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衝組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城市空照
鎮不住日以繼夜
四散增長的疣瘤尖突
不斷往身上烙下十字
伏趴向大地
背著天告解
潛意識尋求救贖
二)大樓空照
要看的更高、看的更遠
競相長出無數複眼
呆滯的反射光
對時日的流轉 更多漠然
三)人群空照
定期的間歇泉
湧出五顏六色的萍
在誤認成生命前
大半消失在十字交叉間的衝撞
殘留的 開始無向度飄流
結)俯衝福爾摩莎
側躺著的時候
脊骨瘦得嶙峋
一撮撮白斑,沿著臉、胸、腹散佈
而我張大雙翅
謙卑的嚮往救贖
途經不可數的漠然注目
墜進無向度的飄流
    2會員
    21內容數
      創作是一種自我探勘的過程。我的視野有多寬廣,創作對象就有多寬廣;我的胃納有多深,創作內涵就有多深。在看見邊境之前,我是而且將是何其渺小。而我唯一可以做的,是一步一步虔敬的走向自我的邊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回,我成了人間擺渡 搖落百般飛花、千樣風華 任性恣意的開眼 不忘,舀一瓢腳下咫尺的浮沉 即是畫境。十里煙波的畫境。
      如果有天籟,請奏一曲   要不,一小節鶯啼,也許   就忘卻與家鄉的隔絕   是阿!季風搖過枝葉的摩娑、綴幾聲山雀的歡愉   而我,經常讓班鳩粗魯的自還鄉美夢中喚醒
    這回,我成了人間擺渡 搖落百般飛花、千樣風華 任性恣意的開眼 不忘,舀一瓢腳下咫尺的浮沉 即是畫境。十里煙波的畫境。
      如果有天籟,請奏一曲   要不,一小節鶯啼,也許   就忘卻與家鄉的隔絕   是阿!季風搖過枝葉的摩娑、綴幾聲山雀的歡愉   而我,經常讓班鳩粗魯的自還鄉美夢中喚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亞維農版 台灣版 Vimeo 蘇文琪-舞蹈 、葉堅步 (葉廷皓) -錄像、張永達-聲音 本表演為於牯嶺街小劇場演出之作品,此次於關渡藝術節再次呈現 由舞者的肢體語言做出發,將段落表演錄像後交錯舞者的表演,進而組合錄像而自成一套演出。 表演前段,舞者在屏幕前緩慢動作,燈光的效果使得身後的影子顯得異常
    Thumbnail
    《組曲》在經過三百年的流傳後,目前已經超過一百個不同的樂譜版本。這些版本不只供演奏時使用,更記錄了不同時期對巴哈的不同理解,從而形塑了當前21世紀的聽眾對《組曲》的認識。因此筆者預計以六篇文章的篇幅勾勒《組曲》樂譜過去三百年的流傳概況,本文先從《組曲》的早期抄本開始談起。
    Thumbnail
    自從卡薩爾斯於1936-39年間完成《組曲》最有代表性的錄音之後,1950-80年間,各國的大提琴家也紛紛的錄下自己對《組曲》的詮釋。在《組曲》錄音如雨後春筍般問世的同時,德國大提琴家卻成了歷史中的失語者。欲探究其原因,同樣需要回到卡薩爾斯與《組曲》的關係。
    Thumbnail
    我們要來談談,如何在這麼多《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版本當中聽懂他們「怎麼拉」、「為何這樣拉」,藉由某些分類來讓你更快知道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是什麼。
    Thumbnail
    /師生共譜一場身心滿足的變調的協奏曲/ 全班沒有一個人被閒置,沒有一個人能量不流動。大家一起產出了自己的理解與被理解的部份,指揮與樂手間的相互理解很重要。後面是有家長在觀課的,也感恩觀眾的理解,一場好的演出需要很多人的配合與信任方能成就。我想精熟這樣的能力,讓生命的亮點都可以再次閃耀,在每個相遇中。
    Thumbnail
    《衝組》,一部遲來的電影。從拍攝到後製到現在歷經了整整三年,電影才正要播映,要說的東西卻已是過去的事了。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儘管立委、企業包場力挺,衝組的票房還是十分慘淡。翻開每篇討論《衝組》的文章下方留言,似乎都指向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及該意識形態對公權力的挑戰。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亞維農版 台灣版 Vimeo 蘇文琪-舞蹈 、葉堅步 (葉廷皓) -錄像、張永達-聲音 本表演為於牯嶺街小劇場演出之作品,此次於關渡藝術節再次呈現 由舞者的肢體語言做出發,將段落表演錄像後交錯舞者的表演,進而組合錄像而自成一套演出。 表演前段,舞者在屏幕前緩慢動作,燈光的效果使得身後的影子顯得異常
    Thumbnail
    《組曲》在經過三百年的流傳後,目前已經超過一百個不同的樂譜版本。這些版本不只供演奏時使用,更記錄了不同時期對巴哈的不同理解,從而形塑了當前21世紀的聽眾對《組曲》的認識。因此筆者預計以六篇文章的篇幅勾勒《組曲》樂譜過去三百年的流傳概況,本文先從《組曲》的早期抄本開始談起。
    Thumbnail
    自從卡薩爾斯於1936-39年間完成《組曲》最有代表性的錄音之後,1950-80年間,各國的大提琴家也紛紛的錄下自己對《組曲》的詮釋。在《組曲》錄音如雨後春筍般問世的同時,德國大提琴家卻成了歷史中的失語者。欲探究其原因,同樣需要回到卡薩爾斯與《組曲》的關係。
    Thumbnail
    我們要來談談,如何在這麼多《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版本當中聽懂他們「怎麼拉」、「為何這樣拉」,藉由某些分類來讓你更快知道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是什麼。
    Thumbnail
    /師生共譜一場身心滿足的變調的協奏曲/ 全班沒有一個人被閒置,沒有一個人能量不流動。大家一起產出了自己的理解與被理解的部份,指揮與樂手間的相互理解很重要。後面是有家長在觀課的,也感恩觀眾的理解,一場好的演出需要很多人的配合與信任方能成就。我想精熟這樣的能力,讓生命的亮點都可以再次閃耀,在每個相遇中。
    Thumbnail
    《衝組》,一部遲來的電影。從拍攝到後製到現在歷經了整整三年,電影才正要播映,要說的東西卻已是過去的事了。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儘管立委、企業包場力挺,衝組的票房還是十分慘淡。翻開每篇討論《衝組》的文章下方留言,似乎都指向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及該意識形態對公權力的挑戰。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