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療聊|影論《婚姻故事》:在衝突時卻是我們最真心的時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把愛情療聊獨立成一個新專欄,未來這個主題也會成為我寫作的主題之一,如果有從一開始看我書寫的朋友,應該可以看到我有時會寫一些自己失戀的復原的療傷的文章,初心就是想要如果可以,我的文字可以讓你好一些,那就太好了。
隨著自己經過心理學培訓後,也越來越明白了解關係經營是怎麼一回事情,從互相喜歡、熱戀,熟悉等等,這過程可能會出現誤會和摩擦,甚至衝突。
或是在一開始,我們就難以進入關係,不知道如何讓他人喜歡自己,喜歡後呢?怎麼加深互動等等的,說真的,談戀愛真的很難,這卻是一個我們明明知道很難卻仍然渴求的東西。
這議題實在太過於廣大,所以我一直難以下筆,所以我看《婚姻故事》當作我思考這一切怎麼發生的題材,過程中,我數度放下正在手機,好幾度難過得難以繼續,因為這一切都太過真實了。
引自:網路
如果說《我就要你好好的》敘述著戀愛中的美好元素,浪漫以及情侶之間的情愫,那《婚姻故事》就是《我就要你好好的》的威爾沒有如劇情中發生,而是與露伊莎·克拉克到了結婚生子。
這篇我想和你聊聊,換作是你,有沒有可能在衝突之前扭轉這一切,也或許接受這些痛苦,讓我們更加了解感情是如何崩壞,以及如何維繫。
(以下有雷,請小心點閱)

一、 非典型的離婚故事,卻真實的很

故事描述一對夫妻決定離婚,原想好聚好散的他們卻為了爭取兒子的監護權陷入掙扎,原本都想理性的討論如何離開,不像一般離婚,我們所想像的兩人互相撕破臉的爭吵,至少在最一開始,兩人表面互動仍然保持互相尊重以及彼此已經保持一定的默契了。
這在觀影的我來說,這是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兩人仍舊喜歡這彼此,或是習慣著彼此對待的默契,他們仍舊欣賞著彼此,而為什麼會走到離婚這一步呢?
妮可欣賞著查克,對家事有條有理的維持著,家事、煮飯都一手包辦,也會幫妮可把亂丟的衣服整理好,也欣賞著他在劇場中擔任導演,拉起了劇團的成長。
查克也欣賞著妮可,對孩子、對周遭的人都善於傾聽,以及給予很多支持,有她在身邊,周圍都充滿了歡笑。
畫面來到諮商室裡,查克、妮可以及諮商師,諮商師邀請他們兩人唸出彼此的優點,但妮可看著自己手上滿滿字的紙條卻無法說出任何一個字,在其他兩人的勸說下,她憤而離席,留下悻悻然的兩人。
說不出口的感謝與欣賞,或許兩人有發生什麼事情,讓妮可無法坦然的說出來。
回到我們自身呢?你能否可以把自己對他人的欣賞與感謝,好好地說出來呢?
是什麼讓你無法說出口呢?

二、 表面不衝突,不代表內心沒有衝突債

回到兩人在關係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呢?
妮可離開諮商事後,對離婚的事情更加積極,從原本不想走到法律層面的她,卻開始找了諾拉·律師來捍衛自己的權益,在離開婚姻之際,回到洛杉磯的她,也重新掌握了自己人生,或許早已習慣壓抑自己的控制欲的她,才明白她想要的是自由,一個自己人生的自由。
引自網路
妮可增加了律師的加持,更是讓離婚的事情走向一場法律戰爭,查理就算不想如此也無法逃避,這場離婚法律戰也讓我們見識美國的離婚司法產業,當關係走向一場對與錯的戰爭,原本從愛情走向婚姻的美好,現在在這場法律戰爭底下,看起來更是複雜化。
查理原本在紐約的導的戲劇也因為這場離婚訴訟而失去了機會, 鏡頭底下也看到查理的無助,在面對孩子時,他或許也逐漸意識到孩子並沒有那麼想要靠近他,但或許出於好勝心,也是出於他從紐約飛來的辛苦,從他與孩子的互動,可以看出查理是個較擅長處理事情,個性很直接,相較於妮可表現得較多的控制欲,但待人並不惡劣,讓人難以討厭,查理其實也表現出很多男性在溝通上的風格,直接較少顯露情緒,但不代表他就是壞人,相反的他很尊重妮可。
但在彼此的相處上,很明顯地感覺到在彼此尊重底下,有很強烈的疏遠感,剩下的交集則剩下他們的兒子亨利。
引自網路

