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評】《小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https://www.dccomics.com/movies/joker>
說結論吧,小丑是一部看了不會舒服但確實優秀的電影。
即便在劇情方面有漏洞可以挑剔,但小丑要帶給觀眾的似乎不將焦點放在劇情也行,僅僅將自己沉浸在畫面及音樂還有瓦昆菲尼克斯神奇的演技中,就能收獲許多。
小丑愉快又哀戚的笑臉下,是悲慘世界般的舞台拉開了帷幕,資本社會的高速發展下,許多事情好像都可以冷漠看待。除了努力賺錢有實質意義存在,其他的人情冷暖則是在還未蛻變成怪物前都沒有存在的空間。
最初已對小丑這個角色好奇許久,未想過導演以獨立電影的方式呈現,替小丑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在原汁原味保留高譚市特有的灰暗風格外,賦予了黑暗寓言及社會實驗的意涵。
"Put on a HAPPY face!"
從來不是小丑造就世界,而是世界造就小丑。
這是一部值得多刷的電影,尤其裡面虛實交錯的拍攝手法就很值得令人玩味。
avatar-img
6會員
42內容數
有時看完動畫跟電影,很想找人聊聊分享心得吧? 無奈知音難遇,把滿腔激情及想法化為文字又不知道分享給親友能否引起共鳴。 這裡的影評不專業,動畫心得也不特別。 只有想與同好閒聊的初心,讓熱愛動畫及電影的彼此互相交流、分享知識及樂趣! 有想分享的動畫、電影嘛?歡迎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雛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實話說是遲到了,但剛好給自我一些緩衝沉澱的時間,好好說說對漫威的想法。
如果某天撿到了人魚蘿莉,會怎樣跟她相處,甚至照顧她呢?
對於喜歡魔禁的人,這季的表現誠實說讓人失望,但對於情懷的拿捏與展現及角色魅力的呈現還是值得讚許。
豪~想養一隻梅露可啊!! 這季新番有許多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梅露可物語》平心而論或許不是最亮眼的亮點,卻是這季最撫慰人心的燭光。
或許「青豬」不是不看會後悔的作品,卻適合在學生時代拿來檢視是否也正被「思春期症候群」所擾,在脫離學生時代後拿來品味當年的青澀與煩憂。
這篇文章實話說是遲到了,但剛好給自我一些緩衝沉澱的時間,好好說說對漫威的想法。
如果某天撿到了人魚蘿莉,會怎樣跟她相處,甚至照顧她呢?
對於喜歡魔禁的人,這季的表現誠實說讓人失望,但對於情懷的拿捏與展現及角色魅力的呈現還是值得讚許。
豪~想養一隻梅露可啊!! 這季新番有許多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梅露可物語》平心而論或許不是最亮眼的亮點,卻是這季最撫慰人心的燭光。
或許「青豬」不是不看會後悔的作品,卻適合在學生時代拿來檢視是否也正被「思春期症候群」所擾,在脫離學生時代後拿來品味當年的青澀與煩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有時候會有種很開心的感覺,就是所處的情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吸收,這次的紀錄也是刻下感動供往後回味。小丑雙重瘋狂其實有提過,但我還是簡單提一下當前言,聽說風評普通,我個人認為是期待的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不希望硬拍續集,我覺得導演的內心更有可能如此,那觀眾裡那些不希望續集的人,又有多少人不喜歡?你是喜
Thumbnail
也許熱愛小丑的人們,走進電影院的人們,愛的是戲裡喪心病狂、表演慾膨脹到不行的小丑。 為什麼那樣愛呢?是因為人們潛意識都擁有那樣喪心病狂而不能說的憤世嫉俗,還是內心住著一個脆弱得不知所措只能卑微求愛的孩子? 小丑演活了我們不能說的與我們不想承擔的模樣。只記得電影入場前那一聲「小丑可以進場了」。
Thumbnail
他代你受辱、受苦,他甚至比你溫暖和勤奮,他比你不放棄。只是那個架空的、虛幻的電影世界與命運回報他更龐大的絕望,所以他開槍你喝采,他跳舞你搖擺。因為這個以道德、法制維繫群體、課本鼓吹你溫良恭儉讓、所有長輩訓誡你安分努力工作即可獲得至福的社會根本顛倒,不真實。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Thumbnail
觀影後能理解為何這部電影評價兩極。若論拍攝、視覺、音樂、表演等電影構成技術,其表現毫無疑問成熟優異。可在內容方面,若以商業英雄片標準來看待,觀眾應該很高機率會感到很失望。這部更接近藝術片時常觸及的面向:人們與世界,實際上都矛盾又複雜。
Thumbnail
