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蠟筆小新:大人帝國的反擊》:正因知曉無法後退,才成為了大人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點開《蠟筆小新:風起雲湧猛烈!大人帝國的反擊》這部電影的剎那,我彷彿也親手塑造了一個只有自己的大人帝國。

蠟筆小新是我童年的一部分,但我並沒有多喜歡他,頂多是偶然轉到正在播動畫的電視台時,會停下來忍不住「啊」一聲,用幾秒鐘感受縹緲的懷念,然後馬上跳開。

可能是接收到了來自宇宙的大意志吧──科學一點的說法是大數據使然──在這難得的一下午的空閒裡,我決定重溫這部很多年前看過的電影。

raw-image

是子供向?還是大人向?

《蠟筆小新》衍生的周邊商品及系列電影至今還是主打兒童客群,但從劇情設計上來看,可能視為「面向大人的童趣故事」比較恰當,畢竟野原新之助明顯不是個可供孩童學習的好榜樣。

雖然說客群是小孩子,付錢的可是家長啊。如果無法給孩子一個健康愉悅的觀影體驗,只是單純搞笑博眼球,給孩子們一時的感官刺激,明智的家長們恐怕也會斟酌再三。商業電影是現實的,沒有票房就做不下去。

該怎麼辦呢?這是以孩子為主角的故事,就只能說給孩子聽嗎?我們想傳達的很多訊息都是結論,對小孩們來說太遙遠了,他們需要的其實很簡單,就只是一串引人入勝的情節,以及容易親近的口吻。

那就這樣吧。用孩子的視角,親密的口吻,我們來說一個大人的故事。

這就是《蠟筆小新:風起雲湧猛烈!大人帝國的反擊》的真面目。裹著簡筆動畫的糖衣,容易入口的熱血沸騰,卻講述了酸澀又無可奈何的現實。

這部片在講什麼?

畢竟是2001年的作品了,相信點開這篇的人對本片也多略知一二。我簡略提幾句劇情幫助回憶:

日本在全國各地舉辦起了二十世紀博覽會,裡面有許多充滿懷舊感的體驗活動,野原一家所居住的春日部也不例外。大人們不僅在裡頭流連忘返,連平常的街道也逐漸充滿老爺車、舊電視等過去的物品。

然而,某天電視放送了來自神祕團體「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現)的通知後,整個城鎮的大人彷彿一夕變了樣,對孩子們不理不睬,甚至還反過來追捕小孩。春日部防衛隊決定齊心逃離抓捕隊的魔掌,並闖入博覽會,去帶回自己所熟悉的爸爸媽媽……


單從簡介便能很快得知幾個重要訊息。

  1. 春日部防衛隊是正派,神祕團體是反派。
  2. 小孩是正派,大人是反派。
  3. 小孩代表的21世紀是「現在」,大人代表的20世紀是「過去」。
  4. 「現在」是正面意涵,「過去」是反面意涵。

這裡特別使用反面而非負面稱呼,一是延續前幾項的說法,二是為了呼應本片的一個要旨:我們如何看待時代的變遷

我的現在,是你想像過的未來嗎?

「昨日重現」的首領阿健和茶子,希望讓全國回到、並從此停駐在美好的昭和年代,他們不斷地說21世紀有股惡臭,那是人們用「骯髒的金錢」「為了製造而製造」產生一堆「沒用的垃圾」所致。

他們聲稱已經獲得了過去的氣味配方,只要一聞到,人們便無法抗拒重回往昔,並徹底遺忘現在的生活。博覽會館內的理想之城夕日町,時間會從此停在最陳舊最夢幻的黃昏時分。

透過電視播放全國通知洗腦大人們的前半小時,茶子對阿健說,未來剩下30分鐘就要消失了。阿健回答,未來沒有消失,只是會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想像。

於是我們能夠隱約明白,在他們心裡顯然有一個比現在更好的21世紀,好到足以承接那個已經如夢似幻的昭和時代,成為他們過去的夢想。或許有一點瑕疵也沒關係,他們也會願意接受,再去一起想想辦法,努力將它打造成更接近盼想的樣子。

