍵時刻,讓孩子不會學壞,還在不斷的思考如何讓自己前進,以這種方式成長,哪是全因為一個漫畫家,而讓辣仔良走上這條
要寫幼慈學從辣仔良的故事來做借鏡也可以看出一些東西來。首先辣仔良可以說是幼慈和幼惡參半,他可以說成是一個充滿慾望的小孩,他想來人間表達什麼?次先是他的童年軌跡完全錯誤,這段時期是學習的要點,而他完全天馬行空的過日子,這樣就無法完成學業並且做大事。那麼他的競爭思想從哪裏來,這是每一個人都逃不掉的。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原生小猴思考:從原生而來的永不妥協?在思考古惑仔和鄧麗君天命之下,我堂堂男子漢怎麼可以像娘們唱歌演化愛,這是不可能的。只是古惑仔不是好的精神,老孫不可跟進。如此這般原生小猴就不斷翻2024,讀了一整輪,終於發現了。是他!井上雄彥的灌藍高手,就是這種可敬的體育精神。 善良小歌女說:次生要有愛方可行走
Thumbnail
超迅速的看完。作者用小說形式,淺顯易懂的寫出這個主角「小哥白尼」發生的事 切換小孩和大人(舅舅、媽媽)的視角不斷交織十篇簡短的故事 最讓我動容的莫過於認錯這件事 主角害怕認錯不能得到朋友的原諒 如果不能被原諒乾脆別認錯 舅舅訓斥他 怎麼能因為如此就不做呢? 對方原不原諒是對方的選擇
Thumbnail
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筆下的《極度不妥!》,主要講述主角小川市郎(阿部貞夫 飾)從1986年穿越到2024年,與其他人相遇,以及與相依為命的女兒間發生的故事。第六集小川市郎與老闆藉由這段對話,帶出電視台節目對於「俗套」的世代認知差異,以及人生議題的兩條故事線發展。
蠟筆小新一家的爸爸─廣志,生活在1990年代日本埼玉縣春日部,當時春日部從1987年到1990年的地價翻了三倍。小新的爸爸廣志是在1991年到1992年在日本房價最高點的時候買了房,他常常在卡通裡講:我背了32年的房貸啊!一直到去年才還完,而且當時的房貸利率是6%。 所以後來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