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以人性常理看待特殊利空

2020/01/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股市是社會政治經濟的敏感神經,遇特殊利多或利空事件總會激烈波動,對於投資人而言,想知道的是,股市的激烈波動是否有過度反應,如果是超跌或超漲,都是投資人買賣股票的好機會。
台股在農曆春節連假後的開盤大跌超過5.5%,看到政府官方喊話,說台股基本面優異,不用過度恐慌,企業公告對產能沒有影響,或是廠區位於湖北的企業則公告可以調配其他廠區產能支應,不影響客戶需求,卻出現單日大跌近700點,成交量2754億,這些台股史上難得看到的歷史紀錄,很難相信疫情對未來沒有影響。
正常已知的數據可以評估可能的影響程度,企業在疫區的產能佔總產能多少比例?或是由中國廠區出貨佔多少比例?都是數據上可以查閱計算的,但是無法計算的是,原本市場對於景氣前景及股價是否已經過度樂觀,無法計算的是,心理因素對於未來經濟的影響程度,投資人可以用超級電腦計算模擬經濟數字變化,可以用高深的經濟理論推測可能的GDP消長,但是無法模擬病毒傳播的途徑與廣泛程度,無法計算人心對於傳染疾病的恐懼,也無法評估因為恐懼而改變的消費行為(例如排隊幾個小時為了買口罩,或是減少出門消費)。
從生活中的人性常理思考,在此時期如果身處相對密閉空間,例如大眾運輸車廂,電影院,聽到咳嗽聲,心裡會不會暗自起了警覺心?會不會關注咳嗽聲離自己的位置有多遠?實際上或許只是一般感冒的咳嗽,可能是無害的症狀,但是人的心理就是已經受了影響,對任何一個咳嗽的聲音都會有敏感警覺反應,這就像上述政府官方宣稱基本面強健,企業公告產能不受影響,但是投資人心理已經受到影響,而心理因素則是影響中短期股價波動的最重要因素。
對於特殊事件造成的利空,投資人無法以數據計算加以評估,以人性常理來看待更符合現實,例如前述一個單純的咳嗽聲,不一定是真實的致命病菌,卻會造成人心惶惶,這是股市裡的人性心理反映,無可避免的會讓市場低迷一陣子,而這一陣子會是多久?依照一般居家自主隔離時間約是兩周,企業在疫區的復工時間多半也在2月中,在疫情沒有持續惡化的前提之下,推測市場的心理要到2月中之後才比較可能相對平穩下來,但這還沒有考慮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在疫情的發展還沒有受到控制之前,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也就難以評估股市是否過度反應,不需急於推斷股市是否超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1會員
1.3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