然而,現在的這個21世紀和他們的期望差得太遠,太不堪,一點點的溫飽已經飼養不了秒速增長的慾望怪獸,每個人都在告訴自己哪裡不夠──你應該做得更多、想得更多、要得更多,但真正可以到手的卻愈來愈少,而這全是你的錯。

魔咒般的低語鎮日在耳邊迴繞。為了生存,人們往城市聚集,爭搶稀薄濕熱的空氣,放眼所見每一寸都是他人的所有物,而所謂歸屬,也只是向他人借來的暫時棲身處。僅有的一點喘息空間,是必須付費才能得到的憐憫。

他們倦透了這樣的世界,不想再強迫自己去習慣了,所以決定放棄現世,強行回到一切還沒有走樣的時間點,那個大家都還有餘裕作夢的過去。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捨棄小孩,意即抹滅現在。因為這些孩子光是存在,便足以動搖一切關於「讓過去永恆」的念頭。小孩所代表的不只是親緣關係,在廣義上來說,更是一條必須對其永遠負責的生命,也就是「責任」。

父母是一種無法退休、沒有休假的職業。

當然,這點的實際狀況因家庭而異,不過無論如何,生命一旦自女性腹中誕下,直到這嬰兒在法律上能自立更生之前,父母都會被期待必須盡教養之責,而這些期待會以各式各樣各型各態,甚至是奇形怪狀的方式,從社會的每一個小角落、眼神、瑣言碎語裡冒出來。

這些全部都會成為父母的責任。反過來說,縱使很可能會面對「你沒有完成名為『生小孩』的重要任務」的另一種指責,然而只要沒有小孩,擔子總歸輕了不少。

沒有父母在成為父母以前,會知道生養小孩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可是生命出生了,你在這世界上從此多了一個親人,和隨著新身分接踵而來的指指點點。

也沒有小孩在長大以前,會知道未來的世界會和自己曾想像過的完全不同。可是你依舊長大了,每天努力讓自己活著,賺取比想像中更少的快樂。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但每個小孩都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什麼樣子的大人。

而阿健和茶子在彼此身上看見了,他們身體裡住著一個失望透頂的小孩。

再後悔,也無法砍掉重練──就這麼活下去吧!

本片最動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回到童年的廣志在被迫嗅到自己腳臭後,浮現的一小段他的個人成長簡史。全段無配音、無旁白,只有畫面和配樂,卻非常催淚。

在悠揚的琴音與鮮豔的夏日畫面之中,我們看著小廣志坐在父親的腳踏車後座一臉無憂,天光和山色都渲染著回憶的晴朗;然後他牽著自行車步入中學,行經青澀的戀情;接著漂向大城市,梳起體面的髮型,學習走訪客戶的技巧,開始習慣鞠躬的角度;在漫天櫻花中和新的戀人散步;擁有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的自己的家;疲倦的夜班車,明亮的玄關燈,溢出一地熱水的擁擠浴缸……

一切戛然而止。廣志躺在地板上,終於從無邊無際的童年夢裡醒了。他並不在那個人聲鼎沸的萬博公園。公園裡雄偉的展館與造景,只是簡單貼在攝影棚地面的塗色厚紙板;頭頂上的正午炙陽,也不過棚內一顆光圈侷限的照明燈。

小新問他想起來了嗎,他哭著抱緊自己的臭鞋子,說想起來了。

那一瞬間我好難過,非常非常難過。

所有屬於現實的、存於現在的人事物,都這麼簡陋而易碎,多看一眼都覺得難受,但就是如此破碎的事物,只因為加上了一點點「氣味」,喚醒廣志的念舊,就讓他輕易重回還不需要擔負那麼多責任的快樂時光,因為那時他的一切都有人守候。

可是他想起了自己現在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妻子的丈夫。他努力走過很多年,才擁有現在的生活,而當年他的父親,大概也同樣努力了很多年,才讓他能夠度過那般美麗的童年。

阿健和茶子問他:「你不想活在過去嗎?」

廣志回:「我不想,而且我還要跟你們分享有家人的喜悅。」

如同父親負起責任,將他好好地扶養成人。生活很爛,但廣志還是想要活下去,因為他有了嶄新的未來,所以選擇繼續往前。

而阿健和茶子聽見廣志的回答後,理解了他的選擇。他們意識到,或許還有其他人也和他一樣,在這個不令人滿意的「未來」,也就是現在,締造了新的羈絆,並想要和這份羈絆一起走下去,見證未知的風景,無論喜悅或痛苦。