在小丑2上映之際,我回顧了2019年觀賞第一部的體驗,並描述了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影片中的混亂與孤獨深刻反映了現實世界的仇富心理及社會問題,特別是角色亞瑟面對的重重困難。透過音樂與劇情的完美結合,電影展現了小丑成型的過程,以及他如何成為社會底層的象徵。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上映後負評如潮,但在我看來它沒那麼糟,甚至有點好看。我認為這部電影是「新瓶裝新酒」:它講的東西不通俗,講的方式也不通俗,甚至違背觀眾的期待。它有歌舞劇的手法、法庭劇的劇情,還有監獄劇的影子。這些都值得討論,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它「悲喜劇」的性格,富含著雙重性,所有的元素都有雙面的解釋。
Thumbnail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丑:雙重瘋狂》並沒有打算迎合觀眾期望,繼續帶領小丑往罪惡的頂峰邁進,反而選擇駐足原地並將聚光燈打向角色的內心深處,將鏡頭聚焦於亞瑟自我的身分認同,藉由一首首歌舞挖掘亞瑟濃妝下的那些複雜情感,並透過大量的法庭偵訊,屢次以名為正義的利刃反覆翻攪那些尚未癒合的傷口。
Thumbnail
第一部的成功建立在DC最知名的反派角色品牌縫合了好幾部馬丁史柯西斯在7、80年代的經典作,使其成為一部煽動性極強,寫實感強烈的現實主義佳作。相隔5年續集歸來,延續首集的結尾,續集主要場景在監獄與法庭之間不斷來回穿插,開場還特別做了動畫短片讓觀眾回顧首集劇情,短短2分鐘的動畫短片將重點放在影子與自我的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有時候會有種很開心的感覺,就是所處的情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吸收,這次的紀錄也是刻下感動供往後回味。小丑雙重瘋狂其實有提過,但我還是簡單提一下當前言,聽說風評普通,我個人認為是期待的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不希望硬拍續集,我覺得導演的內心更有可能如此,那觀眾裡那些不希望續集的人,又有多少人不喜歡?你是喜
Thumbnail
也許熱愛小丑的人們,走進電影院的人們,愛的是戲裡喪心病狂、表演慾膨脹到不行的小丑。 為什麼那樣愛呢?是因為人們潛意識都擁有那樣喪心病狂而不能說的憤世嫉俗,還是內心住著一個脆弱得不知所措只能卑微求愛的孩子? 小丑演活了我們不能說的與我們不想承擔的模樣。只記得電影入場前那一聲「小丑可以進場了」。
Thumbnail
他代你受辱、受苦,他甚至比你溫暖和勤奮,他比你不放棄。只是那個架空的、虛幻的電影世界與命運回報他更龐大的絕望,所以他開槍你喝采,他跳舞你搖擺。因為這個以道德、法制維繫群體、課本鼓吹你溫良恭儉讓、所有長輩訓誡你安分努力工作即可獲得至福的社會根本顛倒,不真實。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Thumbnail
觀影後能理解為何這部電影評價兩極。若論拍攝、視覺、音樂、表演等電影構成技術,其表現毫無疑問成熟優異。可在內容方面,若以商業英雄片標準來看待,觀眾應該很高機率會感到很失望。這部更接近藝術片時常觸及的面向:人們與世界,實際上都矛盾又複雜。
Thumbnail
在小丑2上映之際,我回顧了2019年觀賞第一部的體驗,並描述了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影片中的混亂與孤獨深刻反映了現實世界的仇富心理及社會問題,特別是角色亞瑟面對的重重困難。透過音樂與劇情的完美結合,電影展現了小丑成型的過程,以及他如何成為社會底層的象徵。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上映後負評如潮,但在我看來它沒那麼糟,甚至有點好看。我認為這部電影是「新瓶裝新酒」:它講的東西不通俗,講的方式也不通俗,甚至違背觀眾的期待。它有歌舞劇的手法、法庭劇的劇情,還有監獄劇的影子。這些都值得討論,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它「悲喜劇」的性格,富含著雙重性,所有的元素都有雙面的解釋。
Thumbnail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丑:雙重瘋狂》並沒有打算迎合觀眾期望,繼續帶領小丑往罪惡的頂峰邁進,反而選擇駐足原地並將聚光燈打向角色的內心深處,將鏡頭聚焦於亞瑟自我的身分認同,藉由一首首歌舞挖掘亞瑟濃妝下的那些複雜情感,並透過大量的法庭偵訊,屢次以名為正義的利刃反覆翻攪那些尚未癒合的傷口。
Thumbnail
第一部的成功建立在DC最知名的反派角色品牌縫合了好幾部馬丁史柯西斯在7、80年代的經典作,使其成為一部煽動性極強,寫實感強烈的現實主義佳作。相隔5年續集歸來,延續首集的結尾,續集主要場景在監獄與法庭之間不斷來回穿插,開場還特別做了動畫短片讓觀眾回顧首集劇情,短短2分鐘的動畫短片將重點放在影子與自我的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