三、衝突之下,才看見彼此受傷的心

原本他們共識是留下最多的資源給兒子查理,但來到法律訴訟下,每日的高昂的律師費、以及需要觀察員調查兩人與兒子的相處,以及他們周遭的朋友、親人和仇人,這一切漸漸地讓他們彼此覺得這似乎失控了。
在沙發上,兩人對視,鏡頭拉遠,看到兩人的姿態。
妮可:「你知道我為什麼想留在洛杉磯?」;亨利:「不,我並不知道」
妮可:「你這個態度,我要怎麼討論?」;亨利:「我是真的不知道」
妮可:「你忘了曾經保證過我們可以在這裡待一陣子?」;亨利:「我以為那是討論,是夫妻正常的討論,我們討論過很多事情,但都沒有真的照做」
妮可:「你推掉了駐村計畫,本來我們可以在這裡住一年的」;亨利:「我不要啊,我們劇團在紐約很好啊」
妮可:「那樣叫好?」;亨利:「你知道我意思,我不是說婚姻美滿,而是指在布魯克林的生活,其實我根本沒考慮其他選項」
妮可皺眉的搖頭:「這就是問題啊,我是你老婆,你應該讓我快樂」
亨利:「少來了,你以前很快樂,你只是覺得過去不快樂」
爭吵的導火線就開始了,兩人開始不帶起面具,說起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以及互相攻擊……
亨利:「你會找到跟我相反的、比我更好的男人,然後過幾年又會反抗他,因為你要有自己的聲音,但是你不要聲音,你只想抱怨自己沒有聲音」
妮可:「我想到我跟你結婚後,自己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亨利:「你想給人受害者形象,因為這是最好的辯護策略?可以,但你我都知道,這是你選擇的人生」
或許在很早的時候,兩人早就為了這段婚姻不斷退後、不斷退後,以為這是愛,以為這是為婚姻的犧牲,卻讓兩人難以做自己,為自己想要的事情說話,剩下的則是不快樂的婚姻,在失去親密與信任後。
查理:「跟你在一起,毫無快樂」
妮可:「所以你才去幹別人嗎?」
查理:「你不該因為我幹他而難過,你該難過的是我跟她在一起很快樂」
這個片段,我是邊看邊哭的,今天才有勇氣再來看一次這段情節,兩人真誠的傷害彼此,把自己內心話說出來,不斷評判對方以及互相攻擊,真的就如他們互相了解的兩人都很固執和好強。
最後兩人在情緒激昂的情況狠狠的咒罵彼此,查理在憤怒退去後,才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多傷人,道出抱歉後,悲傷得倒地痛哭,事實上,他們心底並沒有想要傷害彼此,但在這段感情中,壓抑許多的自身需求以及無止盡的妥協,情感與現實的糾纏,讓這一切道不明說不清,最後成為了傷人的武器。
但在這段衝突,卻也不再帶起面具,雖然受傷,他們才意識到原來這段關係,兩人正在互相傷害。

三、婚內失戀

愛情三元素中
1. 激情 2.親密 3.承諾
這看似已經被說爛的愛情心理學,卻可以重新檢視一段親密關係的建立與分裂。

1. 激情:

源自於欣賞與喜歡,就如兩人在一開始寫了很多對方的優點,這些優點沒有好壞,只有欣賞與否。
就如查理與亨利兩人唸著妮可寫好的紙條:「他可以記住所以圈內笑話,他做事情非常有條理,也很徹底,也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像我,總是說不清楚,我認識他兩秒後,就愛上他了」回到愛情的最一開始就是,就是彼此的欣賞與喜歡,最單純和純粹的喜歡。

2. 親密:

源自於信任與互動,關係的建立很需要彼此揭露自己真實的樣子、情緒和需求,信任讓彼此更靠近,兩顆心才會更靠近,關係的經營不能單純靠喜歡與愛,回到這段關係,妮可和查理彼此雖然相愛,但他們兩人漸行漸遠的緣故,也正是最一開始,「我以為你知道」,關係不是一個招式和答案。
親密源自於能否
  • 一致性的表達:心裡感覺委曲,就表達委屈;
  • 同理溝通:了解彼此內心需求和情緒,以及核對認知是否有差異