所以他們不再強求,而決定退一步,透過尋死讓自己停在過去就好。可是在真的面臨死亡的那一刻,時間的聲音突然變得無比刺耳,樓風刮過耳畔的尖鳴,彷彿尚未轉動的那些人生齒輪在懇求他們活著。

活著,如果你願意的話。

現在的世界很糟糕,跟我們想像過的都不一樣。沒有新奇超能的科技,也沒有與生俱來的魔法。只有愈來愈短的存款,和愈來愈久的熱浪。

即使如此,還是有一些日子值得去期盼,有一些人值得去愛。在被愛的那群人之中,要記得也把自己放進來。

不忘記過去,承認現在的不完美,但依然想要好好活下去,為了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

我們因而慢慢成為了大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依肆的光影收藏匣
8.1K會員
113內容數
觀賞動畫、漫畫的心得隨筆。只是想推廣愛作,一起沉迷。
2024/08/30
乘著經典再現的風潮,吉卜力回顧系列也來到了第四站,這次要聊的是近期熱映的《霍爾的移動城堡》。 盛宴般華麗的世界樣貌、歡快和陰鬱並存的寓言風格、從游離而避世到勇敢主宰人生的角色心境……不論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看了這部電影,我們總有千百種理由愛它,也有千百種說不出的驚異與困惑。
Thumbnail
2024/08/30
乘著經典再現的風潮,吉卜力回顧系列也來到了第四站,這次要聊的是近期熱映的《霍爾的移動城堡》。 盛宴般華麗的世界樣貌、歡快和陰鬱並存的寓言風格、從游離而避世到勇敢主宰人生的角色心境……不論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看了這部電影,我們總有千百種理由愛它,也有千百種說不出的驚異與困惑。
Thumbnail
2024/08/09
這是一部影射藤本樹個人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故而在談論所有的設定和發展時,最終都將歸至他的思索,關於他如何對待創作。 你會在回顧內容時,把人物所作的每個決定,都下意識覆蓋上他的人生──是不是遇過同樣的困難呢?並作出了相同的選擇?哪些部分與之完全重合,哪些又是從他人的生活拓印而來呢?
Thumbnail
2024/08/09
這是一部影射藤本樹個人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故而在談論所有的設定和發展時,最終都將歸至他的思索,關於他如何對待創作。 你會在回顧內容時,把人物所作的每個決定,都下意識覆蓋上他的人生──是不是遇過同樣的困難呢?並作出了相同的選擇?哪些部分與之完全重合,哪些又是從他人的生活拓印而來呢?
Thumbnail
2024/06/14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2024/06/14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0/7一大早打開威秀的APP發現「蒼鷺與少年」IMAX版的電影好位置,那還等什麼呢?立刻的買一張左右沒有人視野良好的位置!^^  雖然網路上有看不懂的言論,但是整個看完之後,覺得小時候的宮崎駿又回來了!電影配樂好聽;這個故事簡單、可愛、有些會心一笑的童趣;而且有深度,(這倒不是說故事有多難懂
Thumbnail
10/7一大早打開威秀的APP發現「蒼鷺與少年」IMAX版的電影好位置,那還等什麼呢?立刻的買一張左右沒有人視野良好的位置!^^  雖然網路上有看不懂的言論,但是整個看完之後,覺得小時候的宮崎駿又回來了!電影配樂好聽;這個故事簡單、可愛、有些會心一笑的童趣;而且有深度,(這倒不是說故事有多難懂
Thumbnail
裹著簡筆動畫的糖衣,容易入口的熱血沸騰,卻講述了酸澀又無可奈何的現實。
Thumbnail
裹著簡筆動畫的糖衣,容易入口的熱血沸騰,卻講述了酸澀又無可奈何的現實。
Thumbnail
蠟筆小新想必是無數人心中的經典卡通,常常講錯話的小新、萬年課長廣志、大屁屁妖怪美冴、帥哥獵人小葵,以及家中唯一的正常人小白,組織成一連串無厘頭的家庭日常。反觀其劇場版,保有幽默風格的同時,又增添一份激昂與感動,今天要討論的這部『大人帝國的反擊』便是我認為的系列代表作之一,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Thumbnail
