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圖片來源:網路)
趁著元旦只有一天的假期,
有理看了由史嘉蕾·喬韓森及亞當·崔佛所主演的電影: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下面內文中將會提到電影中的情節,
如果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可以看完電影後再點進來看。
結婚是理想的承諾,離婚是現實的條件一開場,
從女主角妮可及男主角查理娓娓道來對彼此的描述中,
帶領著大家進入她們兩個平實的婚姻生活中,
無論在生活或是工作看似能完美互補的兩人,
實際上卻正在進行婚姻諮商,
為接下來的離婚做準備。
妮可原本在洛杉磯是一名電視演員,
但因和男主角查理相戀,
她放棄了自己大好的演員生涯,跟著丈夫在紐約生活,
在丈夫的劇團裡擔任女主角的工作。
看著丈夫的劇團愈來愈受到矚目,
而自己原本能爭取到回洛杉磯演出的機會卻被查理無視且嘲笑,
妮可發現自己原來只是查理身後的影子,
忍無可忍的她,決定向丈夫提出離婚。
兩人原本講好不找律師也不上法院,
要以最和平的方式解決婚姻問題,
但自從妮可回到洛杉磯委任律師諾拉之後,
為了爭取兒子的監護權,
查理也被逼著不得不去找律師,
原本看似簡單的兩人問題,
最後不得不攤在陽光下一一被檢視。
無論是妮可貪杯或是查理不小心的外遇,
通通成為在法庭上攻防的武器,
結婚時彼此相愛的種種回憶及承諾,
到離婚時卻成了一條條冰冷的條件及控訴。
婚姻是經過無數個溝通及妥協所形成的平衡狀態
從妮可和律師諾拉第一次的諮商內容中,
可以看出妮可在這段婚姻中為了查理不斷妥協,
到最後甚至連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都沒有頭緒。
後來查理來到妮可媽媽家要來看小孩,
對話中只聽到查理從頭到尾只在乎他的工作,
妮可想說的話一直被無視而壓著,
最後她只能無力的說著查理想聽的話。
在很早之前,
妮可一直向查理提出想留在洛杉磯生活的提議,
但查理因為自己的工作發展選擇無視,
最後勉為其難讓妮可去洛杉磯工作,
但劇集拍完後就得回紐約,
拍戲所獲得的收入要投資在他的劇團裡,
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所以律師諾拉在他們第一次協調時提出了這句話:
所以,
當結果是你想要的,就是約定;
如果是妮可想要的,就是討論?
這句話針針見血的指出查理對於妮可的不尊重,
還有他在無形中展現出的大男人思維,
而長期處理以查理為主的婚姻生活中,
也讓妮可已經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是什麼,
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因為:沒有人問過她……………..
爭奪監護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只是不想輸
兩人的兒子亨利正好處在黏媽媽的年紀,
所以相較於常忙於工的丈夫查理,
他更想要和常陪伴他的媽媽一起在洛杉磯生活。
電影中多次演到查理和亨利單獨相處時常常碰壁,
因為他永遠搞不清楚孩子要的是什麼:
自己遲到還對因等待他覺得無聊玩耍的兒子發火,
在社工的家庭訪察中因亨利的不配合也讓他感到不悅。
為了爭取兒子的監護權,
查理按照律師的建議,不惜花大錢在洛杉磯租房子,
並且想營造和兒子相處融洽的生活狀態,
但這些畢竟不是他熟悉的事,
弄到最後只讓他覺得筋疲力盡,
但這些真的是兒子亨利想要的嗎?
查理一直希望家人能夠配合他,
包含兒子亨利在內,
在這裡又再一次看到丈夫查理對於家人想法的無視,
即使亨利已多次表明想和媽媽在洛杉磯生活的意願,
但他都認為這只是兒子想讓媽媽開心所說的場面話而已。
如果婚姻走到了惡言相向,那麼愛也將消失無蹤。
電影發展到後段,
妮可前往查理的家中,
想針對一發不可收拾的離婚官司私下做溝通,
無奈在法庭上的攻防已對彼此的感情造成傷害,
兩人都帶著防備心來面對對方,
想當然爾,
討論到最後演變成翻舊帳、撕破臉的爭吵,
而且是毫無保留的把對彼此的怨恨一股惱的發洩出來的那種。
美言能讓人感到愉悅及自信,
但惡言卻能狠狠的刺傷他人,
即使事後用再多的道歉也都換不回對他人的傷害。
又何況對方是與自己朝日相處的人,
傷害力道一定比無關的外人還重,
如果婚姻走到了惡言相向,
剩下的真的只有離婚一途。
當愛已消失該如何理智退場
電影裡以妮可跟查理的故事,
告訴了我們婚姻走到了盡頭將會要面臨的事:
除了彼此不滿的情緒、對於孩子的歉疚,
還有因關係改變感到尷尬的家人外,
後面還有更多法律層面及現實上的問題,
例如:財產分配、孩子的監護權、贍養費的問題
及走上訴訟所必須要負擔的時間及金錢成本………….
婚姻生活並不只有結婚那天美麗夢幻的儀式,
更多的是要面臨兩人在生活及價值觀上不斷磨合
及不斷的容忍跟退讓。
且人是會隨著年齡及見識增減而改變的,
可能十年前認識的那個他/她是這樣的,
但十年後就不再是那個樣子,
有可能是進歩,也有可能是退步,
當兩人的成長不同步時,
是否能停下來好好的重新調整對彼此的認知?
重新檢視彼此對未來的藍圖是否還是一致?
假如因觀念及未來規劃不同無法再繼續走下去,
那麼就好好的放過彼此,
讓自己和對方都能重新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不要再讓彼此困在婚姻的枷鎖之下。
還有孩子的監護權,
很多人爭取監護權的原因和電影中的查理一樣:
只是為了不想輸,
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意願及現實的情況,
只把孩子當作籌碼。
小孩其實都會長大的,
長大後他們就會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只要探視權的部份有被保障到,
其實不要太過於糾結小孩現在是要跟誰,
更不要去爭取共同監護,
因為共同監護當需要監護人同意時,
雙方都得要簽字或同時都要到場,
對於離婚後的父母反而是更麻煩的事。
最後,
有理認為無論是在婚姻中、或是尚未進入婚姻的朋友,
都應該好好看看這部電影,
去思考下婚姻所帶給我們的意義。
不要為了依靠別人而結婚,
也不要為了成全別人而結婚,
而是要確定自己有能力可以處理在婚姻中所發生的所有問題,
再決定進入婚姻,
否則婚姻終將變成一張白紙,給不了你什麼。
如果喜歡有理的文章,請按下追蹤,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請點Like註冊,並點下方5下拍手圖,
便可免費支持有理繼續創作喔!!
**了解LikeCoin獎勵創作者機制:「化讚為賞」
**有理的粉絲專頁:「離婚了,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