3. 承諾

源自於共同想要走去哪裡,婚姻給了我們一個「承諾的假象」, 承諾並非一個人單方承諾,或是法律保護的承諾,而是兩個人基於上述的喜歡與親密,而願意的親密關係。
關係的動態是雙方一起經營的,而人生不只有「我們」,還有兩個「我」,這段婚姻故事也在彼此坦誠下,在彼此願意放下自尊說出真心話,在眼淚下和解。
婚姻不單純只有兩人相愛就可以,古人說:愛情和麵包選一個,但事實上,每個人想要的婚姻狀態都不一樣,麵包代表著生計以及背後的自我實現,愛情則是婚姻的起點,沒有誰該犧牲誰,沒有理所當然,唯有互相理解以及溝通,並在外在的變動中仍看到彼此的心。
但事實上,這一切唯有慢慢體驗與誠實面對自己,少些評斷,以及意識到自己與關係的變化,這並非易事,因為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差異可能是吸引力,卻也可以是誤會和衝突的源頭,我們無法控制他人,也沒辦法壓抑自己的需求,分開讓人難受,但在這過程,我們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或許這一些點點滴滴才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關鍵。
如果你在情感上有無法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與伴侶上溝通的挑戰,以及對於關係建立有興趣等議題,歡迎填表單【情感諮詢】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專欄【愛情療聊】,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走到今日,我終於明白何謂愛,這篇寫了26年。寫到此,我扶著額,感慨地笑了笑,原來這一切得來不易啊,也走了好久好久。 「你相信嗎?欲望和愛的真正幸福,來自節制,而非放縱」—蔣勳《欲愛書》
心理學教會我,在批判之下,還有很多人性可以探究。在第一段感情分開後,我意識到愛情從來就沒有對錯,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愛情,愛情更是直接把人活生生地揭露出來,不論我們藏的多深,在愛面前,既渴求,又害怕受傷害。 焦慮依戀的愛像是轟轟烈烈的煙火;逃避依戀的愛像是一片平靜的湖面,兩種都是愛的形式。
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 你要的愛跟我要的一樣 我愛的表現你應該懂得 愛情設計卡藉由價值需求和行動探索,讓我們明白原來自己要的愛是長這樣,以及為什麼我的付出為什麼伴侶總是感受不到。
愛自己不是一直買東西犒賞自己,更不是用娛樂麻痺自己,而是陪著自己照顧自己。是在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學會不譴責自己的情緒、學會不忽略自己的需求。
愛是一種感覺,是潛意識的投射需求和渴求,對方有著我喜歡的特質、不論是外表、個性還是言談,隨著關係的接近,越是缺愛的人,那樣的投射與驅力就越是強烈,這種驅力是無法用理性去控制的。 兩人的越來越靠近,卻在一個地方止了步,你想往前,卻發現對方很明顯地往後推了一步,你不理解,又是往前一步,迎面而來的是一句
關係的建立必然需要有吸引力,讓彼此吸引,可以是外表、個性、人生觀、談吐、幽默感、共同興趣,等等,讓你們在互動之中感覺到對方的魅力,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如此。 友情也是,你一定是喜歡你朋友的某些特質,才讓你們彼此的關係可以建立起。 讓你願意付出時間和真誠來與對方相處。
走到今日,我終於明白何謂愛,這篇寫了26年。寫到此,我扶著額,感慨地笑了笑,原來這一切得來不易啊,也走了好久好久。 「你相信嗎?欲望和愛的真正幸福,來自節制,而非放縱」—蔣勳《欲愛書》
心理學教會我,在批判之下,還有很多人性可以探究。在第一段感情分開後,我意識到愛情從來就沒有對錯,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愛情,愛情更是直接把人活生生地揭露出來,不論我們藏的多深,在愛面前,既渴求,又害怕受傷害。 焦慮依戀的愛像是轟轟烈烈的煙火;逃避依戀的愛像是一片平靜的湖面,兩種都是愛的形式。
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 你要的愛跟我要的一樣 我愛的表現你應該懂得 愛情設計卡藉由價值需求和行動探索,讓我們明白原來自己要的愛是長這樣,以及為什麼我的付出為什麼伴侶總是感受不到。
愛自己不是一直買東西犒賞自己,更不是用娛樂麻痺自己,而是陪著自己照顧自己。是在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學會不譴責自己的情緒、學會不忽略自己的需求。
愛是一種感覺,是潛意識的投射需求和渴求,對方有著我喜歡的特質、不論是外表、個性還是言談,隨著關係的接近,越是缺愛的人,那樣的投射與驅力就越是強烈,這種驅力是無法用理性去控制的。 兩人的越來越靠近,卻在一個地方止了步,你想往前,卻發現對方很明顯地往後推了一步,你不理解,又是往前一步,迎面而來的是一句
關係的建立必然需要有吸引力,讓彼此吸引,可以是外表、個性、人生觀、談吐、幽默感、共同興趣,等等,讓你們在互動之中感覺到對方的魅力,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如此。 友情也是,你一定是喜歡你朋友的某些特質,才讓你們彼此的關係可以建立起。 讓你願意付出時間和真誠來與對方相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婚姻故事》這部電影深刻探討了婚姻的真實面貌,透過妮可與查理的婚姻生活,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所承受的壓力與犧牲。影片讓觀眾反思愛情與追求自我的平衡,並呈現出即使在分離後,兩人仍然帶有對彼此的理解與情感。此片值得每一對夫妻觀看,助我們反思婚姻中的自我與對方的價值。