蠟筆小新想必是無數人心中的經典卡通,常常講錯話的小新、萬年課長廣志、大屁屁妖怪美冴、帥哥獵人小葵,以及家中唯一的正常人小白,組織成一連串無厘頭的家庭日常。反觀其劇場版,保有幽默風格的同時,又增添一份激昂與感動,今天要討論的這部『大人帝國的反擊』便是我認為的系列代表作之一,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Thumbnail
🌿「既然長大的那一天沒有來,我們馬上去找它」 【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 👉 2011年首部曲《初生》 2012 年二部曲《長大的那一天》 2013 年終曲《消失─神木下的夢》 💖視障公益場:工作坊期間會讓小朋友親自上台並觸摸實際演出時的操偶跟道具唷 !☝️☝️☝️
Thumbnail
🌿「既然長大的那一天沒有來,我們馬上去找它」 【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 👉 2011年首部曲《初生》 2012 年二部曲《長大的那一天》 2013 年終曲《消失─神木下的夢》 💖視障公益場:工作坊期間會讓小朋友親自上台並觸摸實際演出時的操偶跟道具唷 !☝️☝️☝️
Thumbnail
我們常用「忠於原作」來諷刺那些只會依樣畫葫蘆的改編作品,可是有些改編如果太有個人風格,元素又大雜燴,可能就是場悲劇了。《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就有點犯了這毛病。
Thumbnail
我們常用「忠於原作」來諷刺那些只會依樣畫葫蘆的改編作品,可是有些改編如果太有個人風格,元素又大雜燴,可能就是場悲劇了。《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就有點犯了這毛病。
Thumbnail
踏入了30週年,對家長而言也許小新還是會「教壞小孩」。不過到了我這個年紀,這次劇場版其實一點都不好笑、不會教壞小孩,反而是一套非常現實的成年人驚慄童話。 對我而言,這次大概是《大人帝國反擊戰》後最佳的劇本 - 視乎你能不能願意放下「大人的身段」去讓小新挖出你最不願面對大人的一面。
Thumbnail
踏入了30週年,對家長而言也許小新還是會「教壞小孩」。不過到了我這個年紀,這次劇場版其實一點都不好笑、不會教壞小孩,反而是一套非常現實的成年人驚慄童話。 對我而言,這次大概是《大人帝國反擊戰》後最佳的劇本 - 視乎你能不能願意放下「大人的身段」去讓小新挖出你最不願面對大人的一面。
Thumbnail
我們跟著少年成長了,但許多懸而未解的事情好像始終找不到答案。少年依然燃燒生命並試圖衝撞,關於長還有與世俗萬物相處的最佳解答,也許【少年吔,安啦!】會給我們一點點的線索。 它是台灣早期典型的黑幫電影,也是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片中也包含了台灣新電影寫實和挑戰的特色。
Thumbnail
我們跟著少年成長了,但許多懸而未解的事情好像始終找不到答案。少年依然燃燒生命並試圖衝撞,關於長還有與世俗萬物相處的最佳解答,也許【少年吔,安啦!】會給我們一點點的線索。 它是台灣早期典型的黑幫電影,也是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片中也包含了台灣新電影寫實和挑戰的特色。
Thumbnail
兒童取向處理社會議題的影視作品,如何「說服」孩子們尤其困難。與家人擁抱未來的價值觀看似過於天真爛漫,但成長於泡沫崩潰後失落時代的大人們又需何等勇氣才畫得出這部電影?當我們深入理解敘事策略,就會理解處心設計的認同機制下,他們是多麽深信人與人的連結能帶來救贖。
Thumbnail
兒童取向處理社會議題的影視作品,如何「說服」孩子們尤其困難。與家人擁抱未來的價值觀看似過於天真爛漫,但成長於泡沫崩潰後失落時代的大人們又需何等勇氣才畫得出這部電影?當我們深入理解敘事策略,就會理解處心設計的認同機制下,他們是多麽深信人與人的連結能帶來救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