Thumbnail
通過深入討論愛和喜歡之間的不同,本文探討了這兩者在婚姻關係中的功能和影響。文章強調婚姻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相互喜歡,並提供了一些在現有關係中加強喜歡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離婚不像分手這麼簡單,可能需要透過兩願離婚、調解離婚或裁判離婚等不同方式進行。在離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記錄證據、保持冷靜,以及瞭解各種情況下的法律要求。一起來閱讀本篇文章了解離婚的程序吧!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無奈的婚姻故事。主角描述了為了愛和孩子而忍耐的心境,以及面對婚姻失敗所帶來的沉痛。故事中充滿了情感的糾結和掙扎,讓人深思。
Thumbnail
本書描述了一個夫妻因種種原因產生爭執,但最終決定暫時分開,以尋找再次愛戀的可能性。書中談到休婚這個選擇並不意味著分手,而是希望藉助這段休息時間重新發現彼此。作者希望婚姻不應是將兩個人緊緊地綁在一起,而應是兩個彼此獨立的人尊重彼此的關係。這本書通過描述一個夫妻的故事,試圖帶給讀者一些積極的觀點和啟示。
Thumbnail
你有想過如何在生命的風浪中保護最脆弱的心嗎?當家庭的航向需要改變,對話的方式成為了溫柔的力量。 談論離婚這件事時,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難決定,同時,也產生愛的不同面貌。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在風浪來襲時,如何用愛為孩子指引一片安穩的海域。 和孩子溝通父母離婚:溫柔的力量 在
Thumbnail
  「刑事律師看到壞人善良的一面,離婚律師看到好人醜陋的一面。」   《婚姻故事》是一部關於離婚過程的電影,故事的開頭Charlie(亞當·崔佛 飾)與Nicole(史嘉蕾·喬韓森 飾)在婚姻諮商師面前,將彼此寫給對方的信念出來,試著讓雙方看見、放大對方的優點。透過「文字」而非「語言」
Thumbnail
兩人相愛走入婚姻並不容易,但當緣分盡時,決定結束這段婚姻走向人生的下一段更不容易,希望本篇文章能提供給想離婚但不知如何去做的你一些幫助與勇氣。
Thumbnail
《婚姻故事》這部電影深刻探討了婚姻的真實面貌,透過妮可與查理的婚姻生活,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所承受的壓力與犧牲。影片讓觀眾反思愛情與追求自我的平衡,並呈現出即使在分離後,兩人仍然帶有對彼此的理解與情感。此片值得每一對夫妻觀看,助我們反思婚姻中的自我與對方的價值。
Thumbnail
通過深入討論愛和喜歡之間的不同,本文探討了這兩者在婚姻關係中的功能和影響。文章強調婚姻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相互喜歡,並提供了一些在現有關係中加強喜歡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離婚不像分手這麼簡單,可能需要透過兩願離婚、調解離婚或裁判離婚等不同方式進行。在離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記錄證據、保持冷靜,以及瞭解各種情況下的法律要求。一起來閱讀本篇文章了解離婚的程序吧!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無奈的婚姻故事。主角描述了為了愛和孩子而忍耐的心境,以及面對婚姻失敗所帶來的沉痛。故事中充滿了情感的糾結和掙扎,讓人深思。
Thumbnail
本書描述了一個夫妻因種種原因產生爭執,但最終決定暫時分開,以尋找再次愛戀的可能性。書中談到休婚這個選擇並不意味著分手,而是希望藉助這段休息時間重新發現彼此。作者希望婚姻不應是將兩個人緊緊地綁在一起,而應是兩個彼此獨立的人尊重彼此的關係。這本書通過描述一個夫妻的故事,試圖帶給讀者一些積極的觀點和啟示。
Thumbnail
你有想過如何在生命的風浪中保護最脆弱的心嗎?當家庭的航向需要改變,對話的方式成為了溫柔的力量。 談論離婚這件事時,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難決定,同時,也產生愛的不同面貌。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在風浪來襲時,如何用愛為孩子指引一片安穩的海域。 和孩子溝通父母離婚:溫柔的力量 在
Thumbnail
  「刑事律師看到壞人善良的一面,離婚律師看到好人醜陋的一面。」   《婚姻故事》是一部關於離婚過程的電影,故事的開頭Charlie(亞當·崔佛 飾)與Nicole(史嘉蕾·喬韓森 飾)在婚姻諮商師面前,將彼此寫給對方的信念出來,試著讓雙方看見、放大對方的優點。透過「文字」而非「語言」
Thumbnail
兩人相愛走入婚姻並不容易,但當緣分盡時,決定結束這段婚姻走向人生的下一段更不容易,希望本篇文章能提供給想離婚但不知如何去做的你一些幫助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